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高Q封装微腔的超窄带宽微波光子可调谐滤波器

    公开(公告)号:CN115037375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210628505.7

    申请日:2022-06-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超高Q封装微腔的超窄带宽微波光子可调谐滤波器,属于微波光子领域,具体包括:激光器与光偏振控制器相连,调整激光至最佳偏振状态后输入相位调制器;相位调制器同时接收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射频信号,将两者进行相位调制后,输出具有幅度相等、相移为π的正、负一阶边带信号,至由微柱腔、锥形光纤、TEC模块和封装盒封装制成的高Q值封装微腔模块;不断调整TEC模块的温度,通过热光效应实现微腔模块谐振频率的偏移,进而调节通带中心频率,通过对应透射谱的带宽控制,实现微波光子滤波器的带宽在MHz量级以下;同时,经滤波后的光信号输入光电探测器进行拍频,输出最终信号。本发明实现了滤波器中心波长宽调谐范围以及快速调谐响应。

    一种封装微腔基于模式展宽机制的物质相变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49934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204447.X

    申请日:2019-11-2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封装微腔基于模式展宽机制的物质相变检测方法,包括:将载玻片放置在单模光纤锥和微泡腔的下方并在单模光纤锥和微泡腔的耦合处滴加胶水,用激光照射单模光纤锥的一端,从单模光纤锥的另一端导出,调节单模光纤锥与微泡腔的位置,当位置达到预设的光学性能条件时停止调节,在载玻片与微泡腔的接触处滴加胶水,胶水固化得到封装微腔,将待测物质注入封装微腔,将封装微腔置于加热板上并加热,采用模式展宽机制监测待测物质的相变过程。本发明在封装时使用自然固化胶水,可以调节微泡腔和单模光纤锥的位置以找到光学性能较好的模式,解决了由于回音壁光学微腔与耦合器件组成的耦合系统不稳定而带来的灵敏度下降的问题。

    锑化铟薄膜太赫兹超表面及其热调谐方法、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83213B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149416.2

    申请日:2019-02-2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锑化铟薄膜太赫兹超表面及其热调谐方法、制备方法,通过将太赫兹超表面设置为矩形基板层,柱阵列结构层,以及锑化铟薄膜三层结构,能够实现在温度改变时,锑化铟薄膜的介电常数随之改变,从而使本发明实施例的太赫兹超表面的共振频率发生改变,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太赫兹超表面能够通过改变温度改变共振频率,同时增加太赫兹波共振频率的调谐范围,并且,本发明实施例的太赫兹超表面制备方法简单,适合广泛地应用于光电制造领域,从而提高太赫兹超表面的应用范围。

    一种基于四方晶格介质柱型光子晶体的温度传感器阵列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4568210B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510026021.5

    申请日:2015-0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四方晶格介质柱型光子晶体W1.15波导与9个单孔微腔耦合构成的温度传感器阵列结构,属于光子晶体传感器技术领域。本发明首次将四方晶格介质柱型光子晶体阵列结构应用于温度传感器的设计中,增加了同一模块上温度传感器的数目,得到较高的温度灵敏度,使该温度传感器阵列探测的准确性得到大大提高。本发明在W1.15波导垂直方向耦合9个单孔微腔,并且9个微腔的谐振频率不同。当光子晶体温度传感器阵列某个微腔周围的温度发生不同的变化时,该微腔的谐振波长会发生不同偏移,而其余微腔的谐振峰保持不变。即每个微腔可以实现单独的传感功能且互不干扰。本发明中涉及的光子晶体传感器阵列结构具有可扩展性,并且可以同时进行温度传感。

    一种波长可调的超紧凑一维光子晶体波分解复用器

    公开(公告)号:CN106501900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611250878.6

    申请日:2016-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波长可调的超紧凑一维光子晶体波分解复用器,包括主波导,光功率分束器和N个一维光子晶体波导微腔通道;光功率分束器将入射光功率平均分配至N个一维光子晶体波导微腔通道,一维光子晶体波导微腔通过引入缺陷来在光子禁带中引入导模,实现波长λ1至λN的光波输出,实现对入射光进行N个波长的解复用过程。

    一种基于四方晶格介质柱型光子晶体的温度传感器阵列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4568210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26021.5

