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16293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050952.5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
IPC: B29C64/20 , B29C64/118 , B29C64/295 , B33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连续纤维材料的挤出组件,包括加热块、喷嘴以及内嵌头,加热块内设置有允许连续纤维材料通过的第一通道以及允许预浸用材料通过的第二通道,喷嘴具有挤出通道,第二通道利用预浸通道与挤出通道相连通,第一通道利用导向通道与挤出通道相连通,使得连续纤维材料与树脂在挤出通道完成预浸后,顺利进行打印。本发明利用内嵌头封堵了第二通道与纤维材料进口的连通口,使得树脂只能够沿挤出通道挤出,在保证连续纤维材料顺利输送的前提下,有效避免了树脂回流导致的连续纤维材料入口堵塞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3D打印系统,包含上述的适用于连续纤维材料的挤出组件,有效避免了挤出组件堵塞现象,提高了3D打印系统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66420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044190.8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
IPC: B29C64/209 , B29C64/141 , B29C64/295 , B29C64/30 , B29C64/321 , B33Y30/00 , B33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连续纤维复合材料的双喷头机构,包括第一喷头单元、第二喷头单元以及裁剪单元,当需要打印基体材料时,基体材料经由第一连接头到达第一喷嘴,经加热元件加热后,基体材料达到熔融状态并由第一喷嘴挤出;当需要打印连续纤维材料时,第一喷头单元停止工作,纤维材料供给管向第二喷头单元的纤维材料通道输送连续纤维材料,连续纤维材料经加热元件加热后由第二喷嘴挤出;当需要切换材料或跳转打印路径时,裁剪单元的固定块滑动,带动剪切刀运动,剪切刀进入剪切槽内并切断连续纤维,以实现材料切换或路径跳转。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打印系统,利用裁剪单元,在打印过程中可便捷地进行材料切换或路径跳转。
-
公开(公告)号:CN115284606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1044198.4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
IPC: B29C64/227 , B29C64/209 , B33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增减材集成机构及其增减材混合制造加工平台和方法,属于增材减材制造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切削刀具的主轴部、平行于所述主轴部安装的导轨、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上的滑块以及驱动所述滑块移动的驱动结构,打印头安装在所述滑块上,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导轨端部的伺服电机以及与所述伺服电机连接的丝杆,所述滑块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通过所述丝杆转动能够带动所述滑块沿所述导轨轴向移动。本发明通过利用伺服电机驱动丝杆转动进而带动滑块移动,实现对打印头位置的随时且精确的调整,能够根据需要调整打印头和切削刀具之间的位置关系,保证增材工作和减材工作互不干扰,达到更佳的加工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214131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1059291.2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
IPC: B29C64/209 , B29C64/255 , B29C64/30 , B29C64/336 , B33Y30/00 , B33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增材制造挤出切换装置,涉及墨水直写成型技术领域,包括流道组件、料筒和挤出机构;所述流道组件包括汇流喷嘴和流道壳体,所述流道壳体内设置有多条分流流道,且全部所述分流流道的出料端均与所述汇流喷嘴连通;所述料筒设置有多个,所述料筒内用于储存油墨材料,且各个所述料筒内储存的油墨材料均不相同;所述料筒与所述分流流道一一对应,所述料筒的出料端与对应的所述分流流道的进料端连通;每个所述料筒内均安装有一所述挤出机构,所述挤出机构用于将对应的所述料筒内的油墨材料挤出。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包括上述增材制造挤出切换装置的3D打印机。本发明能够实现多种油墨材料的共同挤出及连续切换,完成对多材料零件的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15262230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211044140.X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
