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75000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011137670.X
申请日:2020-10-22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07F9/00 , C08F110/02 , C08F4/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齿配位的α‑二亚胺钒催化剂及其催化乙烯聚合的方法。该催化剂是由邻胺基酚类化合物与α‑二羰基化合物反应得到含羟基α‑二亚胺配体,然后,由该配体与钒化合物反应生成多齿配位的α‑二亚胺钒催化剂。该催化剂在助催化剂有机铝作用下,通过调节酚类化合物上取代基结构和α‑二羰基化合物的类型,以及聚合条件,可实现对乙烯催化聚合的可控。该催化剂是一种新型的非茂过渡金属催化剂,具有结构简单,催化活性高,制备方便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462922A
公开(公告)日:2009-06-24
申请号:CN200910044966.4
申请日:2009-01-07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07C13/263 , C07C5/25 , B01J31/22
Abstract: 1,5-环辛二烯的异构化方法,属于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均相催化与烯烃双键异构化领域,在惰性气体气氛中,将1,5-环辛二烯与金属钛化合物,溶于或不溶于有机溶剂中,混合均匀,加入烷基化剂,金属钛化合物与烷基化剂的摩尔比为1∶1-10,于0-80℃下,反应0.5-6小时,反应结束后,用常压蒸馏,得到烯烃异构化产物,本发明提供的烯烃双键异构化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催化活性高,反应选择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930695B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710931522.7
申请日:2017-10-09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B01J31/22 , C07C253/30 , C07C255/50 , C08G83/00
Abstract: 一种金属钯配聚物催化剂以及使用其的碳‑碳偶联反应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钯配聚物催化剂以及使用其的碳‑碳偶联反应方法,其主要步骤为:将卤代芳烃、苯基硼酸、碱和金属钯配聚物催化剂,溶于醇类、酯类、芳烃类或醚类有机溶剂中,于10℃‑110℃,反应2‑10小时,冷却,静置,经离心分离,上层清液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纯的偶联产物,沉淀物用于二次、三次、及更多次循环反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金属钯配聚物催化剂催化活性高,且循环次数多达十多次,催化活性没有明显下降,很好地解决催化剂难以分离、产物受污染等问题,适合商业化生产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840968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10931518.0
申请日:2017-10-09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08G83/00 , C08F110/02 , C08F4/7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83/008 , C08F110/02 , C08F4/7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过渡金属配聚物以及使用其的乙烯聚合方法。本发明通过α-二醛或酮化合物与芳香二胺反应,先制备聚α-二亚胺配体,然后将该聚α-二亚胺配体再与后过渡金属化合物反应生成(N,N)螯合型后过渡金属配聚物。通过调节二醛或酮、芳香二胺的结构制备不同结构的后过渡金属配聚物。以该后过渡金属配聚物为主催化剂,有机铝为助催化剂,可实现对乙烯的催化聚合。该催化剂具有制备方便,催化活性高,对聚合物结构可控,同时能够适合现有生产工艺要求,聚合温度平稳,并且可以抑制粘釜现象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718724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210065922.1
申请日:2012-03-14
Applicant: 江苏天竹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07D251/32
Abstract: 一种环保、耐光型异氰酸酯三聚体固化剂的制备方法,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异氰酸酯混合单体60-70份和脂肪族醇20-28份溶于酯类有机溶剂10-12份中,各组份以重量计,总重为100份,在50-80℃的条件下搅拌反应0.5-5小时;以上述各组份总重量100份为基准,加入催化剂0.002-0.006份,保持在50-80℃的条件下继续反应,每隔1小时检测一次游离NCO基团的重量百分含量,当游离NCO基团的含量为8-9%时,立即加入异氰酸酯三聚阻聚剂0.006-0.015份,降温至40℃以下出料;制得的异氰酸酯三聚体具有毒性低,耐光性好的特点,可用于木器家具漆的固化剂。
-
-
公开(公告)号:CN1931886A
公开(公告)日:2007-03-21
申请号:CN200610031055.4
申请日:2006-09-12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烯烃聚合/共聚合用含亚胺取代茂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含亚胺取代环戊二烯与NaH或BuLi反应后,再与金属化合物反应生成含亚胺取代茂金属催化剂。通过调节茂环上亚胺取代基结构,及中心金属实现对不同类型烯烃的均聚或共聚。这类催化剂结合了茂金属催化剂和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各自的优点,是一类多功能的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763019A
公开(公告)日:2006-04-26
申请号:CN200510110311.4
申请日:2005-11-11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07D265/36
Abstract: 一种制备1,4-苯并噁唑嗪-3-酮化合物的微波合成方法,以摩尔比为1∶1-1.2计的邻氨基酚/取代邻氨基酚和羟基酸/取代羟基酸在0-80℃下于化工常规溶剂中混合反应,分离溶剂后的中间产物在氮气保护下用微波处理得到目标产物,工艺高效简便,产率高,产品物性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253958A
公开(公告)日:2000-05-24
申请号:CN98122005.3
申请日:1998-11-18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08F13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烯烃开环易位聚合(ROMP)反应催化剂。本发明采用TiCl4与配位体反应生成的固体络合物作为催化剂主体,与烷基铝或格氏试剂组成开环易位聚合(ROMP)反应催化剂体系,既保持了TiCl4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优点,同时又避免了直接使用液体TiCl4时的缺点。所说的催化剂体系,催化活性高,无需严格的操作条件,简便易行,易于工业化实施,是一种较有应用前景的环烯烃开环易位聚合催化剂,尤其可用于双环戊二烯和降冰片烯等环烯烃开环易位聚合聚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2210031B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011137669.7
申请日:2020-10-22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08F210/16 , C08F210/14 , C08F4/7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后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的乙烯与α‑烯烃共聚合方法,该方法所用的主催化剂为α‑二亚胺后过渡金属配合物,助催化剂为有机铝化合物,助催化剂中的铝与主催化剂总的金属摩尔比为50~4000:1,α‑烯烃浓度为0.1~4.0 mol/L,反应溶剂为常规有机溶剂,聚合温度为0~80℃,乙烯压力为1~40 atm,反应时间为0.1~12小时;本发明提供的乙烯与α‑烯烃共聚合方法具有催化活性高,α‑烯烃在共聚物中的含量可通过催化剂结构和聚合条件进行调节,所得共聚物可用于薄膜材料和模压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