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冲杆试验机的装夹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639426A

    公开(公告)日:2010-02-03

    申请号:CN200910056054.9

    申请日:2009-08-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冲杆试验机的试样装夹系统,试样夹在上夹模和下夹模中间,通过紧固螺钉压紧,在所述上夹模的中孔处有一个钢珠,所述钢珠上是冲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夹模承托试样处为凹陷状。本发明夹具作为与试样直接接触的部件,稳定性可以总结为:当上夹模按照事先标好的位置安放,且冲杆与夹具间隙配合良好的情况下,小冲杆试验结果的重复性是十分好的。

    一种高温气压鼓胀试验夹具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3411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00768.X

    申请日:2024-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气压鼓胀试验夹具及实验系统,涉及鼓胀试验的技术领域,包括机架、上夹具、下夹具、加热组件和锁紧机构,上夹具上滑动套设有一竖直设置的位移顶杆,上夹具的底部设置有一爆破槽,下夹具内设置有气流通道,气流通道的出气口位于下夹具的顶面上,下夹具的顶面上密封连接有试件,锁紧机构的一端设置于机架上,上夹具和下夹具通过锁紧机构将试件压接于气流通道的出气口与爆破槽之间,位移顶杆的下端抵在试件上、上端与机架的横梁活动连接,上夹具与下夹具的抵接处设置有加热组件。本发明的高温气压鼓胀试验夹具,可解决现有的高温气压鼓胀实验设备匮乏、夹具密封性能差、测量精度低及安全系数较差的问题。

    氢脆敏感度的检测系统及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3827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743264.6

    申请日:2024-11-2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氢脆敏感度的检测系统及方法。涉及材料性能测试领域或其他相关领域,该系统包括:供气系统,与氢脆检测平台连接,供气系统包括增压泵,供气系统用于获取低压气源,将低压气源传输至增压泵进行增压处理,得到增压后的试验气体,并向氢脆检测平台提供增压后的试验气体,其中,低压气源包括以下之一:氦气以及氮气;氢脆检测平台,用于利用增压后的试验气体对待检测材料进行氢脆敏感度检测,得到氢脆敏感度系数;监控控制系统,与氢脆检测平台连接,用于获取氢脆检测平台输出的氢脆敏感度系数,并将氢脆敏感度系数发送至客户端。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检测临氢材料的氢脆敏感度的准确率低的问题。

    基于恒位移加载的材料与高压氢气相容性评价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455627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790920.0

    申请日:2019-08-2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恒位移加载的材料与高压氢气相容性评价方法及系统,基于断裂力学理论,用于静密封隔绝环境中材料与高压氢气的相容性试验方法,采用紧凑拉伸试样(CT试样)与螺栓加载紧凑拉伸试样(WOL试样)进行,通过该试验方法可以衡量试样材料在恒位移加载状态下的裂纹氢致开裂敏感性以及螺栓加载紧凑拉伸试样在高压氢环境中的临界应力强度因子值KIH,根据本发明方法获得的材料参数不仅可用于衡量材料在高压氢环境中的适用性,还可以为氢环境服役装备的设计制造提供必要的设计参数,试验过程可采用远程监控,避免试验人员近距离接触氢气高压试验装置,降低了试验风险。

    一种材料万能试验机的环境箱

    公开(公告)号:CN105955348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478628.1

    申请日:2016-06-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23/24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材料万能试验机的环境箱,涉及材料低温环境模拟与性能测试技术领域。所述环境箱包括箱体和支架,所述箱体固定在支架上便于箱体位移和升降调节;气化散热器和吹扫管路组成干燥氮气吹扫系统,两个Pt电阻测温传感器、一个温控仪表、一个控制器、一个杜瓦罐及液氮管路组成制冷制热控制系统。本发明提出了箱体微正压控制和干燥气体吹扫两种方法解决低温结霜、除雾的问题;通过电动式升降支架,实现环境箱的大行程升降功能,从而提高环境箱对不同试验机的适应性。

