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零重力环境模拟的近零刚度支承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942666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111350490.4

    申请日:2021-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零重力环境模拟的近零刚度支承装置,属于重力模拟试验装置领域,包括近零刚度支承组件和运动跟随组件,两者相互独立,并且近零刚度支承组件和运动跟随组件上下连接形成串联结构,近零刚度支承组件包括顶板、底板、设置在顶板和底板之间的被动支承单元和直线作动器,顶板和底板相互平行,顶板用于承载待模拟的负载设备,被动支承单元的承载能力大于待模拟的负载设备所受的重力,运动跟随组件与底板相连,被动支承单元、直线作动器以及运动跟随组件共同协作,以在地球环境下给待模拟的设备提供零重力受力环境。本发明的支承装置进行零重力环境模拟时响应快,模拟精度高。

    一种斜拉钢箱梁桥主桥吊装施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772172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410086503.9

    申请日:2024-0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斜拉钢箱梁桥主桥吊装施工工艺,所述斜拉桥的主桥采用钢箱梁结构,主桥从纵向上自左向右依次由第一桥台、主墩、辅助墩及第二桥台支承,斜拉桥的索塔下端位于主墩上方的主桥上,所述斜拉桥施工工艺包括栈桥施工、主桥施工、索塔施工和拉索施工工序;主桥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临时支撑组进行辅助施工,临时支撑组的组成结构和架设位置充分结合了主桥的铺设顺序、索塔位置的参数,使得临时支撑组的整体布局更加科学;索塔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逐级采用背索张拉,最终才安装永久背索,保证索塔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此外索塔的塔顶节段施工时需要额外增加桥面拱肋支撑组,保证索塔整体在塔顶节段安装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一种微低重力环境模拟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942667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111350527.3

    申请日:2021-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低重力环境模拟方法及装置,属于微低重力模拟领域,其采用微低重力环境模拟装置实现,模拟装置包括被动支承单元和直线式动作器。模拟时,在地表重力环境中将待模拟的负载设备放置在顶板上,调整直线式作动器的发力大小为负载设备在目标微低重力环境下的重力,使被动支承单元承担负载设备的剩余重力;调节被动支承单元使被动支承单元的刚度为零;调节待模拟的负载设备的初始速度;解锁运动跟随组件,改变直线式作动器的出力状态、同时改变运动跟随组件以改变底板的运动状态,使得待模拟的负载设备具有目标微低重力环境下的加速度。本发明的模拟方法提高了模拟试验的精度。

    可补偿附加质量惯性力的零重力环境模拟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20576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64318.1

    申请日:2023-0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补偿附加质量惯性力的零重力环境模拟装置及方法,属于微低重力模拟试验领域,装置包括近零刚度支承组件、运动跟随组件、可调气浮平台组件和惯性力补偿组件。近零刚度支承组件和运动跟随组件实现垂向零重力模拟,气浮平台实现水平向零重力模拟,惯性力补偿组件包括惯性力补偿控制器和负载加速度传感器。惯性力补偿控制器与负载加速度传感器相连,负载加速度传感器负责实时监测负载设备x、y、z三个方向的加速度,并将该加速度的信号传递给惯性力补偿控制器,通过控制运动跟随组件和可调气浮平台组件,实现高保真的平台惯性力补偿。本发明装置和方法响应速度快,精度高,能够实现大行程内高保真的零重力模拟试验。

    一种微低重力环境模拟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942667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350527.3

    申请日:2021-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低重力环境模拟方法及装置,属于微低重力模拟领域,其采用微低重力环境模拟装置实现,模拟装置包括被动支承单元和直线式动作器。模拟时,在地表重力环境中将待模拟的负载设备放置在顶板上,调整直线式作动器的发力大小为负载设备在目标微低重力环境下的重力,使被动支承单元承担负载设备的剩余重力;调节被动支承单元使被动支承单元的刚度为零;调节待模拟的负载设备的初始速度;解锁运动跟随组件,改变直线式作动器的出力状态、同时改变运动跟随组件以改变底板的运动状态,使得待模拟的负载设备具有目标微低重力环境下的加速度。本发明的模拟方法提高了模拟试验的精度。

