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023766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711143928.5
申请日:2017-11-17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DN的自动QoE感知管理装置,所述装置用于获取用户选择服务的用户反馈信息中的体验得分,并根据所述体验得分以及用户选择服务的QoS参数实现对用户选择服务在不同传输路径时的MOS的计算,根据所述计算得出的MOS与用户选择服务的QoE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分析,以确定是否存在QoE降级的风险,从而进一步实现自动调整底层网络基础设施资源,避免QoE的降级。
-
公开(公告)号:CN108023766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11143928.5
申请日:2017-11-17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DN的自动QoE感知管理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用户选择服务的用户反馈信息中的体验得分,并根据所述体验得分以及用户选择服务的QoS参数实现对用户选择服务在不同传输路径时的MOS的计算,根据所述计算得出的MOS与用户选择服务的QoE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分析,以确定是否存在QoE降级的风险,从而进一步实现自动调整底层网络基础设施资源,避免QoE的降级。
-
公开(公告)号:CN107959523A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711076989.4
申请日:2017-11-06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7/185 , H04B7/18517 , H04L6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通信技术的电力北斗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通信系统用以电力数据的采集,通信系统包含:主站、北斗移动指挥机、北斗前置服务机、集中器终端以及电力北斗通信模块。电力北斗通信模块集成于集中器终端的内部,且电力北斗通信模块一端与集中器终端通信连接,而另一端与北斗移动指挥机通信连接。其中,集中器终端将采集的电力数据上传至电力北斗通信模块,且电力北斗通信模块将电力数据通过北斗移动指挥机及北斗前置服务机上传至主站。其中,电力北斗通信模块的电源是由集中器终端提供。借此,本发明的基于北斗通信技术的电力北斗通信系统,电力北斗通信设备不再作为外挂设备,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且减少了成本开支。
-
公开(公告)号:CN110784468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1911044105.6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oAP的协议转换方法及装置,该协议转换方法包括:选出配电网中的M种通信协议,每种通信协议下各选取n条数据帧,将各种通信协议下的n条数据帧存放数据帧协议库中;当新的数据帧到来时,计算该新的数据帧与所述数据帧协议库中的各种通信协议的数据帧的相似度,根据该相似度来判断所述新的数据帧的通信协议类型;提取所述新的数据帧中的数据,并在所述新的数据帧的数据之前增加标识位;将增加了所述标识位的所述新的数据帧的数据放入CoAP协议帧的数据域,并以CoAP协议格式进行数据传输。该基于CoAP的协议转换方法及装置能够实现低压台区设备协议统一。
-
公开(公告)号:CN109150712B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810935764.8
申请日:2018-08-16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4L12/715 , H04B3/54 , H04W8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线载波与无线融合通信网络的组网方法及系统。该组网方法包括:首先从中心节点开始逐级搜索下级节点,直到所有终端节点都完成本级网络分层,在该过程中每个节点记录该节点与其上级节点之间的电力线载波信道的信噪比信息、该节点与其上级节点之间的无线信道的信噪比信息;根据上述的信噪比信息以及节点的连接度信息选择出每个层级的簇首节点;进行建簇;所述每个层级的簇首节点根据其与上一层级的簇首节点之间的信噪比信息选择出簇间中继节点并将各个簇完成组网。所述电力线载波与无线融合通信的组网方法及系统能够对电力线载波与无线融合通信网络进行快速可靠地组网。
-
公开(公告)号:CN111611543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357444.6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压台区用户网络拓扑识别方法及系统,属于智能电网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确定低压台区各节点的拓扑数据;计算各节点的拓扑数据的相关系数;获取所述拓扑数据以及所述拓扑数据的相关系数,根据所述拓扑数据以及所述拓扑数据的相关系数得到所述低压台区的网络拓扑关系图。本发明的方法通过逐级接收并转发拓扑识别指令的方式识别低压台区各节点的拓扑数据(层级数据),动态快捷地对网络系统进行拓扑识别,提高台区网络拓扑识别的效率;通过计算相邻层级节点的相关系数,对拓扑数据进行相关性验证从而对拓扑识别结果进行确认,基于相关性验证结果得到低压台区网络拓扑关系图,提升台区网络拓扑识别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507521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297161.7
申请日:2020-04-15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负荷预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台区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及预测装置,所述方法包括:采集第一预设时刻的台区电力负荷数据,获得第一数据向量;将第一数据向量输入至已训练的预测神经网络,以由预测神经网络输出第二预设时刻的台区电力负荷数据;其中,所述预测神经网络包括编码器和与编码器连接的解码器;所述编码器和解码器均基于时间卷积网络实现;所述编码器用于对第一数据向量进行特征提取,获得第一特征向量;所述解码器用于根据第一特征向量计算第二数据向量,将第二数据向量作为第二预设时刻的台区电力负荷数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准确、高效地预测台区电力负荷。
-
公开(公告)号:CN111611543B
公开(公告)日:2024-04-23
申请号:CN202010357444.6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2 , G06F18/21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压台区用户网络拓扑识别方法及系统,属于智能电网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确定低压台区各节点的拓扑数据;计算各节点的拓扑数据的相关系数;获取所述拓扑数据以及所述拓扑数据的相关系数,根据所述拓扑数据以及所述拓扑数据的相关系数得到所述低压台区的网络拓扑关系图。本发明的方法通过逐级接收并转发拓扑识别指令的方式识别低压台区各节点的拓扑数据(层级数据),动态快捷地对网络系统进行拓扑识别,提高台区网络拓扑识别的效率;通过计算相邻层级节点的相关系数,对拓扑数据进行相关性验证从而对拓扑识别结果进行确认,基于相关性验证结果得到低压台区网络拓扑关系图,提升台区网络拓扑识别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337116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1910615079.1
申请日:2019-07-09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W24/02 , H04W28/24 , H04L43/55 , H04L43/0823 , H04L43/0852 , H04L43/08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AC层融合通信的QoS指标的判断方法,包括:获取电力线载波与无线通信基于MAC层融合后的物理信道特性参数,根据物理信道特性参数以及预设模型计算融合后的MAC层的QoS指标数据,其中,QoS指标数据包括误码率、吞吐量和时延,衰减因子、噪声功率、调制方式与误码率对应,带宽、信噪比与吞吐量对应,传输距离以及传输速率与时延对应,判断计算的融合后的MAC层的QoS指标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业务需求。本发明提供的MAC层融合通信的QoS指标的判断方法,可以根据评估结果对物理信道特性参数进行优化,以提高融合网络业务接入控制的通信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417934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1910799664.1
申请日:2019-08-28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L61/5007 , H04L101/65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IPv6的智能电网分层地址配置方法,该方法中设置了新的基于IPv6的寻址结构,该方法包括:当电网中加入新的用户侧智能设备时,该用户侧智能设备发送路由请求消息从而定位其上级采集终端;其上级采集终端判断自身当前已经注册的下级采集终端的数量,若该数量小于第一阈值,则该上级采集终端向该用户侧智能设备发送一条路由回复消息,该用户侧智能设备获取自身的用户侧设备ID,并用自身的用户侧设备ID和类型ID来替换该上级采集终端的地址信息中的用户侧设备ID和类型ID,替换后的地址信息为该用户侧智能设备的地址。该地址配置方法更适合动态分层的智能电网通信体系及拓扑形态,有助于提高网络的可扩展性和配置灵活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