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加热工艺消除齿轮钢中带状组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42210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808498.4

    申请日:2021-07-16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一种通过加热工艺消除齿轮钢中带状组织的方法,属于棒材轧钢的技术领域。所述方法采用精准加热的方法,使齿轮钢中带状组织消失,组织为均匀分布的铁素体+珠光体组织。具体来讲,需要先得到齿轮钢铸坯的偏析带宽度,然后对其奥氏体晶粒尺寸进行预测和计算,判断能使热轧后产生均匀分布的铁素体、珠光体组织所需要的奥氏体晶粒尺寸与铸坯枝晶合金元素偏析宽度的数量关系,制定抑制带状组织产生的加热工艺参数;通过ANSYS模拟计算齿轮钢铸坯在加热炉中的温度变化。本发明通过结合加热工艺和铸坯温度场来精准选择加热炉的加热工艺,最终达到消除齿轮钢中带状组织的目的。

    一种通过加热工艺消除齿轮钢中带状组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42210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110808498.4

    申请日:2021-07-16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一种通过加热工艺消除齿轮钢中带状组织的方法,属于棒材轧钢的技术领域。所述方法采用精准加热的方法,使齿轮钢中带状组织消失,组织为均匀分布的铁素体+珠光体组织。具体来讲,需要先得到齿轮钢铸坯的偏析带宽度,然后对其奥氏体晶粒尺寸进行预测和计算,判断能使热轧后产生均匀分布的铁素体、珠光体组织所需要的奥氏体晶粒尺寸与铸坯枝晶合金元素偏析宽度的数量关系,制定抑制带状组织产生的加热工艺参数;通过ANSYS模拟计算齿轮钢铸坯在加热炉中的温度变化。本发明通过结合加热工艺和铸坯温度场来精准选择加热炉的加热工艺,最终达到消除齿轮钢中带状组织的目的。

    一种通过控制冷却速度消除齿轮钢中带状组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84356B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110807123.6

    申请日:2021-07-16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一种通过控制冷却速度消除齿轮钢中带状组织的方法,属于棒材轧钢的技术领域。所述方法采用控制热轧后的冷却速度,使齿轮钢产品带状组织消失,最终齿轮钢的组织结构为均匀分布的铁素体+珠光体组织或均匀分布的贝氏体+马氏体组织,无带状组织出现。其中的热轧后的冷却速度的选择需要计算不同冷却速度下贫、富溶质区的相变平衡温度、碳扩散距离等,可利用仪器观察其相变后的组织类型,并用GB‑T13299‑1991标准对其带状组织进行评级,最终确定消除带状组织要求达到的贫富溶质区相变温差、碳扩散距离及其对应的最佳冷却速度。本发明通过控制热轧后的冷却速度,最终达到消除齿轮钢带状组织的目的。

    一种弹簧钢方坯加热过程碳浓度场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74617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947383.8

    申请日:2022-08-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弹簧钢方坯加热过程碳浓度场的计算方法,属于高线轧钢的技术领域。所述计算方法为S1、根据二维非稳态导热方程建立弹簧钢方坯的加热过程温度场的计算模型;S2、将S1中的弹簧钢方坯的加热过程温度场的计算模型和碳浓度场参数耦合,得到弹簧钢方坯的碳扩散系数和对流传质系数;S3、根据二维非稳态扩散方程结合S2中弹簧钢方坯的碳扩散系数和对流传质系数,建立弹簧钢方坯加热过程碳浓度场的计算模型,依据前述的计算模型计算弹簧钢方坯加热过程碳浓度场数据。本发明通过运用加热过程中二维碳浓度场预报模型,实现了对弹簧钢方坯碳浓度场及表层和角部脱碳厚度的预报,能够调整工艺参数控制脱碳层厚度,改善弹簧钢表层质量。

    一种通过控制冷却速度消除齿轮钢中带状组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84356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807123.6

    申请日:2021-07-16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一种通过控制冷却速度消除齿轮钢中带状组织的方法,属于棒材轧钢的技术领域。所述方法采用控制热轧后的冷却速度,使齿轮钢产品带状组织消失,最终齿轮钢的组织结构为均匀分布的铁素体+珠光体组织或均匀分布的贝氏体+马氏体组织,无带状组织出现。其中的热轧后的冷却速度的选择需要计算不同冷却速度下贫、富溶质区的相变平衡温度、碳扩散距离等,可利用仪器观察其相变后的组织类型,并用GB‑T13299‑1991标准对其带状组织进行评级,最终确定消除带状组织要求达到的贫富溶质区相变温差、碳扩散距离及其对应的最佳冷却速度。本发明通过控制热轧后的冷却速度,最终达到消除齿轮钢带状组织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