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力定位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应力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10737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516121.0

    申请日:2016-07-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L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力定位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应力定位方法,无需使用集成技术就可实现应力的实时定位。所述应力定位传感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基底、导电层和电极,且每个电极覆盖与其对应的导电层的一端;两个基底上设置的所述电极之间设置有绝缘胶。所述制作方法包括:提供两个基底;在每个基底上均形成导电层;在每个基底上的导电层上形成电极,每个电极覆盖与其对应的导电层的一端;将两个基底相对设置,并使用绝缘胶将两个电极粘合。所述应力定位方法包括:获取待测试应力作用所述应力定位传感器后,测得的电流;查询预设的距离与电流之间的映射关系表,获取所述待测试应力的作用位置。本发明适用于力电传感技术领域。

    一种应力定位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应力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10737B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610516121.0

    申请日:2016-07-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力定位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应力定位方法,无需使用集成技术就可实现应力的实时定位。所述应力定位传感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基底、导电层和电极,且每个电极覆盖与其对应的导电层的一端;两个基底上设置的所述电极之间设置有绝缘胶。所述制作方法包括:提供两个基底;在每个基底上均形成导电层;在每个基底上的导电层上形成电极,每个电极覆盖与其对应的导电层的一端;将两个基底相对设置,并使用绝缘胶将两个电极粘合。所述应力定位方法包括:获取待测试应力作用所述应力定位传感器后,测得的电流;查询预设的距离与电流之间的映射关系表,获取所述待测试应力的作用位置。本发明适用于力电传感技术领域。

    一种新型自驱动紫外探测器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94631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254998.3

    申请日:2013-06-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Y02P70/521 H01L51/4266 H01L51/00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单根四针状ZnO/p型有机物异质结的自驱动紫外探测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四针状ZnO晶须在无水乙醇中超声分散,并把此悬浮溶液滴到干净玻璃片或绝缘硅片上;(2)在光学显微镜下将p型有机物溶液滴到单根四针状ZnO的一个枝端上,然后在真空60~70℃下加热30~40min使p型有机物固化;(3)用Ag胶或Au浆固定单根四针状ZnO的另一个枝端并且引出导线;(4)用金属电极连接p型有机物并引出另一端导线,即得所述紫外探测器。本发明所制作的紫外探测器具有制作方法简单、能够实现自驱动、能够三维空间探测、灵敏度高、工作稳定性好、成本低廉等优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MnF2@C和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93496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211406096.2

    申请日:2022-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MnF2@C和制备方法,采用本方法的方法制备的材料具有较小的粒径,制备过程中采用的锰源、氟源和包覆的碳源都属于价格低廉的化学品,且合成步骤简单,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利用TA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在任何固体表面自聚合的特性,单宁酸自聚合包覆在NH4MnF3表面,并通过一步热处理得到碳壳层包覆的MnF2颗粒,有效防止热处理过程中MnF2晶粒的生长,从而减小了离子的传输路径,并且在碳化后形成了交联导电碳网络,将本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作为复合负极时助力于Li+和电子的传输,从而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电极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一种高灵敏柔性可穿戴应变传感器及其低成本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52930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475099.X

    申请日:2016-06-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7/18 B82Y30/00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传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灵敏柔性可穿戴应变传感器及其低成本制作方法。所述传感器包括柔性基底、位于柔性基底上的敏感层和位于敏感层两端的电极,敏感层为石墨纳米颗粒膜,敏感层使用热蒸发沉积方式制备。本发明的传感器的敏感层和电极之间为欧姆接触。敏感层是纳米级别的连续石墨颗粒膜,当传感器受到外界的应变的时候,纳米颗粒之间接触发生迅速响应,改变导电路径和接触面积,从而自身电阻发生明显变化,将输入的应变转变为电信号输出,能够实现高灵敏的应变探测,且响应时间短、响应度高、能够对一定范围的应变进行探测。且本发明传感器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

    一种低温制备掺锰氧化锌纳米线稀磁半导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86884C

    公开(公告)日:2008-05-07

    申请号:CN200610011356.0

    申请日:2006-0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温制备掺锰氧化锌纳米线稀磁半导体的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工艺步骤为:首先将硅片用金刚石刀裁剪成小片,放到培养皿中;取纯锌粉和氯化锰粉末以1∶1至1∶3的重量比混合;在管式炉中反应,得到硅片上沉积上一层浅黄色的产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硅片上沉积的为纳米线。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用这种制备方法所做出的一维掺锰氧化锌纳米线的直径在50nm,表面平滑,而且产量比较高,表现出良好的磁学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