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3887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373569.2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像配准方法、模型训练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属于医学图像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固定图像与待配准的浮动图像;将固定图像与浮动图像输入预训练的配准模型,得到浮动图像的目标形变结果,目标形变结果为固定图像的配准图像;其中,预训练的配准模型包括预训练的图像配准模块与预训练的图像后处理模块;预训练的图像配准模块用于对固定图像与浮动图像进行图像配准处理,得到网格采样参数;预训练的图像后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浮动图像与网格采样参数对应的图像形变结果,并对图像形变结果进行图像后处理以得到目标形变结果,图像后处理包括去噪和/或图像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918075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299578.1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IPC: G06T3/4038 , G06T7/00 , G06N3/0455 , G06T5/70 , G06N3/048 , G06N3/08 , G06V1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转换的脑卒中虚拟DWI图像的生成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获取脑部的CT图像和DWI图像并配对,将配对的CT图像和DWI图像预处理,并生成样本集;构建转换模型,并将样本集中预处理后的CT图像和DWI图像输入至转换模型进行训练;将预处理后的目标CT图像输入至训练后的转换模型中,得到目标虚拟DWI图像。本发明通过将配对CT图像和DWI图像预处理,并对构建转换模型训练,通过转换模型的编码器提取目标CT图像的不同尺度特征图,并进行特征转换处理,在解码过程中,转换后的特征图与解码器的特征图逐层拼接,经过迭代得到目标虚拟DWI图像,可精确捕捉到CT图像中的病灶信息,生成更精确的DWI图像。
-
公开(公告)号:CN11846090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00608.4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22C30/00 , C22C1/02 , C25B11/046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相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通过利用特定原子百分数的V、Cr、Fe、Co、Ni、Mo、Al、W来制备多元素合金,并对制备条件进行调控,可制得具备BCC结构的单相合金,且该单相合金具备高熵合金的特性,将其作为电解水阳极材料时,具有优异的析氧反应性能和较好的稳定性。通过在合金中形成高熵结构,为合金提供了多样化的反应活性位点,赋予合金优异的化学稳定性,使得将其作为电解水阳极材料时,电解水反应能够在大电流密度下进行反应,有效提高了电解水的效率和产率。通过上述方式,提供了一种内部结构均匀、具有高熵结构和BCC结构的单相合金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479791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759718.9
申请日:2014-12-1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机物插层改性高岭土的燃煤超细颗粒物减排方法,在燃煤中添加由改性高岭土构成的燃煤添加剂,混合均匀后,将混有复合添加剂的燃煤送入燃炉燃烧,所述的燃煤添加剂在燃煤燃烧时阻止超细颗粒物产生或吸附超细颗粒物形成能够被除尘器捕获的大粒径颗粒,所述的燃煤添加剂所述的燃煤添加剂为甲酰胺插层改性高岭土和乙酰胺插层改性高岭土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本发明能够阻止超细模态颗粒的形成或使得超细颗粒物朝着细颗粒物转变,从而达到减少超细颗粒物的生成和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04399339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759926.9
申请日:2014-12-1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耐高温钛基吸附剂的超细颗粒物及重金属联合脱除方法,取钛基吸附剂和燃料混合,然后一起喷入燃烧室中进行燃烧,钛基吸附剂捕获燃烧过程中产生的超细颗粒物、细颗粒物、颗粒物气态前体污染物及重金属,所述钛基吸附剂包括质量百分比为50-100%主要活性组分以及质量百分比为0-50%的次要活性组分,所述主要活性组分为二氧化钛(TiO2),所述次要活性组分包括粘土矿物、金属氧化物和碳酸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该方法采用耐高温钛基吸附剂捕获烟气中的超细颗粒物及重金属,该钛基吸附剂的温度适应性强,在中低温、高温环境中都具有良好的作用,能减少燃烧过程中超细颗粒物、细颗粒物、颗粒物气态前体污染物及重金属。
-