IPC: D06M15/564 , D06M11/79 , C08L77/00 , C08K9/04 , C08K9/02 , C08K7/06 , D06M10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纤维预处理方法及其上浆剂获得方法和复合材料纤维,属于复合材料制造技术领域,包括以下内容,将碳纤维进行去胶处理;对去胶处理的碳纤维进行干燥处理;将干燥处理的碳纤维浸入包含PU和纳米SiO2的上浆剂中进行浸渍上浆;对浸渍上浆的碳纤维再次进行干燥处理,得到碳纤维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将干燥处理的碳纤维浸入包含PU和纳米SiO2的上浆剂中进行浸渍上浆,能够改善碳纤维与尼龙基体的界面结合性能,增强纤维和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416189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044196.5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合材料模具的制作方法及其复合材料模具,属于短切纤维复合材料模具技术领域,用于复合材料零件成型,包括以下内容:将聚醚酰亚胺树脂和短切碳纤维熔融混合,得到短切碳纤维复合材料;利用所述短切碳纤维复合材料注塑得到复合材料板材;粘接所述复合材料板材为模具坯料,在所述模具坯料上加工出模具型腔;在所述模具型腔的表面喷涂脱模剂或贴脱模布。本发明通过利用聚醚酰亚胺树脂和短切碳纤维,经过熔融、注塑、机加工后得到热膨胀系数与复合材料零件的热膨胀系数比较接近的复合材料模具,有利于减小零件的变形回弹,能够用于制造高外形精度的复合材料零件。
-
公开(公告)号:CN115262230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1044140.X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
IPC: D06M15/564 , D06M11/79 , C08L77/00 , C08K9/04 , C08K9/02 , C08K7/06 , D06M10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纤维预处理方法及其上浆剂获得方法和复合材料纤维,属于复合材料制造技术领域,包括以下内容,将碳纤维进行去胶处理;对去胶处理的碳纤维进行干燥处理;将干燥处理的碳纤维浸入包含PU和纳米SiO2的上浆剂中进行浸渍上浆;对浸渍上浆的碳纤维再次进行干燥处理,得到碳纤维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将干燥处理的碳纤维浸入包含PU和纳米SiO2的上浆剂中进行浸渍上浆,能够改善碳纤维与尼龙基体的界面结合性能,增强纤维和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269093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433182.1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机械部件检测设备领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摩擦力矩和轴向游隙综合测量工装,其中,位移传感器固定在磁性表座上,待测轴承的内圈与主轴末端的轴承测试工位固定,待测轴承的外圈与轴承固定底座固定,主轴末端的轴承测试工位还连接有加载块;电机安装底座上固定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弹性联轴器和扭矩传感器的输入端连接,扭矩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弹性联轴器与主轴连接;螺杆设置在螺杆支持座上,手轮与螺杆连接,螺杆通过连接压力传感器的球头螺栓来施加压力,压力传感器连接有加载杆,加载杆的末端与加载块形成点接触;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轴承摩擦力矩和轴向游隙的检测效率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61017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12275.9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面向等几何接触计算的薄壁结构接触搜索方法。该方法基于等几何分析框架和Kirchhoff‑Love理论构建薄壁结构接触模型,然后对所述薄壁结构接触模型进行细化处理和接触界面模型提取,先后通过壳体真实表面进行全局和局部接触搜索,最终求解接触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接触搜索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薄壁结构接触计算时的接触搜索效率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158334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110358678.7
申请日:2021-04-02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30/20 , G01B21/0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航空发动机机匣数字化假装质量预测方法,首先通过简化航空发动机机匣装配工艺,使影响机匣装配质量的因素包括止口过盈配合量大小、止口过盈配合量不均匀程度、工装定位偏差、螺栓预紧力大小和机匣零件制造偏差;然后将两段机匣简化模型在装配工装上通过止口螺栓配合连接在一起后,求出单工位下,上述各因素对径向跳动测点和端面跳动测点的偏差值,最后加上机匣零件制造偏差,获得单工位下两段机匣的装配总偏差表达式;建立机匣多工位装配偏差传递模型,获得航空发动机机匣多工位装配总偏差表达式,即可得到机匣假装完成后,测点的端面跳动与径向跳动值,实现航空发动机机匣假装质量预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