    申请日:2015-0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四方晶格介质柱型光子晶体W1.15波导与9个单孔微腔耦合构成的温度传感器阵列结构,属于光子晶体传感器技术领域。本发明首次将四方晶格介质柱型光子晶体阵列结构应用于温度传感器的设计中,增加了同一模块上温度传感器的数目,得到较高的温度灵敏度,使该温度传感器阵列探测的准确性得到大大提高。本发明在W1.15波导垂直方向耦合9个单孔微腔,并且9个微腔的谐振频率不同。当光子晶体温度传感器阵列某个微腔周围的温度发生不同的变化时,该微腔的谐振波长会发生不同偏移,而其余微腔的谐振峰保持不变。即每个微腔可以实现单独的传感功能且互不干扰。本发明中涉及的光子晶体传感器阵列结构具有可扩展性,并且可以同时进行温度传感。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回音壁微腔全光谱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19459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727926.5

    申请日:2022-06-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回音壁微腔全光谱检测方法,属于光学微腔传感/检测领域;首先搭建回音壁微腔全光谱的实验装置,实时采集已知不同目标参数下的回音壁模式透射谱作为传感信号训练集,用于训练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并根据梯度下降法调整权重,在输入的回音壁模式透射谱和输出的目标参数之间建立非线性映射关系;然后,在不同待测目标参数下采集新的回音壁模式透射谱,并输入到训练好的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中,直接高精度输出该透射谱对应的目标参数测量结果。本发明提取光谱整体特征,充分利用光谱所包含的传感信息,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度,为基于单个微腔传感平台实现待测目标绝对值的高精度读取及多参量并行检测提供了新方法。

    基于超高Q封装微腔的超窄带宽微波光子可调谐滤波器

    公开(公告)号:CN115037375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628505.7

    申请日:2022-06-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超高Q封装微腔的超窄带宽微波光子可调谐滤波器,属于微波光子领域,具体包括:激光器与光偏振控制器相连,调整激光至最佳偏振状态后输入相位调制器;相位调制器同时接收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射频信号,将两者进行相位调制后,输出具有幅度相等、相移为π的正、负一阶边带信号,至由微柱腔、锥形光纤、TEC模块和封装盒封装制成的高Q值封装微腔模块;不断调整TEC模块的温度,通过热光效应实现微腔模块谐振频率的偏移,进而调节通带中心频率,通过对应透射谱的带宽控制,实现微波光子滤波器的带宽在MHz量级以下;同时,经滤波后的光信号输入光电探测器进行拍频,输出最终信号。本发明实现了滤波器中心波长宽调谐范围以及快速调谐响应。

    一种封装微腔基于模式展宽机制的物质相变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49934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1911204447.X

    申请日:2019-11-2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封装微腔基于模式展宽机制的物质相变检测方法,包括:将载玻片放置在单模光纤锥和微泡腔的下方并在单模光纤锥和微泡腔的耦合处滴加胶水,用激光照射单模光纤锥的一端,从单模光纤锥的另一端导出,调节单模光纤锥与微泡腔的位置,当位置达到预设的光学性能条件时停止调节,在载玻片与微泡腔的接触处滴加胶水,胶水固化得到封装微腔,将待测物质注入封装微腔,将封装微腔置于加热板上并加热,采用模式展宽机制监测待测物质的相变过程。本发明在封装时使用自然固化胶水,可以调节微泡腔和单模光纤锥的位置以找到光学性能较好的模式,解决了由于回音壁光学微腔与耦合器件组成的耦合系统不稳定而带来的灵敏度下降的问题。

    二维柱阵列光子晶体与单模光纤集成结构的折射率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5973841B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610274157.2

    申请日:2016-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二维柱阵列光子晶体与单模光纤集成结构的折射率传感器,属于光子晶体与光纤集成传感器技术领域。所述的折射率传感器包括可调谐光源、三端口环形器、光检测器、传输型单模光纤和二维柱阵列光子晶体,所述的可调谐光源、光检测器分别通过所述的传输型光纤连接三端口环形器的两个端口,所述三端口环形器的第三个端口连接的传输型光纤端面加工二维柱阵列光子晶体,形成传感结构。本发明具有光子晶体体积小、损耗低、功耗低、光场局域性良好等优点。本发明结构设计紧凑,实际制作简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