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油站地下储油罐内衬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84887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1710457114.2

    申请日:2017-06-16

    Abstract: 一种加油站地下储油罐内衬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要解决现有地下储油钢罐腐蚀渗漏影响环境保护问题,技术方案包括:双层内衬结构设计:根据油罐承受的载荷,计算独立于原有地下储油钢罐的双层内衬结构的受力强度,确定外层、中间间隙层和内层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厚度;油罐内表面干冰除锈清洁涂刷底涂树脂;依次外层、中间间隙层、内层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施工,光固化不饱和树脂与光固化剂按100∶(0.2~0.6)混合均匀;紫外固化灯固化;防雷防静电接地、泄漏检测信号引出线经中间间隙层,从储油罐的入孔引出。本发明具有无需现场开挖、施工周期短、综合成本低等优点,改造后的油罐有完整的双层结构,符合国家标准。

    加油站埋地油罐双层内衬液体压力渗漏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902283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1711225188.X

    申请日:2017-1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单层油罐改造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双层内衬的液体压力渗漏检测系统。要解决提髙液体压力渗漏检测的灵敏度和可靠性技术问题,属于加油站埋地油罐内衬改造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在双层内衬的贯通中间间隙层中灌装检漏液,通过增压泵提高贯通间隙层检漏液的压力,使中间间隙层贯通最低点的液体静压比储油罐最低点的储液最大压力和储罐最低点地下水最大压力都大于13kPa以上,从而提高渗漏检测系统的灵敏度和监测可靠性。一旦内、外层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发生渗漏,检测系统的液体压力均会迅速降低,双层内衬液体压力检测系统结构简单,判断是否发生泄漏灵敏度高、监测可靠性更高。

    一种加油站地下储油罐内衬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84887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457114.2

    申请日:2017-06-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D90/04 B65D88/76

    Abstract: 一种加油站地下储油罐内衬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要解决现有地下储油钢罐腐蚀渗漏影响环境保护问题,技术方案包括:双层内衬结构设计:根据油罐承受的载荷,计算独立于原有地下储油钢罐的双层内衬结构的受力强度,确定外层、中间间隙层和内层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厚度;油罐内表面干冰除锈清洁涂刷底涂树脂;依次外层、中间间隙层、内层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施工,光固化不饱和树脂与光固化剂按100∶(0.2~0.6)混合均匀;紫外固化灯固化;防雷防静电接地、泄漏检测信号引出线经中间间隙层,从储油罐的入孔引出。本发明具有无需现场开挖、施工周期短、综合成本低等优点,改造后的油罐有完整的双层结构,符合国家标准。

    一种加油站地下储油罐内衬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7312309U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20702147.4

    申请日:2017-06-16

    Abstract: 一种加油站地下储油罐内衬结构,要解决现有地下储油钢罐腐蚀渗漏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为:地下储油罐内腔,自储油罐钢罐本体内表面始,由外向里依次置有外层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间间隙层和内层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外层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与地下储油罐钢罐本体内表面紧密贴合连成一体,外层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另一侧面通过中间间隙层与所述内层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邻接;防雷防静电接地、泄漏检测信号引出线经中间间隙层,从地下储油罐的入孔引出。具有无需现场开挖、无需报批、施工周期短、综合成本低等优点,改造后的油罐有完整的双层结构,符合国家标准,特别适合于城市中心及水源保护地等加油站的改造。(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加油站埋地油罐双层内衬液体压力渗漏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7511163U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721626595.7

    申请日:2017-11-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单层油罐改造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双层内衬的液体压力渗漏检测系统。要解决提髙液体压力渗漏检测的灵敏度和可靠性技术问题,属于加油站埋地油罐内衬改造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在双层内衬的贯通中间间隙层中灌装检漏液,通过增压泵提高贯通间隙层检漏液的压力,使中间间隙层贯通最低点的液体静压比储油罐最低点的储液最大压力和储罐最低点地下水最大压力都大于13kPa以上,从而提高渗漏检测系统的灵敏度和监测可靠性。一旦内、外层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发生渗漏,检测系统的液体压力均会迅速降低,双层内衬液体压力检测系统结构简单,判断是否发生泄漏灵敏度高、监测可靠性更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