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40136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924586.0
申请日:2021-08-12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冶一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盾构管片缩尺模型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其装置包括盾构管片组件、第一连接组件以及第二连接组件;盾构管片组件包括多个管片钢筋骨架,管片钢筋骨架拼接成盾构管环;第一连接组件设置在相邻两个管片钢筋骨架的拼接纵缝内,第一连接组件预埋在盾构管环内部,采用浇筑材料填充形成盾构管片预制件;第二连接组件包括两组弹簧连接单元,两组弹簧连接单元设置在盾构管片预制件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且设置在拼接纵缝处;每一弹簧连接单元包括两个弹簧连接件,两个弹簧连接件分别对称设置在拼接纵缝两侧,其靠近拼接纵缝的端部相互连接。第一连接件和弹簧连接单元两个独立系统共同工作等效缩尺后的纵缝螺栓,提高对实际工程指导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640136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110924586.0
申请日:2021-08-12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冶一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盾构管片缩尺模型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其装置包括盾构管片组件、第一连接组件以及第二连接组件;盾构管片组件包括多个管片钢筋骨架,管片钢筋骨架拼接成盾构管环;第一连接组件设置在相邻两个管片钢筋骨架的拼接纵缝内,第一连接组件预埋在盾构管环内部,采用浇筑材料填充形成盾构管片预制件;第二连接组件包括两组弹簧连接单元,两组弹簧连接单元设置在盾构管片预制件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且设置在拼接纵缝处;每一弹簧连接单元包括两个弹簧连接件,两个弹簧连接件分别对称设置在拼接纵缝两侧,其靠近拼接纵缝的端部相互连接。第一连接件和弹簧连接单元两个独立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3378284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0889728.4
申请日:2021-08-04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岩复合地层类马蹄形盾构隧道设计方法,该方法应用于软土硬岩复合地层,根据盾构隧道使用要求确定隧道横断面轴线竖向直径,再根据软土硬岩复合地层荷载模式设计出一种“上抛物线、下椭圆弧”的类马蹄形横断面盾构隧道,使其在确定的荷载模式作用下理论弯矩值为零。该设计方法切合工程、针对性强,所采用的荷载模式更能反映复合岩土体的实际特性,从理论上最大限度减小盾构隧道弯矩,极大程度优化管片配筋,同时减小管片纵缝接头张开量和横向变形,以克服管片纵缝接头破损与渗漏水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378284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889728.4
申请日:2021-08-04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岩复合地层类马蹄形盾构隧道设计方法,该方法应用于软土硬岩复合地层,根据盾构隧道使用要求确定隧道横断面轴线竖向直径,再根据软土硬岩复合地层荷载模式设计出一种“上抛物线、下椭圆弧”的类马蹄形横断面盾构隧道,使其在确定的荷载模式作用下理论弯矩值为零。该设计方法切合工程、针对性强,所采用的荷载模式更能反映复合岩土体的实际特性,从理论上最大限度减小盾构隧道弯矩,极大程度优化管片配筋,同时减小管片纵缝接头张开量和横向变形,以克服管片纵缝接头破损与渗漏水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221233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676471.4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E21D9/1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土层盾构隧道横断面设计方法及盾构隧道,应用于该复合土层,复合土层包括硬土层及设于硬土层上的软土层,隧道横断面呈“上大下小”的梨型结构,盾构隧道横断面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盾构隧道的使用要求,确定盾构隧道横断面轴线的竖向直径;根据盾构隧道横断面轴线的竖向直径及复合土层的荷载作用模式计算盾构隧道的横断面参数,以获得盾构隧道横断面的理论弯矩值为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结合采用更切合上软下硬复合土层荷载作用模式计算得到盾构隧道的横断面参数,以最大限度地减小盾构隧道横断面弯矩和减小其横向变形,理论上全断面为零弯矩,极大程度优化管片配筋,同时防止管片纵缝接头破损与渗漏水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221233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110676471.4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E21D9/1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土层盾构隧道横断面设计方法及盾构隧道,应用于该复合土层,复合土层包括硬土层及设于硬土层上的软土层,隧道横断面呈“上大下小”的梨型结构,盾构隧道横断面