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7125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46261.4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赞比亚基特韦市中色非洲矿业有限公司谦比希铜矿
IPC: B08B9/0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变式压力传感器连接管清洗装置,属于压力传感器清洗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内部压水孔、圆顶式柱形连接装置、橡胶隔砂垫片、空心柱体式连接装置、内部通水管、顶部压水通道和手、自一体电动隔砂阀,橡胶隔砂垫片置于空心柱体式连接装置内部,且橡胶隔砂垫片顶部覆盖圆顶式柱形连接装置,圆顶式柱形连接装置中部垂直开有内部压水孔,橡胶隔砂垫片内垂直开有内部通水管,内部通水管顶部为顶部压水通道,内部通水管和内部压水孔正对设置,空心柱体式连接装置底部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手、自一体电动隔砂阀。本发明通过高压水将应变式压力传感器连接管内淤积杂物冲洗干净,提高了压力传感器的准确度,减少了人工清淤时间,提高了充填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582885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592845.X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中色非洲矿业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爱祥 , 王贻明 , 武鹏杰 , 李占炎 , 姚高辉 , 张爱卿 , 田文东 , 王洪江 , 秦帅 , 王少勇 , 沈家华 , 肖柏林 , 李小松 , 王建栋 , 刘鹏鹏 , 龚武田
IPC: B01F35/80 , B01F27/92 , B01F35/22 , B01F35/21 , B01F35/71 , B01F25/50 , B01F21/10 , B01F21/20 , B01F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力循环絮凝剂自动制备系统及方法,属于絮凝剂制备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粉末添加模块、制备模块、储料输送模块以及智能控制模块,粉末添加模块位于制备模块空间上方,制备模块位于储料输送模块上游,智能控制模块控制整个系统。该系统中,通过机械搅拌和水力循环的双重流场作用制备絮凝剂溶液,絮凝剂粉末依靠水力流场在制备模块中循环回流,循环过程中絮凝剂粉末又在机械搅拌作用下充分扩散溶解,使絮凝剂制备的混合状态更加均匀,形成的水力死区更小,有利于絮凝剂分子的溶解和成长,提高絮凝剂制备效率和质量。该系统实现了智能制备絮凝剂溶液,能够有效助力尾矿高效絮凝,推动膏体充填技术发展,实现矿山固废资源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300504A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710463406.7
申请日:2017-06-19
Applicant: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向分层进路充填体强度测试方法,本方法在二步回采矿柱揭露出的充填体侧帮进行取样设计和水钻试样;据现场取样获得的圆柱体试块强度,借助室内试验建立的圆柱体和立方体两种试块强度的关系,获得进路充填体立方体强度;将其强度与充填体设计强度对比,给出现场充填体强度安全指标。最后根据进路充填体两帮获得的多个取样位置的充填体强度安全指标,绘制出整体充填体进路的安全指标等值线,评价进路充填体的稳定性以及预测充填体灾变失稳风险。本发明的下向分层进路充填体强度现场测试方法,能够为在充填体顶板下安全采矿提供一种强度测试和安全评价技术,从而提高下向进路充填体法采矿安全生产和风险预测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26771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87309.0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辅助液压伺服作动器加载的防面外扭动传力系统,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筒,两个所述限位筒的内部之间通过滑动结构设置有能够转动的传动筒,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传动筒内部的连接框架,所述连接框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容纳盒。该辅助液压伺服作动器加载的防面外扭动传力系统,通过多个转动辊均与MTS液压伺服作动器的表面接触后,有效地限制MTS液压伺服作动器在加载过程中的面外扭动,从而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附加力矩,通过减少附加力矩,系统能够确保试验数据的可靠性,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87671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0732017.6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水矿山抗水稳定性全固废充填材料配比优化方法,涉及固废利用技术领域,能够实现固废资源的优化组合与协同作用,制备满足抗水性要求的充填材料,为低品质固废安全、可靠和大宗资源化利用提供支持;该方法包括:S1、制备若干不同配比的混合粉体,包括磷石膏和高炉矿渣;S2、对所有混合粉体进行充填体强度试验和抗水性能试验,得到不同配比混合粉体的试验结果;S3、根据试验结果建立充填体强度数学模型和抗水稳定性数学模型;S4、以充填材料成本为优化目标、上述两种数学模型为约束条件建立全固废充填材料配比优化模型;S5、求解模型得到全固废充填材料的优化配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适用于矿山充填的过程中。
