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金属电池用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400953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54207.6

    申请日:2024-10-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金属电池用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锂金属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作为桥连基的Gemini季铵盐添加剂用于锂金属电池电解液。本发明使用含有桥连基为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的Gemini季铵盐添加剂,添加剂分子能够吸附于枝晶表面,抑制锂枝晶的生长,降低电池短路失效的风险,显著提升电池寿命。

    含CTAB的金属锂电池电解液

    公开(公告)号:CN112271333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011154979.X

    申请日:2020-10-26

    Abstract: 一种含CTAB的金属锂电池电解液,其制备方法包括:将二甲醚(DME)和1,3‑二氧戊环(DOL)以1:1左右的体积比形成混合溶液;在混合溶液中加入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其中LiTFSI在溶液中的浓度为1mol/L左右,CTAB在溶液中的浓度为4‑10mmol/L。本发明提供的改性电解液可以有效克服现有金属锂负极材料局部形成锂枝晶从而导致电池短路引发安全问题的缺陷,同时还可使金属锂电池具有较高的库伦效率和循环稳定性。

    含CTAB的金属锂电池电解液

    公开(公告)号:CN112271333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1154979.X

    申请日:2020-10-26

    Abstract: 一种含CTAB的金属锂电池电解液,其制备方法包括:将二甲醚(DME)和1,3‑二氧戊环(DOL)以1:1左右的体积比形成混合溶液;在混合溶液中加入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其中LiTFSI在溶液中的浓度为1mol/L左右,CTAB在溶液中的浓度为4‑10mmol/L。本发明提供的改性电解液可以有效克服现有金属锂负极材料局部形成锂枝晶从而导致电池短路引发安全问题的缺陷,同时还可使金属锂电池具有较高的库伦效率和循环稳定性。

    铝二次电池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682265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498820.3

    申请日:2020-06-04

    Abstract: 铝二次电池,包括:由金属M构成的正极,具有可逆电化学活性;铝基负极,同样具有可逆电化学活性;含有AlCl3/[EMIm]Cl的电解液,分别与正极和负极接触;位于电解液中将正极与负极物理隔绝的离子传导隔膜。根据本发明的铝二次电池允许正负两极的金属在充放电过程中,通过同一离子液体电解液介质进行可逆的沉积/溶解,借此实现高效的能量转换存储。

    用于锂电池正极的补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7223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00968.4

    申请日:2024-04-24

    Abstract: 用于锂电池正极的补锂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包括:将氧化锂和二氟草酸硼酸锂充分溶解于碳酸二甲酯中形成共混物;真空干燥共混物后得到粉末补锂剂;将补锂剂、正极活性材料、导电剂和聚偏二氟乙烯混合后即得用于锂电池正极的补锂组合物。根据本发明的补锂组合物,其中的二氟草酸硼酸锂能够通过高浓度盐效应有效避免氧化锂与PVDF的脱氟反应,使得氧化锂能够完全发挥出其补锂作用;同时二者还起到了协同补锂效果,显著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

    基于校正航线特征的无人机非制冷红外图像温差校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5839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752507.1

    申请日:2023-0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基于校正航线特征的无人机非制冷红外图像温差校正方法,属于航空遥感领域。本发明针对因相机升温、环境温度波动以及地物温度变化等因素造成任务区内图像温度灰度不一致、不可比较的问题,在无人机遥感观测时规划设计1条与各个任务航线相交的校正航线;通过校正航线的短时间内测量与任务航线交叉的同目标地物,构建任务航线的温差校正方程;基于温差校正方程生成每条任务航线的温差校正因子,对航线内的每幅温度图像进行校正;在利用彩色图像的区域网色彩平差模型进行温度灰度的整体均衡化,进而镶嵌合成温度均衡、可比的正射影像图,提高整个任务区域内温度测量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本发明能够保持温度图像原有温度相对关系,避免丢失物理信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