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75416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64992.5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IPC: C04B28/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渣土基生土材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包括:分析测试不同来源工程渣土、再生骨料的基本性能;采用单形格子设计法与二阶混料规范多项式模型确定工程渣土—再生粗骨料—再生细骨料基料体系的组成,使得对于工程渣土的利用不再受限于特定级配,进而不局限于某一特定地区或特定工程;以抗压强度设计为目标选择胶凝材料组成,经过强度校核确定生土材料的配合比,并进行耐久性验证;本发明对不同来源的工程渣土制备生土材料具有普遍适用性,解决了工程渣土来源复杂、技术推广难、利用率低、应用范围小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641931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87254.9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砖混含量的建筑垃圾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析不同来源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基本性能,并对其砖混含量进行计算;选定基本性能和砖混含量作为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特性表征指标;将砖混含量作为变量进行设计,采用全筛孔级配修正法对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沥青混合料的初始级配进行修正;通过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及合成表观相对密度对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进行确定;在最佳沥青用量下,结合修正后的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制作试件并进行路用性能试验。本发明对提高高砖混含量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在道路工程建设上的利用效率,科学地进行沥青路面疲劳寿命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574602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509403.3
申请日:2018-12-11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IPC: C04B28/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再生细骨料自流平砂浆及其制备。所述再生细骨料自流平砂浆包括质量份的以下成分:水泥600~700份,粉煤灰20~40份,硅灰10~15份,再生细骨料200~240份,锯末40~110份,憎水剂3~6份,减水剂10~15份,水300~500份。本发明采用三种粒度的再生骨料,选择了合理的颗粒组合,使骨料堆积后的总表面积和空隙率均较小,则在浆体用量一定时,可以很好地与骨料结合,提高砂浆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965416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158816.7
申请日:2014-04-18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 和创新天(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8F290/06 , C08F220/06 , C08F220/56 , C08F228/02 , C04B24/16 , C04B1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件用早强型聚羧酸系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减水剂制备领域。该减水剂由按重量百分比计的下述各组分聚合而成,各组分包括:分子量2400以上的甲基烯丁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单体80~85%;不饱和一元羧酸及其衍生物单体10~15%;不饱和烯基磺酸及其钠盐0.5~5%。制备方法为:将各组分在20~40℃温度条件下,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使各组分在水溶液中进行聚合反应,聚合反应后经中和剂中和后得到引气量低、分散性好的聚合物,聚羧酸系减水剂的早强性能随大单体分子量增大而加强,可以满足构件用早强或超早强使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07286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471461.0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水泥基密度梯度材料制备方法,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包括:S1获取数据步骤;S2辅料选取步骤;S3基体浆料制备步骤;S4水泥基密度梯度材料制备步骤;S5性能分析步骤。本发明利用加气块轻质多孔的孔隙结构特点,将其用作再生骨料,制备密度梯度材料,为加气块的再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同时改善了废弃加气块占地和环境污染问题,解决了处理废弃加气块的难题,同时,利用BP神经网络分析影响梯度成型因素的主次顺序,预测水泥基密度梯度材料的性能,为水泥基密度梯度材料配合比设计和密度梯度材料的制备与性能预测提供实践依据与设计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933188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111199203.4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沥青混凝土冻融疲劳性能的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AC‑20C中值级配的沥青混凝土制备试件;S2,在中国气象数据网获取待测试区域20年内的逐时温度、逐时湿度及逐时太阳辐射强度数据;S3,计算沥青混凝土路面下面层对应的逐时温度Tp(℃),并得出每日最高温度Tpmax(℃)与最低温度Tpmin(℃),以Tpmax>0且Tpmin
-
公开(公告)号:CN113933188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199203.4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沥青混凝土冻融疲劳性能的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AC‑20C中值级配的沥青混凝土制备试件;S2,在中国气象数据网获取待测试区域20年内的逐时温度、逐时湿度及逐时太阳辐射强度数据;S3,计算沥青混凝土路面下面层对应的逐时温度Tp(℃),并得出每日最高温度Tpmax(℃)与最低温度Tpmin(℃),以Tpmax>0且Tpmin
-
公开(公告)号:CN118125790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110016.1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IPC: C04B28/32 , C04B18/16 , C04B18/167 , C04B38/00 , C04B28/14 , A01G24/10 , A01G24/12 , A01G24/15 , A01G24/00 , A01G24/40 , A01C1/04 , E02D1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装修垃圾的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该植生混凝土包括:多孔骨架和面层种植材料;其中,多孔骨架各个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装修垃圾骨料为70~75%、胶凝材料为25‑30%;面层种植材料各个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装修垃圾粉料为40~70%、β型半水石膏5~10%和耕织土25~40%。本发明的植生混凝土采用改性后的镁质胶凝材料,具有强度高,碱度低的优点,装修垃圾以红砖、加气块作为骨料具有较好的保水性和保湿性,采用石膏复合装修垃圾粉料作为面层基材,实现了装修垃圾资源化的同时,又提供了一种新的种植基材,能够使得多孔骨架满足强度、PH值、保水性要求的同时,又有很好的生态绿化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732391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455676.5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IPC: C04B28/06 , C04B111/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流平砂浆的配方、玻璃纤维增强再生墙板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该自流平砂浆的配方的成分按照重量占比分别为:水泥670~680份;矿物掺合料43~45份;再生骨料200~210份;木粉42~44份;憎水剂4~6份;以及减水剂13~16份。通过该配方获得的自流平砂浆固化后形成的混凝土能够紧密地附着在玻璃纤维束上,与玻璃纤维产生良好的界面作用,适合作为混凝土基体制造出具有优异抗折强度和抗冲击强度又兼具成本优势的新型GRC墙板。
-
公开(公告)号:CN107382132B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710510249.0
申请日:2017-06-28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 北京东方建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4B24/38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用于植生混凝土的盐碱改良剂及使用方法,该盐碱改良剂包括以下组分:碳酸氢铵、腐殖质,有机质,海藻酸钠组成。本发明的盐碱改良剂通过在多孔混凝土孔隙填充,和喷射植生混凝土搅拌添加,从而通过盐碱改性剂的碳化效应,除碱效应,保水效应以及分解效应,对制备好的植生混凝土进行碳化,除碱,保水以及分解,使得水泥混凝土表面生成的氢氧化钙能够与二氧化碳、硫酸根发生反应,或者与酸性盐发生反应,在中和氢氧化钙的同时,浆体界面变得更加密实,从而得到经过除碱处理的多孔混凝土结构,消除碱性物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同时保水效应和分解效应使得植生混凝土的保水效果更佳优异,肥力更佳持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