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盾构隧道的使用要求,确定盾构隧道横断面轴线的竖向直径;根据盾构隧道横断面轴线的竖向直径及复合土层的荷载作用模式计算盾构隧道的横断面参数,以获得盾构隧道横断面的理论弯矩值为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结合采用更切合上软下硬复合土层荷载作用模式计算得到盾构隧道的横断面参数,以最大限度地减小盾构隧道横断面弯矩和减小其横向变形,理论上全断面为零弯矩,极大程度优化管片配筋,同时防止管片纵缝接头破损与渗漏水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749957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90081.9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华东交通大学 , 中铁二院华东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 南昌轨道房桥建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隧道水土压力测试方法,通过安装组件将管片水土压力测试组件焊接于盾构隧道各管片块的钢筋骨架上,控制测试组件的测量面与管片模具外弧面平齐后再浇筑混凝土,可避免测试组件在盾尾脱出管片时被冲刷而导致损坏或者脱落,同时测试组件电缆线引至藏线盒进行保护,且后续浇筑时与混凝土直接接触的该部分电缆线采用套管包裹,起到缓冲、绝缘的作用。本发明可以实现在管片浇筑及装配前将测试元器件预先埋设好的目的,并很大程度保证仪器的存活率以及减少对管片质量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8525638B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810336386.1
申请日:2018-04-11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制备,再生或再活化的方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生物质炭纤维/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吸附除磷材料,由生物质炭纤维、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组成,为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以月牙片状生长在生物质炭纤维表面;生物质炭纤维是从生物质中提取纤维素然后炭化形成生物质炭纤维,长度为50~1500μm,直径为5~20μm,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为二维片状铜铝双金属类水滑石氢氧化物,片状厚度为100nm~1μm,铜铝摩尔比为2:1~4:1。本发明的材料制备过程简单且可控,通过生物质炭纤维/LDH的双重吸附效应来提高吸附性能,达到高效快速去除的目的;去除率高达99.5%,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可靠地理论和实际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8993507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810936057.0
申请日:2018-08-16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IPC: B01J23/745 , C02F1/3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涉及降解氨氮材料,尤其涉及一种碳铝核壳@SiO2@铜铁双金属氢氧化物微球降解氨氮材料,由碳铝微球结构、SiO2包覆以及铜铁双金属氢氧化物所组成的四层核壳结构,其中,所述碳铝微球结构以碳球为基底,在其表面生长分级结构氧化铝;所述SiO2包覆是在碳铝微球表面包裹一层SiO2;所述铜铁双金属氢氧化物是在SiO2表面形成二维片状双金属类水滑石氢氧化物。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将其用作光催化剂,以降解水中氨氮。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且可控,通过核壳结构来增大材料比表面积增强其吸附性能,进而降解氨氮,达到高效快速去除的目的。结果表明,降解率高达89.9%,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和实际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9092282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0935151.4
申请日:2018-08-16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IPC: B01J21/18 , C02F1/32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光催化降解氨氮材料,尤其涉及一种分级结构生物质炭纤维/TiO2光催化降解氨氮材料,由生物质炭纤维和分级结构TiO2纳米线构成,所述生物质炭纤维是以生物质为原材料经提取纤维素、炭化后形成,直径为2~10µm;所述分级结构TiO2纳米线是通过种子法水热原位生长所得,纳米线直径为100~200nm,长度为1~5µm。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将其用作光催化剂,去除水中氨氮。本发明制备过程可控且反应条件简单,通过将生物质炭纤维的高比表面积与TiO2的光催化性能相结合,达到高效快速去除氨氮的目的。通过实验模拟去除氨氮废水,结果表明,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去除率高达97.3%,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和实际支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