-
公开(公告)号:CN113713222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961098.7
申请日:2021-08-20
Applicant: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等离子体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气瓶、气/电路控制器和等离子体发生器;气/电路控制器包括气体控制模块、供电控制模块和电气参数模块,用于调节电压、频率、气体流量等放电参数、定时控制等离子体的产生和实时监测等离子体发生器的放电状态;将等离子体发生器喷射出的等离子体射流对准鼻腔,在供电控制模块所含时间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可根据疾病情况进行定时间歇性吸入治疗。本发明所产生的等离子体均匀、稳定、接触安全,通过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时给予等离子体吸入治疗,从而改善疾病的治疗效果;本发明的装置能够明显减少实验性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疾病模型脑梗死体积,改善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633893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962884.9
申请日:2021-08-20
Applicant: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等离子在制备改善或治疗脑梗死和脑水肿的药物中的用途,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首次发现了间歇性等离子体对于改善脑梗死和脑水肿中的新用途,具有均匀、稳定、接触安全等特性,通过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时给予等离子体吸入干预,从而改善疾病的治疗效果;能够明显减少实验性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疾病模型脑梗死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18743825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727639.3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领域,具体涉及等离子体的吸入在提升机体免疫力方面的应用。本发明发现,等离子体射流的吸入对于机体免疫力的提升有明显帮助。与传统提升免疫力的药物(如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中草药等)相比,作为一种物理治疗手段,吸入等离子体的方式使用方便、无创伤且用时短,且风险性小,不容易产生人体过敏反应,适用范围广;同时,机制明确,很好地弥补了中草药成分复杂、毒副作用不明且容易被代谢清除等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490917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64389.6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加血液抗氧化能力的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加血液抗氧化能力的方法,其包括:采用等离子体在体外对血液进行处理。本发明利用等离子体对血清的处理,提高血清抗氧化能力,并利用检测试剂和蛋白组学分别进行了验证,为等离子体成为一种新的保健及治疗手段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和实验基础。跟传统的方式相比,本发明的处理方法更为直接、简便,作用更为准确,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副作用,更为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26754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564558.6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液处理设备及方法。所述血液处理设备包括:血液处理池,所述血液处理池为密封容器,在所述血液处理池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等离子体进入的第一开口、以及至少一个用于血液进出的第二开口;等离子体发生器,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用于产生等离子体,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血液处理池连通;和血液通路,所述血液通路通过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血液处理池连通。本公开的设备能够实现等离子体对血液的处理,从而有利于提升血液抗氧化能力,为等离子体成为一种新的保健及治疗手段提供了设备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9385398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710652138.3
申请日:2017-08-02
Applicant: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细胞培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化学成分确定的培养基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培养基添加物,并提供了含有该添加物的化学成分确定的培养基,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添加物能够替代血清,且在促进细胞生长方面更有优势。其适用于培养多种细胞,特别适合用于培养神经细胞,从而避免神经细胞与血清接触,做大限度的模拟体内细胞生长环境,还适用于培养成纤维细胞,从而避免成纤维细胞在转化医学应用时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可能。本发明提供的添加物性质稳定,4℃环境可稳定保存3~4个月。
-
公开(公告)号:CN109385398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1710652138.3
申请日:2017-08-02
Applicant: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细胞培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化学成分确定的培养基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培养基添加物,并提供了含有该添加物的化学成分确定的培养基,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添加物能够替代血清,且在促进细胞生长方面更有优势。其适用于培养多种细胞,特别适合用于培养神经细胞,从而避免神经细胞与血清接触,做大限度的模拟体内细胞生长环境,还适用于培养成纤维细胞,从而避免成纤维细胞在转化医学应用时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可能。本发明提供的添加物性质稳定,4℃环境可稳定保存3~4个月。
-
公开(公告)号:CN114660800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0269726.X
申请日:2022-03-1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微电子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补偿侧向位移式微镜及调控方法,属于微纳光学领域。本发明通过优化补偿驱动器以补偿微镜侧向位移,避免表面光斑偏离微镜镜面,避免微镜失去操控光束的能力;因此,消除侧向位移能够避免或减小微镜的光功率损失。驱动器采用对称式阵列式结构,在增强驱动能力的同时,能够产生对称式的作用力分布,提高微镜的稳定性,同时能够增强微镜对光束的操控能力,避免微镜工作失效。采用V‑型驱动器,是补偿微镜侧向位移的另一种方式,本发明通过优化V‑型驱动器和微镜框架之间的连接,以平衡微镜两侧因作用力不稳定带来的抖动,同时阵列式的V‑型臂能够增强器件的刚度,避免微镜受到干扰,同时能够增强微镜对光束的操控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647077A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210269727.4
申请日:2022-03-1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微电子中心
IPC: G02B26/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集成压阻反馈的电热式微镜,属于微纳光学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驱动器包括常规驱动器和岛状结构驱动器。通过在微镜上集成具有角度传感作用的压阻传感器,以实时检测微镜的偏转姿态,并将该姿态信息反馈到控制中枢,通过压阻反馈提高微镜控制精度。此外,通过优化驱动器应力分布,优化压阻输出,实现较大压阻电压输出的同时,通过对压阻热绝缘隔离有效降低压阻区域的温度,进而抑制压阻的热噪声,进一步提高压阻对电热式微镜反馈控制精度。本发明的微镜驱动器采用并联对称式的驱动器,能够产生较大的驱动能力,增大微镜的垂直位移范围和角度扫描范围。对称分布式的桥式电阻,能够最大程度抑制温度差异导致的温度漂移。
-
公开(公告)号:CN114647077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0269727.4
申请日:2022-03-1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微电子中心
IPC: G02B26/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集成压阻反馈的电热式微镜,属于微纳光学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驱动器包括常规驱动器和岛状结构驱动器。通过在微镜上集成具有角度传感作用的压阻传感器,以实时检测微镜的偏转姿态,并将该姿态信息反馈到控制中枢,通过压阻反馈提高微镜控制精度。此外,通过优化驱动器应力分布,优化压阻输出,实现较大压阻电压输出的同时,通过对压阻热绝缘隔离有效降低压阻区域的温度,进而抑制压阻的热噪声,进一步提高压阻对电热式微镜反馈控制精度。本发明的微镜驱动器采用并联对称式的驱动器,能够产生较大的驱动能力,增大微镜的垂直位移范围和角度扫描范围。对称分布式的桥式电阻,能够最大程度抑制温度差异导致的温度漂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