    一种复杂背景下较低温细金属丝非接触式测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44358B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310168167.4

    申请日:2013-0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背景下较低温细金属丝非接触式测温方法,步骤为:①利用非接触式测温装置测量得到当前环境下静止的退火金属丝的测量距离、背景温度、目标偏移量和发射率,并获得n组参考值Wmk和测量值Tmk,计算得到对应的误差;②利用非接触式测温装置测量得到当前环境下运动中的退火金属丝的测量温度T测量;③根据插值算法计算得到改变其中一个参数所引起的误差;④获取导致退火温度测量值产生的综合偏差ΔT0;⑤利用公式T真实=T测量+ΔT0,计算得到逼近铜线表面温度真实值的T真实。本发明能修正非接触式测温领域中测量高速运动的细金属丝在低温段温度测量值偏差过大的不足,以保证非接触式测温仪对高速运动的细金属丝在低温段的测量精度。

    一种复杂背景下较低温细金属丝非接触式测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44358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10168167.4

    申请日:2013-0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背景下较低温细金属丝非接触式测温方法,步骤为:①利用非接触式测温装置测量得到当前环境下静止的退火金属丝的测量距离、背景温度、目标偏移量和发射率,并获得n组参考值Wmk和测量值Tmk,计算得到对应的误差;②利用非接触式测温装置测量得到当前环境下运动中的退火金属丝的测量温度T测量;③根据插值算法计算得到改变其中一个参数所引起的误差;④获取导致退火温度测量值产生的综合偏差ΔT0;⑤利用公式T真实=T测量+ΔT0,计算得到逼近铜线表面温度真实值的T真实。本发明能修正非接触式测温领域中测量高速运动的细金属丝在低温段温度测量值偏差过大的不足,以保证非接触式测温仪对高速运动的细金属丝在低温段的测量精度。

    一种可自定义力-位移特性的异形永磁弹簧逆向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20273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583406.6

    申请日:2023-05-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自定义力‑位移特性的异形永磁弹簧逆向设计方法,属于重力补偿和隔振技术领域,首先构造期望力‑位移特性曲线fdesire(z),并获得其空间频域函数Fdesire(fz),确保Fdesire(fz)具备紧支撑性或近似紧支撑性,然后,选择两个二维磁体片层分别作为初始定子片层和初始动子片层,获得其初始空间频域函数Flayers(fz),保证Flayers(fz)处于紧支撑区间或近似紧支撑区间,接着,确定动子磁体磁化强度曲线,并获得定子磁体磁化强度曲线,再接着,根据动子、定子磁体磁化强度曲线获得定子层集合和动子层集合,将实际定子层集合和实际动子层集合各自形成最终磁体组,完成异形永磁弹簧逆向设计。本发明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没有可自定义力‑位移特性的异形永磁弹簧如何设计的问题。

    一种用于零重力环境模拟的近零刚度支承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942666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350490.4

    申请日:2021-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零重力环境模拟的近零刚度支承装置,属于重力模拟试验装置领域,包括近零刚度支承组件和运动跟随组件,两者相互独立,并且近零刚度支承组件和运动跟随组件上下连接形成串联结构,近零刚度支承组件包括顶板、底板、设置在顶板和底板之间的被动支承单元和直线作动器,顶板和底板相互平行,顶板用于承载待模拟的负载设备,被动支承单元的承载能力大于待模拟的负载设备所受的重力,运动跟随组件与底板相连,被动支承单元、直线作动器以及运动跟随组件共同协作,以在地球环境下给待模拟的设备提供零重力受力环境。本发明的支承装置进行零重力环境模拟时响应快,模拟精度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