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雨水蓄渗及太阳能蓄热—土壤源热泵一体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679619B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110056550.1

    申请日:2011-0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节能系统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雨水蓄渗及太阳能蓄热-土壤源热泵一体化系统。该系统包括五套管路系统:太阳能集热系统、垂直与水平地埋管换热系统、土壤源热泵系统、雨水蓄渗系统以及空调末端系统。本发明是对传统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的改进。该系统能够解决采暖负荷占优地区土壤源热泵取/排热不平衡,长期运行造成地下土壤温度场失衡问题;有效改善太阳能集热器在夏季“空晒”造成“过热”所产生的危害,延长太阳能集热器的使用寿命,提高太阳能的综合利用率;同时,采用雨水蓄渗技术能够有效改善土壤换热特性,提高太阳能季节性蓄热土壤源热泵系统的工作效率,并且促进雨水可持续循环,有效减少洪涝灾害和径流污染。

    基于雨水蓄渗及太阳能蓄热—土壤源热泵一体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679619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110056550.1

    申请日:2011-0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节能系统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雨水蓄渗及太阳能蓄热-土壤源热泵一体化系统。该系统包括五套管路系统:太阳能集热系统、垂直与水平地埋管换热系统、土壤源热泵系统、雨水蓄渗系统以及空调末端系统。本发明是对传统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的改进。该系统能够解决采暖负荷占优地区土壤源热泵取/排热不平衡,长期运行造成地下土壤温度场失衡问题;有效改善太阳能集热器在夏季“空晒”造成“过热”所产生的危害,延长太阳能集热器的使用寿命,提高太阳能的综合利用率;同时,采用雨水蓄渗技术能够有效改善土壤换热特性,提高太阳能季节性蓄热土壤源热泵系统的工作效率,并且促进雨水可持续循环,有效减少洪涝灾害和径流污染。

    基于雨水蓄渗的水平地埋管式土壤源热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2002396U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1120060044.5

    申请日:2011-03-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属于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和利用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雨水蓄渗的水平地埋管式土壤源热泵系统,它包括土壤源热泵系统、空调末端装置和水平式地埋管换热系统,还包括雨水蓄渗系统。所述雨水蓄渗系统为下凹绿地、透水铺装、雨水花园或蓄渗浅沟。本实用新型通过结合雨水蓄渗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土壤含水率,使系统整个夏季均处于较为有利的含水量状态,强化地埋管与土壤之间的换热效果,有效加快冷凝器的散热速度,提高土壤源热泵系统的运行效率;与此同时,雨水蓄渗系统的采用能够有效缓解城市缺水现状,尽快恢复地下水采补平衡,涵养地下水和缓解地面沉降等一系列生态效应。

    基于柔性太阳能电池的太阳能真空管

    公开(公告)号:CN202328874U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20474092.9

    申请日:2011-1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属于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的基于柔性太阳能电池的太阳能真空管。该太阳能真空管,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和内管之间是真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管外侧贴附柔性太阳能光伏电池。这种新型太阳能真空管提高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同时充分利用太阳能生产热水。

    基于柔性太阳能电池的内管容工质式太阳能真空管

    公开(公告)号:CN202328875U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20474355.6

    申请日:2011-1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属于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的基于柔性太阳能电池的太阳能真空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管容工质式太阳能真空管,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和内管之间是真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管外侧贴附太阳能光伏电池。所述太阳能光伏电池为柔性太阳能光伏电池。所述太阳能真空管的内管内侧容有可循环工质。这种新型太阳能真空管可将太阳能光伏利用过程中不能转换为电能而转化为热能的热量及时带走,既可提高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同时充分利用太阳能生产热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