公开(公告)号:CN11973875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765978.7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IPC: G01R33/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体化氘氢双核磁共振线圈,包括:筒体和若干个单通道双频线圈,筒体为中空的筒状结构;若干个单通道双频线圈交叠布设并环绕铺设于筒体的外表面;每一个单通道双频线圈均包括线圈单元、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输入输出匹配电路和双频切换电路,其中,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串联连接于线圈单元上,双频切换电路并联连接于第二电容C2的两端,以实现线圈工作频率在氘核的磁共振频率和氢核的磁共振频率之间切换,输入输出匹配电路并联连接于第一电容C1的两端,以对应匹配两种线圈工作频率的输入输出。本申请通过同一套布线结构实现一体化氘核和氢核双频工作模式切换,避免了多个线圈重复定位和多结构嵌套产生的相互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0306184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620490.8
申请日:2019-07-1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激光先进制造领域,公开了一种兼顾激光熔注效率、复合层深和冶金质量的方法,该方法是利用激光束在金属基材表面形成熔池的同时,采用感应线圈对基体进行同步预热;接着,将陶瓷增强颗粒注入所述熔池中,未完全熔化的增强颗粒即被捕获在熔池中,从而在金属基材表面形成颗粒增强金属陶瓷复合层。本发明在传统激光熔注工艺加工过程中同步引入感应预热,能够适当降低熔池冷却速率,抑制熔池中脆性金属化合物的形核,解决传统激光熔注金属陶瓷复合层过程中脆性化合物析出量过多导致的开裂问题,并显著提升激光熔注效率和复合层深的同时,也有效控制了界面反应的强烈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180750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299578.1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IPC: G06T3/4038 , G06T7/00 , G06N3/0455 , G06T5/70 , G06N3/048 , G06N3/08 , G06V1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转换的脑卒中虚拟DWI图像的生成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获取脑部的CT图像和DWI图像并配对,将配对的CT图像和DWI图像预处理,并生成样本集;构建转换模型,并将样本集中预处理后的CT图像和DWI图像输入至转换模型进行训练;将预处理后的目标CT图像输入至训练后的转换模型中,得到目标虚拟DWI图像。本发明通过将配对CT图像和DWI图像预处理,并对构建转换模型训练,通过转换模型的编码器提取目标CT图像的不同尺度特征图,并进行特征转换处理,在解码过程中,转换后的特征图与解码器的特征图逐层拼接,经过迭代得到目标虚拟DWI图像,可精确捕捉到CT图像中的病灶信息,生成更精确的DWI图像。
-
公开(公告)号:CN11984162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51029.0
申请日:2025-01-1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4B35/01 , C04B35/622 , H01G11/46 , H01G11/8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熵氧化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超级电容器材料技术领域。该高熵氧化物材料以Cr、Fe、Co、Ni对应的硝酸盐和仲钼酸铵为原料,通过简单的溶液合成法制得,其为尖晶石结构,空间群为Fd‑3m。本发明提出的制备方法通过调控各个金属元素的比例及合成条件,可利用多种金属元素的高熵效应,增大了材料的比表面积,制得的高熵氧化物在高温或极端电化学条件下仍能保持结构的稳定性和电化学活性,不易发生相分离或降解,从而显著提升了材料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采用上述方法制得的高熵氧化物材料在电化学储能中表现出优异的赝电容行为,为能源存储提供了一种高效且经济的材料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10306184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910620490.8
申请日:2019-07-1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激光先进制造领域,公开了一种兼顾激光熔注效率、复合层深和冶金质量的方法,该方法是利用激光束在金属基材表面形成熔池的同时,采用感应线圈对基体进行同步预热;接着,将陶瓷增强颗粒注入所述熔池中,未完全熔化的增强颗粒即被捕获在熔池中,从而在金属基材表面形成颗粒增强金属陶瓷复合层。本发明在传统激光熔注工艺加工过程中同步引入感应预热,能够适当降低熔池冷却速率,抑制熔池中脆性金属化合物的形核,解决传统激光熔注金属陶瓷复合层过程中脆性化合物析出量过多导致的开裂问题,并显著提升激光熔注效率和复合层深的同时,也有效控制了界面反应的强烈程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