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33571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910583190.7
申请日:2019-07-0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2B6/02 , C03B37/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负曲率反谐振空芯光纤,光纤包括包层区域和纤芯区域,包层区域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外包层、第一反谐振层与第二反谐振层;其中,第一反谐振层包括多个旋转对称分布的第一毛细管且第一反谐振层与外包层相切;第二反谐振层包括多个旋转对称分布的第二毛细管,第二毛细管与第一毛细管相切且交错排列,第二毛细管的半径小于第一毛细管的半径;第二反谐振层相对第一反谐振层离光纤的中心线距离更近,第一反谐振层与第二反谐振层的边界围绕而成的不规则区域即为纤芯区域。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反谐振负曲率空芯光纤小曲率半径的边界优势未充分发挥,高阶模损耗比低,结构均匀性无法保证,振结构制备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412687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628568.0
申请日:2019-07-1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2B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大芯径空芯光纤向单模光纤耦合的结构及其制备方法,结构包括大芯径空芯光纤与单模光纤,大芯径空芯光纤包括空芯光纤包层与空芯光纤纤芯,单模光纤的一端设有光纤腐蚀段,光纤腐蚀段部分卡接于空芯光纤纤芯中,在空芯光纤纤芯内,光纤腐蚀段的端头连接有耦合光纤,耦合光纤包括依次连接的圆球形汇光部及连接部,连接部设置于光纤腐蚀段的端头。制备方法的步骤包括熔接、平移、烧断、成球及插入。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目前从大芯径空芯光纤向单模光纤耦合时耦合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412687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910628568.0
申请日:2019-07-1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2B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大芯径空芯光纤向单模光纤耦合的结构及其制备方法,结构包括大芯径空芯光纤与单模光纤,大芯径空芯光纤包括空芯光纤包层与空芯光纤纤芯,单模光纤的一端设有光纤腐蚀段,光纤腐蚀段部分卡接于空芯光纤纤芯中,在空芯光纤纤芯内,光纤腐蚀段的端头连接有耦合光纤,耦合光纤包括依次连接的圆球形汇光部及连接部,连接部设置于光纤腐蚀段的端头。制备方法的步骤包括熔接、平移、烧断、成球及插入。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目前从大芯径空芯光纤向单模光纤耦合时耦合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333571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583190.7
申请日:2019-07-0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2B6/02 , C03B37/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负曲率反谐振空芯光纤,光纤包括包层区域和纤芯区域,包层区域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外包层、第一反谐振层与第二反谐振层;其中,第一反谐振层包括多个旋转对称分布的第一毛细管且第一反谐振层与外包层相切;第二反谐振层包括多个旋转对称分布的第二毛细管,第二毛细管与第一毛细管相切且交错排列,第二毛细管的半径小于第一毛细管的半径;第二反谐振层相对第一反谐振层离光纤的中心线距离更近,第一反谐振层与第二反谐振层的边界围绕而成的不规则区域即为纤芯区域。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反谐振负曲率空芯光纤小曲率半径的边界优势未充分发挥,高阶模损耗比低,结构均匀性无法保证,振结构制备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143460B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811064236.6
申请日:2018-09-1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纤光学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负曲率空芯光纤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位于所述负曲率空芯光纤最外层的外环包层、在所述外环包层内表面设置的由若干个相互接触的实心棒状元件环形排列所组成的中间包层;在所述中间包层的内侧设置的由若干个相互不接触的呈环形排列的管状元件组成的内环包层以及由所述内环包层确定的纤芯区域。通过在外环包层内表面设置相互接触的紧密排列的实心棒状元件构成的中间包层,由此降低了负曲率空芯光纤的制备难度,保证了非接触管环的分布均匀性,由此解决现有技术的负曲率空芯光纤结构中非接触管环分布不均匀而导致的光纤模式偏振差异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3894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292990.6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A61K47/61 , A61K41/00 , A61K33/243 , A61P35/00 , C08B3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学、药学、医学等多学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羟烷基淀粉‑光敏剂偶联的两亲性大分子化合物、纳米载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采用疏水性卟啉类杂环大环有机化合物光敏剂作为疏水端,与羟烷基淀粉偶联,并与羟烷基淀粉‑铂(IV)偶联物共同组装形成纳米粒,实验发现该两亲性大分子化合物可以很好的改善光敏剂的水溶性,并且还能够保持光敏剂的光动力特性,赋予了其靶向肿瘤的特性,提高光敏剂生物利用度,同时加入的羟烷基淀粉‑铂(IV)偶联物可以在体内释放出顺铂,抑制硫氧还蛋白酶的活性,破坏肿瘤氧化还原平衡,促进光动力治疗效果,实现了抗肿瘤药物的靶向联合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150726C
公开(公告)日:2004-05-19
申请号:CN02139144.0
申请日:2002-10-0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安全网络传输方法及其系统为网络中报文的安全传输提供了一种主动防御技术,该技术可用于信息安全领域,建立安全的虚拟专用网络,为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提供安全服务。本发明综合运用“主—僚”机通信技术、伪随机序列产生技术、扩展路由协议和扩展控制消息协议,通过安全路由器之间互相发送的伪随机序列报文的认证结果来标记系统路由的安全性,在现有的网络中提取出安全路径,提供给报文传输。同时,端系统中进行数据传输的服务器的身份能够随机切换,可以防止对特定主机或者特定端口的攻击,保证数据的安全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404267A
公开(公告)日:2003-03-19
申请号:CN02139144.0
申请日:2002-10-0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安全网络传输方法及其系统为网络中报文的安全传输提供了一种主动防御技术,该技术可用于信息安全领域,建立安全的虚拟专用网络,为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提供安全服务。本发明综合运用“主—僚”机通信技术、伪随机序列产生技术、扩展路由协议和扩展控制消息协议,通过安全路由器之间互相发送的伪随机序列报文的认证结果来标记系统路由的安全性,在现有的网络中提取出安全路径,提供给报文传输。同时,端系统中进行数据传输的服务器的身份能够随机切换,可以防止对特定主机或者特定端口的攻击,保证数据的安全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09143460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064236.6
申请日:2018-09-1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纤光学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负曲率空芯光纤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位于所述负曲率空芯光纤最外层的外环包层、在所述外环包层内表面设置的由若干个相互接触的实心棒状元件环形排列所组成的中间包层;在所述中间包层的内侧设置的由若干个相互不接触的呈环形排列的管状元件组成的内环包层以及由所述内环包层确定的纤芯区域。通过在外环包层内表面设置相互接触的紧密排列的实心棒状元件构成的中间包层,由此降低了负曲率空芯光纤的制备难度,保证了非接触管环的分布均匀性,由此解决现有技术的负曲率空芯光纤结构中非接触管环分布不均匀而导致的光纤模式偏振差异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1540236U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0920288829.0
申请日:2009-12-0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失模铸造涂料性能测试装置,其结构为:半球形模样的一端套在套管的头部内,另一端用于涂挂待测试的涂料,套管的头部位于温控加热炉内,压力传感器的一端通过管道与套管的尾部相连,压力传感器的另一端依次通过数据采集卡和串口与计算机连接,空气压缩机通过第二电磁阀和储气罐的进气口相连,储气罐上安装有气压表,储气罐的出气口利用管道依次通过第一电磁阀和单向节流阀与套管相连。本实用新型采用单一试样可连续测试上述多项性能,便于对涂层的性能进行综合分析,同时降低试验的繁琐程度,减少了测试仪器的投资。同时该测试仪通过计算机控制,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方便,并通过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试验结果直观可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