-
公开(公告)号:CN113153419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110461994.7
申请日:2021-04-2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精炼渣协同高泥尾砂固化处置与全固废充填采矿法,该方法利用LF精炼渣替代熟料,与脱硫石膏和高炉矿渣制备冶金渣基胶凝材料;针对高泥尾砂开展不同胶砂比和料浆浓度的胶结体强度和料浆流变试验以及胶结体膨胀率与浸出液pH值测试;建立胶结体强度、膨胀率、料浆流变参数和胶结体浸出液pH值与胶砂比和料浆浓度的关系;以高泥砂料浆成本作为优化目标,以胶结体强度、膨胀率、料浆流变参数和浸出液pH值作为约束条件,建立和求解高泥尾砂料浆优化模型。该方法为工业固废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置探索出一条途径,从而提高充填采矿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促进充填采矿技术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213868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353849.7
申请日:2021-04-0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镁渣危废固化处置以及协同尾砂全固废充填采矿法,属于固体废物固化处置与充填采矿法的交叉技术领域。该方法利用镁渣危废替代水泥熟料,制备镁渣基充填胶凝材料;然后开展不同胶砂比和料浆浓度的胶结体强度和充填料浆的流变性试验;采用压汞仪法对胶结体进行孔结构分析;根据试验与测试结果,建立胶结体强度、料浆流变参数以及胶结体最可几孔径与胶砂比和料浆浓度的关系;最后建立和求解充填料浆的优化模型,获得充填料浆的优化参数。该方法实现了全固废绿色充填采矿,不仅提高充填采矿的经济与环保效益,而且还为镁渣危废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置以及高值化利用探索出一条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7311582B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710463098.8
申请日:2017-06-19
Applicant: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4B28/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成本早强胶凝材料配比决策方法,本方法建立了复合激发剂的配比的决策模型,求解复合激发剂的配比的决策模型,获得复合激发剂的配比;随后建立早强助磨剂配比与添加量的决策模型,获得早强助磨剂的配方和添加量;根据激发剂的配比,和早强助磨剂的配比和添加量,开展不同比表面积及其对应的不同细度的早强胶凝材料的胶结充填体强度试验,建立胶结充填体强度与胶凝材料比表面积的关系曲线,根据胶结充填体设计强度,确定早强胶凝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对应的细度。本发明的配比决策方法利用冶炼废渣开发胶凝材料,充填体的早期强度能够得到保证,提高了固体废弃物在充填采矿中资源化应用,降低了采矿成本,提高了采矿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7117888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710463197.6
申请日:2017-06-19
Applicant: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4B28/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矿用混合骨料充填料浆配比决策方法,开展混合骨料堆积密实度测试,绘制混合骨料堆积密实度与粗细骨料配比的关系曲线,获得最大堆积密实度对应的粗细骨料配比;开展不同胶凝材料用量和质量浓度的胶结充填体的强度正交试验以及充填料浆塌落度、流动度、分层度和泌水率的正交试验,建立胶结充填体强度以及充填料浆管道输送特性参数与胶凝材料用量、质量浓度的函数关系,以充填料浆材料成本为决策目标,以胶结充填体设计强度,以及充填料浆管道输送或泵送特性参数的临界值为约束条件,建立混合骨料充填料浆配比的决策模型;求解决策模型,获得胶凝材料用量和质量浓度。本发明能够降低充填采矿成本,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9223557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87308.6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加载作动器的结构疲劳试验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竖向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表面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竖向固定连接有MTS作动器本体,所述MTS作动器本体的底端抽拉延伸至所述支撑板的下方,且固定连接有移动箱。该基于加载作动器的结构疲劳试验装置,通过两个第一内撑块嵌入汽车弹性部件结构的顶端内部后,即可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工作后,带动两个第一内撑块相互远离,通过第一内撑块对汽车弹性部件结构的顶端内撑固定后,即可通过MTS作动器本体伸缩移动,即可对汽车弹性部件结构进行伸缩形变疲劳试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