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向分层进路充填体强度现场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00504A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710463406.7

    申请日:2017-06-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向分层进路充填体强度测试方法,本方法在二步回采矿柱揭露出的充填体侧帮进行取样设计和水钻试样;据现场取样获得的圆柱体试块强度,借助室内试验建立的圆柱体和立方体两种试块强度的关系,获得进路充填体立方体强度;将其强度与充填体设计强度对比,给出现场充填体强度安全指标。最后根据进路充填体两帮获得的多个取样位置的充填体强度安全指标,绘制出整体充填体进路的安全指标等值线,评价进路充填体的稳定性以及预测充填体灾变失稳风险。本发明的下向分层进路充填体强度现场测试方法,能够为在充填体顶板下安全采矿提供一种强度测试和安全评价技术,从而提高下向进路充填体法采矿安全生产和风险预测能力。

    一种辅助液压伺服作动器加载的防面外扭动传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26771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87309.0

    申请日:2024-0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辅助液压伺服作动器加载的防面外扭动传力系统,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筒,两个所述限位筒的内部之间通过滑动结构设置有能够转动的传动筒,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传动筒内部的连接框架,所述连接框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容纳盒。该辅助液压伺服作动器加载的防面外扭动传力系统,通过多个转动辊均与MTS液压伺服作动器的表面接触后,有效地限制MTS液压伺服作动器在加载过程中的面外扭动,从而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附加力矩,通过减少附加力矩,系统能够确保试验数据的可靠性,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一种低成本早强胶凝材料配比决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11582B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710463098.8

    申请日:2017-06-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成本早强胶凝材料配比决策方法,本方法建立了复合激发剂的配比的决策模型,求解复合激发剂的配比的决策模型,获得复合激发剂的配比;随后建立早强助磨剂配比与添加量的决策模型,获得早强助磨剂的配方和添加量;根据激发剂的配比,和早强助磨剂的配比和添加量,开展不同比表面积及其对应的不同细度的早强胶凝材料的胶结充填体强度试验,建立胶结充填体强度与胶凝材料比表面积的关系曲线,根据胶结充填体设计强度,确定早强胶凝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对应的细度。本发明的配比决策方法利用冶炼废渣开发胶凝材料,充填体的早期强度能够得到保证,提高了固体废弃物在充填采矿中资源化应用,降低了采矿成本,提高了采矿经济效益。

    一种采矿用混合骨料充填料浆配比决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17888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710463197.6

    申请日:2017-06-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矿用混合骨料充填料浆配比决策方法,开展混合骨料堆积密实度测试,绘制混合骨料堆积密实度与粗细骨料配比的关系曲线,获得最大堆积密实度对应的粗细骨料配比;开展不同胶凝材料用量和质量浓度的胶结充填体的强度正交试验以及充填料浆塌落度、流动度、分层度和泌水率的正交试验,建立胶结充填体强度以及充填料浆管道输送特性参数与胶凝材料用量、质量浓度的函数关系,以充填料浆材料成本为决策目标,以胶结充填体设计强度,以及充填料浆管道输送或泵送特性参数的临界值为约束条件,建立混合骨料充填料浆配比的决策模型;求解决策模型,获得胶凝材料用量和质量浓度。本发明能够降低充填采矿成本,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

    一种基于加载作动器的结构疲劳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223557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87308.6

    申请日:2024-0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加载作动器的结构疲劳试验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竖向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表面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竖向固定连接有MTS作动器本体,所述MTS作动器本体的底端抽拉延伸至所述支撑板的下方,且固定连接有移动箱。该基于加载作动器的结构疲劳试验装置,通过两个第一内撑块嵌入汽车弹性部件结构的顶端内部后,即可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工作后,带动两个第一内撑块相互远离,通过第一内撑块对汽车弹性部件结构的顶端内撑固定后,即可通过MTS作动器本体伸缩移动,即可对汽车弹性部件结构进行伸缩形变疲劳试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