    一种脆性材料拉伸试验夹具

    公开(公告)号:CN105651597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204300.0

    申请日:2016-04-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4 G01N2203/04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脆性材料拉伸试验夹具,属于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包含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上万向节和下万向节,上C型槽和下C型槽以及上夹持端和下夹持端。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分别与试验机连接。上连接件依次连接上万向节、上C型槽;下连接件依次连接下万向节、下C型槽。上夹持端可嵌入上C型槽,下夹持端可嵌入下C型槽。上夹持端的上圆锥面与下夹持端中下圆锥面的锥面角度为15°,并满足ASME BPV VIII-1附录37中的要求。应用本发明,试验过程中试样可自动对中,自动消除加载过程中的弯矩;夹具系统内无不连续的相对滑动,保证载荷曲线的连续性;试样快速装卡,方便快捷;可进行室温至600℃不同温度环境下的拉伸试验。

    一种用于裂纹扩展监测的微米栅传感器及裂纹扩展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68610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18212.0

    申请日:2014-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裂纹扩展监测的微米栅传感器及裂纹扩展监测方法,涉及金属材料断裂韧性测试领域及疲劳裂纹实时监测技术领域。所述的微米栅传感器为双层结构,底层为超薄柔性高分子衬底层,顶层为导电的微米栅线层,栅线之间采用平行排列的并联方式;微米栅线层厚度为纳米级,栅线尺度及栅线之间的间隔为微米级,该微米栅传感器通过硬质粘接剂与待测金属结构表面粘附,实时监测金属结构表面裂纹的扩展情况;本发明的微米栅线结构直接接触裂纹表面,并随裂纹仪器开裂,是监测裂纹扩展情况的最直接方法;适用温度覆盖超低温-196℃至中高温300℃范围;无过多的空间尺度要求,可用于显微镜等监测方法不能适用的情况。

    一种用于蠕变损伤超声无损检测的试块组件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41611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2010067451.2

    申请日:2020-01-2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蠕变损伤超声无损检测的试块组件,包括样品组和标准组,样品组包括多个蠕变损伤试块,标准组包括多个时效处理试块,多个蠕变损伤试块的内部具有不同密度的蠕变孔洞和不同的显微组织退化程度,多个时效处理试块的内部具有不同的显微组织退化程度,且对应的蠕变损伤试块和蠕变损伤试块具有相同的显微组织退化程度。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试块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样品组和制备标准组,且蠕变损伤试块和时效处理试块为两份耐热钢经相同的固定高温处理后切取形成。本发明利用不具有蠕变孔洞的标准组提供标准,由两组试块为筛选对蠕变孔洞有高度选择性响应的特征信号提供了可能。

    一种用于裂纹扩展监测的微米栅传感器及裂纹扩展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68610B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410818212.0

    申请日:2014-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裂纹扩展监测的微米栅传感器及裂纹扩展监测方法,涉及金属材料断裂韧性测试领域及疲劳裂纹实时监测技术领域。所述的微米栅传感器为双层结构,底层为超薄柔性高分子衬底层,顶层为导电的微米栅线层,栅线之间采用平行排列的并联方式;微米栅线层厚度为纳米级,栅线尺度及栅线之间的间隔为微米级,该微米栅传感器通过硬质粘接剂与待测金属结构表面粘附,实时监测金属结构表面裂纹的扩展情况;本发明的微米栅线结构直接接触裂纹表面,并随裂纹仪器开裂,是监测裂纹扩展情况的最直接方法;适用温度覆盖超低温‑196℃至中高温300℃范围;无过多的空间尺度要求,可用于显微镜等监测方法不能适用的情况。

    一种裂纹尖端应变场传感器及其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67439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531351.X

    申请日:2015-08-26

    Inventor: 宋明 徐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裂纹尖端应变场传感器及其测量方法,该传感器为一种阵列型传感器,采用了高灵敏度的半导体各向异性薄膜材料,利用材料的压阻效应或压电电荷对界面电阻的调制效应实现应变传感。本发明摒弃了传统应变片的平面式电极布置结构,选用三维立体正交的顶底电极布置结构。从而实现了传感器单元的小型化、高灵敏化。利用半导体薄膜传感材料的电阻各向异性实现了传感单元对单一薄膜的共享,从而大大简化阵列器件结构设计及微加工工艺,提高阵列集成度。该器件结构显著提高了传感器的空间分辨率、应变灵敏度并实现场应变测量以适应裂纹尖端非均匀应变场测量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