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气体绝缘的多功能的双隔离开关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976982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441895.7

    申请日:2022-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气体绝缘的多功能的双隔离开关设备,涉及高压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气箱,气箱内中上部分别安装有一左三工位开关和一右三工位开关,其中左三工位开关顶部通过左铜排与顶出套管短接,右三工位开关顶部通过右铜排与顶出套管短接,气箱外部正对左三工位开关、右三工位开关处分别设有一操作机构。本发明集左三工位隔离开关和右三工位开关及对应操作机构于一体,不仅降低了成本,整体结构更为紧凑,更方便了在柜体中安装使用,而且操作机构上安装有磁力锁、机械锁及闭锁组件,保证了两个操作机构之间的联锁及与柜门之间的联锁操作,提高了高压配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环保型气体柜隔离开关主轴

    公开(公告)号:CN106206144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675722.6

    申请日:2016-08-16

    Abstract: 一种环保型气体柜隔离开关主轴,包括基座,基座上有三个垂直的凸柱,凸柱中空形成滑道,基座前侧壁上有三个缺口,这三个缺口分别与三个滑道相通,基座上有若干与基座同轴的圆形片,相邻凸柱之间至少四个,基座两端均至少一个,基座前侧壁上有贯穿圆形片的前弧形板,前弧形板的顶部与基座顶部连接并且相平齐,前弧形板的底部与基座轴线平齐,基座后侧壁上有贯穿圆形片的后弧形板,后弧形板顶部与基座轴线平齐,后弧形板底部与基座底部平齐连接,基座、凸柱、圆形片、前弧形板和后弧形板采用高强度非金属材料制成一体,基座两端分别嵌装有圆柱形金属嵌件和多边形金属嵌件。本发明零部件少,组装方便,绝缘性能好,无需SF6气体就可安全稳定工作。

    高压三相固体绝缘熔丝筒

    公开(公告)号:CN103426700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10388963.9

    申请日:2013-08-30

    Abstract: 本发明高压三相固体绝缘熔丝筒包括壳体,所述壳体整体绝缘,三相进线端和三相出线端浇注在壳体壁内,还包括三个熔断器,所述熔断器安装在壳体内,三相进线端分别对应电连接三个熔断器的一端,三相出线端分别对应电连接三个熔断器的另一端。本发明一体化设计,安装方便,整个模块可直接与固体柜模块配合完成装配,性能可靠,减少很多电气连接点,避免安装不当造成漏电、电阻增大事故的发生,体积较小,产品密封性能强。

    一种多路串口通信配电终端串口维护方法及串口维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631703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669204.8

    申请日:2024-0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路串口通信配电终端串口维护方法及串口维护装置,包括以下步骤:在主控板MCU中存储具有规约特征库和波特率适用库的配置文件,对每个串口通信接口进行初始化分配,将串口通信接口接收的报文波特率和规约类型分别与串口通信接口初始化分配的波特率和规约类型进行匹配,均匹配一致时,对报文进行解析,将解析后的报文传输给主站,调整串口通信接口状态,将获取的该串口通信接口的信息存储到主控板MCU中进行归档。本发明通过对串口通信后调整为不同状态的指示灯,直接醒目地通知配网运维人员串口状态,提升了终端设备通信缺陷检出率,缩短解决问题的闭环周期,降低配网运维对终端装置的巡维工作量,继而高效安全的解决问题隐患。

    分散式站所终端IEC104组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7882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093866.5

    申请日:2024-01-23

    Abstract: 本发明分散式站所终端IEC104组网方法,DTU公共单元IEC104服务器端启动间隔单元侦听;DTU公共单元IEC104客户端启动连接间隔单元;检测间隔单元连接;提取主站数据转发至间隔单元;提取间隔单元数据转发至服务器,将端口映射功能集成到公共单元,采用普通工业交换机替代支持配端口映射的高端工业交换机,此平替方案可节约近20%的生产成本;将间隔单元的电网数据完全镜像传输,减少公共单元对间隔单元大量数据的运算和存储,提高了公共单元程序稳定性,同时降低了公共单元对大容量高价格的MCU依赖,为进一步降低成本提供保障。

