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行式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01946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010088255.3

    申请日:2020-0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行式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包括步骤:将待采矿体划分为采场,并采用中深孔或深孔凿岩爆破方式回采;水平方向上相邻的采场竖向交错布置;任一采场须在其竖向相邻的上部采场及水平相邻的靠上采场回采完毕并充填养护之后方能回采。适用于地下金属/非金属矿山的岩体质量一般至极差的或深部高应力条件下坚硬的倾斜至急倾斜中厚以上矿体、或水平至缓倾斜厚大矿体的开采,其具有采场生产能力大、回采效率高、机械化作业程度高等特点。

    下行式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01946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2010088255.3

    申请日:2020-0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行式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包括步骤:将待采矿体划分为采场,并采用中深孔或深孔凿岩爆破方式回采;水平方向上相邻的采场竖向交错布置;任一采场须在其竖向相邻的上部采场及水平相邻的靠上采场回采完毕并充填养护之后方能回采。适用于地下金属/非金属矿山的岩体质量一般至极差的或深部高应力条件下坚硬的倾斜至急倾斜中厚以上矿体、或水平至缓倾斜厚大矿体的开采,其具有采场生产能力大、回采效率高、机械化作业程度高等特点。

    一种控制崩落采空区上覆围岩不均匀沉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62712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1003812.6

    申请日:2018-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崩落采空区上覆围岩不均匀沉降的方法,包括:根据直接顶板岩层稳固性,确定崩落顶板的高度h1;利用所述崩落顶板的高度h1建立空区回采高度H与覆岩不均匀沉降高度H1的关系,确定诱导控顶的上向中深孔的炮孔深度h2;通过崩落顶板和上向中深孔控制爆破改变覆岩中采空区的补偿空隙,控制覆岩不均匀沉降高度H1小于等于需要保护的覆岩层与开采矿层的间距H’。该方法通过崩落顶板、上向中深孔控顶、补充充填等专有技术,建立空区回采高度和覆岩移动范围的关系,有效控制覆岩冒落和不均匀沉降的范围,保证上部未采矿层不受下部已开采矿层的影响。

    一种控制崩落采空区上覆围岩不均匀沉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62712B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811003812.6

    申请日:2018-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崩落采空区上覆围岩不均匀沉降的方法,包括:根据直接顶板岩层稳固性,确定崩落顶板的高度h1;利用所述崩落顶板的高度h1建立空区回采高度H与覆岩不均匀沉降高度H1的关系,确定诱导控顶的上向中深孔的炮孔深度h2;通过崩落顶板和上向中深孔控制爆破改变覆岩中采空区的补偿空隙,控制覆岩不均匀沉降高度H1小于等于需要保护的覆岩层与开采矿层的间距H’。该方法通过崩落顶板、上向中深孔控顶、补充充填等专有技术,建立空区回采高度和覆岩移动范围的关系,有效控制覆岩冒落和不均匀沉降的范围,保证上部未采矿层不受下部已开采矿层的影响。

    一种拉力分散型双级恒阻应力释放锚杆

    公开(公告)号:CN110145350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486006.7

    申请日:2019-06-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力分散型双级恒阻应力释放锚杆,包括锚杆体、连接件、第二级剪切吸能装置、第二级吸能杆体、第一级吸能套管、第一级吸能滑块、锚盘、锚固螺母、密封盖;第一级吸能滑块固定在第二级吸能杆体后端,并穿过第一级吸能套管和第二级剪切吸能装置,第二级吸能杆体与锚杆体通过连接件固接在一起;该锚杆通过锚盘与锚固螺母紧固在待支护围岩表面。通过与围岩的协同变形,在设定的锚固抗力阈值范围内,可提供两个级别的恒定锚固力和一个更高级别的非恒定锚固力。加工工艺简单、无特殊材料、成本较低,拉力分散、受力状态合理、系统可靠度高。尤其适用于深部金属矿开采过程中的岩爆防护及冒顶灾害防控。

    一种拉力分散型双级恒阻应力释放锚杆

    公开(公告)号:CN210164492U

    公开(公告)日:2020-03-20

    申请号:CN201920841776.4

    申请日:2019-06-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拉力分散型双级恒阻应力释放锚杆,包括锚杆体、连接件、第二级剪切吸能装置、第二级吸能杆体、第一级吸能套管、第一级吸能滑块、锚盘、锚固螺母、密封盖;第一级吸能滑块固定在第二级吸能杆体后端,并穿过第一级吸能套管和第二级剪切吸能装置,第二级吸能杆体与锚杆体通过连接件固接在一起;该锚杆通过锚盘与锚固螺母紧固在待支护围岩表面。通过与围岩的协同变形,在设定的锚固抗力阈值范围内,可提供两个级别的恒定锚固力和一个更高级别的非恒定锚固力。加工工艺简单、无特殊材料、成本较低,拉力分散、受力状态合理、系统可靠度高。尤其适用于深部金属矿开采过程中的岩爆防护及冒顶灾害防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