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表面改性真菌菌丝有效清除废水中微塑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81825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211558622.7

    申请日:2022-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表面改性真菌菌丝有效清除废水中微塑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真菌菌丝在摇床中活化,然后用无菌搅拌器将活化后的真菌搅碎,选取搅碎的真菌加入PDB培养基中,摇床震荡培养,然后用超纯水冲洗干净,冷冻干燥得到真菌菌丝体(Fungal mycelium,FM);取冷冻干燥好的真菌菌丝体,加入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NaOH和蒸馏水,进行反应;经洗涤、冷冻干燥,得到改性后的真菌菌丝体M‑FM。本发明利用化学改性在菌丝体上接枝官能团,从而对真菌菌丝的表面电荷进行调节,增强了微塑料和真菌菌丝体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从而实现对微塑料的有效清除,具有成本低、吸附效率高、绿色环保的优点。

    重组淡紫拟青霉菌株PNVT8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484386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310406991.9

    申请日:2013-09-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株表达透明颤菌的血红蛋白VHb的淡紫拟青霉菌株PNVT8及其应用。重组淡紫拟青霉菌株PNVT8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Paecilomyces lilacinus)PNVT8,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3296。该发明通过优化密码子、启动子及基因结构后将来自透明颤菌的血红蛋白基因vgb成功整合到具有杀植物寄生线虫的由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提供的野生菌株淡紫拟青霉菌株ACSS菌株的染色体中,经筛选获得了一株的淡紫拟青霉PNVT8。淡紫拟青霉菌株PNVT8在发酵培养过程中比野生淡紫拟青霉菌株ACSS能产生更多的胞外蛋白酶、几丁质酶、α-淀粉酶等,同时增加生物量和产胞率;作为产品施用后在土壤微氧条件下定植时的生长速率也提高,进而提高其对线虫幼虫的毒杀活性。

    重组淡紫拟青霉菌株PNVT8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484386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06991.9

    申请日:2013-09-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株表达透明颤菌的血红蛋白VHb的淡紫拟青霉菌株PNVT8及其应用。重组淡紫拟青霉菌株PNVT8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Paecilomyces lilacinus)PNVT8,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3296。该发明通过优化密码子、启动子及基因结构后将来自透明颤菌的血红蛋白基因vgb成功整合到具有杀植物寄生线虫的由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提供的野生菌株淡紫拟青霉菌株ACSS菌株的染色体中,经筛选获得了一株的淡紫拟青霉PNVT8。淡紫拟青霉菌株PNVT8在发酵培养过程中比野生淡紫拟青霉菌株ACSS能产生更多的胞外蛋白酶、几丁质酶、α-淀粉酶等,同时增加生物量和产胞率;作为产品施用后在土壤微氧条件下定植时的生长速率也提高,进而提高其对线虫幼虫的毒杀活性。

    抗H9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059132B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210550329.6

    申请日:2012-1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H9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它是由保藏号为CCTCC NO: C2012152的杂交瘤细胞株4D10所分泌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H9亚型流感病毒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本发明试剂盒以抗H9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为一抗,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单克隆抗体为二抗,公开了H9亚型流感病毒的分离、扩增、灭活和纯化方法及H9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纯化方法。本发明的试剂盒和检测方法能直接对H9亚型流感病毒进行检测,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时间短,检测样品范围宽等特点。

    一种双亲性木质素界面相容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73582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066593.X

    申请日:2025-0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界面相容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亲性木质素界面相容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双亲性木质素界面相容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木质素与醇类化合物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将反应物滴入pH为2‑7的去离子水中,搅拌10‑60 min,离心、洗涤、收集固体,冷冻干燥24‑96 h,得到双亲性木质素界面相容剂。本发明采用上述一种双亲性木质素界面相容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双亲性木质素界面相容剂能够显著提高两相高分子间的界面相容性,进而提高复合膜的力学、阻隔性能,使复合薄膜能够用于地膜、背心袋、包装袋、保鲜膜等领域。

    一种基于农作物秸秆的废旧锂电池湿法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6464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87038.2

    申请日:2024-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利用生物质回收锂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农作物秸秆的废旧锂电池湿法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农作物秸秆粉碎过筛,烘干至恒重,然后和稀硫酸进行反应,冷却后过滤,得到滤液;步骤2,废旧锂电池正极粉末的预处理;步骤3,废旧锂电池正极粉末的湿法回收:将滤液与正极粉末混合,在油浴锅中加热搅拌,抽滤后,分离滤液备用;步骤4,测定锂的含量并计算其回收率。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基于农作物秸秆的废旧锂电池湿法回收方法,将秸秆酸性预处理水解液中的还原性糖和酸作为废旧锂电池回收的还原剂和浸出剂,通过湿法‑化学沉淀法回收锂电池,不仅提高了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率,还降低了废旧锂电池对环境的污染。

    一种改性木质素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75194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066600.6

    申请日:2025-0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全生物降解复合薄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改性木质素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酚羟基和脂肪族羟基改性的木质素与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混合,挤出,热压和吹塑成型。其中,该全生物降解复合膜由50~70%的改性木质素和30~50%的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组成。本发明通过改性提高木质素在生物降解高分子中的比例,既能降低全生物降解复合膜的材料成本,还能使膜保持较高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20MPa,弹性模量≥200MPa,断裂伸率≥200%)。该复合膜既克服了传统全生物降解膜力学性能的缺陷,又保证了复合膜的吹塑成型,可广泛应用于制作地膜、保鲜膜、背心袋或包装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