    一种采用磁吹复合式熄弧的高压负荷开关

    公开(公告)号:CN117059428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076504.7

    申请日:2023-08-24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采用磁吹复合式熄弧的高压负荷开关,包括后固定板、前固定板,后固定板、前固定板之间右上安装有上梁,右下安装有下梁,左下安装有接地梁,上梁上间隔排布设置若干个上绝缘子,在若干个上绝缘子上对应安装有若干个隔离触头,隔离触头下侧设置铜钨合金引弧针和引弧封闭组件。本发明采用永磁铁与灭弧栅结合熄弧,在动触头分闸时,在磁力作用下将电弧吹向引弧封闭组件的间隔内,引弧封闭组件产生一个与电弧运动轨迹垂直的电磁力,电弧在此电磁力作用下被分割成多段,拉长并迅速降温,吸收电弧能量,迫使电弧熄灭或过零点后电弧不复燃,熄弧效果显著提高,具有灭弧响应及时、灭弧能力强的优点。整体体积更小、成本降低且安全可靠。

    一种集中式配电终端高精度对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75869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007549.1

    申请日:2025-01-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中式配电终端高精度对时系统,涉及配电终端通讯技术领域,包括北斗/GPS模块、管理核和实时核,所述北斗/GPS模块内置有1个RS232通用串口和1路芯片管脚,且北斗/GPS模块用于PPS秒脉冲信号输出;所述管理核内置有2个RS232通用串口和1路芯片管脚,且管理核的管脚用于监视捕获PPS秒脉冲信号输入;本发明由北斗/GPS模块,管理核和实时核组成,管理核与实时核两部分硬件构架相对独立,各自软件流程也是独立的,管理核与实时核独立捕获北斗/GPS模块发出的PPS秒脉冲信号,并通过RS232通用串口进行信息交互,从而达到硬件构架简单,软件流程稳定可靠的要求。

    一种配电终端的多路串口通信接口维护方法及维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631703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0669204.8

    申请日:2024-0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路串口通信配电终端串口维护方法及串口维护装置,包括以下步骤:在主控板MCU中存储具有规约特征库和波特率适用库的配置文件,对每个串口通信接口进行初始化分配,将串口通信接口接收的报文波特率和规约类型分别与串口通信接口初始化分配的波特率和规约类型进行匹配,均匹配一致时,对报文进行解析,将解析后的报文传输给主站,调整串口通信接口状态,将获取的该串口通信接口的信息存储到主控板MCU中进行归档。本发明通过对串口通信后调整为不同状态的指示灯,直接醒目地通知配网运维人员串口状态,提升了终端设备通信缺陷检出率,缩短解决问题的闭环周期,降低配网运维对终端装置的巡维工作量,继而高效安全的解决问题隐患。

    一种环网柜负荷开关智能操控装置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32634B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1810151088.5

    申请日:2018-02-14

    Abstract: 一种环网柜负荷开关智能操控装置及控制方法,可解决现状的环网柜安全性不高,设备管理成本大的技术问题。包括微控制器、按键开关、LED状态指示灯、电源模块、光电隔离模块、开入量通道、开出量通道,所述按键开关、LED状态指示灯、电源模块及光电隔离模块分别与微控制器连接,所述开入量通道与开出量通道分别与光电隔离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电源模块还与光电隔离模块连接,还包括调试接口,所述调试接口与微控制器连接。本发明的环网柜负荷开关智能操控装置是智能操动控制机构,对传统装备进行技术升级改造,集成了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嵌入式智能控制单元,使环网柜设备的电气性能得到提升。

    一种采用磁吹复合式息弧的高压负荷开关

    公开(公告)号:CN11705942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76504.7

    申请日:2023-08-24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采用磁吹复合式息弧的高压负荷开关,包括后固定板、前固定板,后固定板、前固定板之间右上安装有上梁,右下安装有下梁,左下安装有接地梁,上梁上间隔排布设置若干个上绝缘子,在若干个上绝缘子上对应安装有若干个隔离触头,隔离触头下侧设置铜钨合金引弧针和引弧封闭组件。本发明采用永磁铁与灭弧栅结合息弧,在动触头分闸时,在磁力作用下将电弧吹向引弧封闭组件的间隔内,引弧封闭组件产生一个与电弧运动轨迹垂直的电磁力,电弧在此电磁力作用下被分割成多段,拉长并迅速降温,吸收电弧能量,迫使电弧熄灭或过零点后电弧不复燃,息弧效果显著提高,具有灭弧响应及时、灭弧能力强的优点。整体体积更小、成本降低且安全可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