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孪生的信息管理系统与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63836A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310095370.7

    申请日:2023-0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信息管理系统,包括BIM模型分割模块、质量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关联模块;所述BIM模型分割模块利用BIM分割方案,实现建筑BIM模型上分区、分层、分段的分割,而区、层、段信息作为属性填入BIM构件中,并将输出楼栋、区、层、段、构件工程分解结构信息;所述质量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指导实现对现场数据的采集工作;所述数据关联模块基于WBS编码规则组织测量数据信息,实现采集的质量数据信息与对应的BIM轻量化模型中楼栋、区、层、段构件关联。本发明基于BIM模型切割和WBS编码规则,有效解决施工现场数据碎片化的问题,实现现场采集的质量数据与对应BIM施工区段的关联,预期能够高效地管理现场施工质量数据,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基于数字孪生的信息管理系统与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63836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10095370.7

    申请日:2023-0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信息管理系统,包括BIM模型分割模块、质量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关联模块;所述BIM模型分割模块利用BIM分割方案,实现建筑BIM模型上分区、分层、分段的分割,而区、层、段信息作为属性填入BIM构件中,并将输出楼栋、区、层、段、构件工程分解结构信息;所述质量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指导实现对现场数据的采集工作;所述数据关联模块基于WBS编码规则组织测量数据信息,实现采集的质量数据信息与对应的BIM轻量化模型中楼栋、区、层、段构件关联。本发明基于BIM模型切割和WBS编码规则,有效解决施工现场数据碎片化的问题,实现现场采集的质量数据与对应BIM施工区段的关联,预期能够高效地管理现场施工质量数据,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一种三维地质剖面生成方法、装置和地质信息建模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934767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334069.1

    申请日:2024-0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地质剖面生成方法、装置和地质信息建模系统,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确定三维地质模型中待生成的目标剖面所包含的多个钻孔,每个钻孔均包含多个地层;针对任意两个钻孔P和Q,将钻孔P的第1个地层P1的顶部与钻孔Q的第1个地层Q1的顶部相连,并判断P1和Q1的大小;根据钻孔P的第i个地层Pi大于钻孔Q的第j个地层Qj的大小确定Pi的顶部/底部与Qj顶部/底部的连接方式,将Pi或其下一层与Qj或其下一层比较层序大小,重复该过程直至其中一个钻孔已连接至最底部的地层;将该钻孔的最底部与另一钻孔的剩余土层分界点依次相连以获取目标剖面。本发明在面对复杂的地质情境时,能够有效地生成准确剖面图。

    一种管内检测器定位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95990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977017.6

    申请日:2024-07-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管道泄漏定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管内检测器定位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包括:解算内检测器各时刻的导航信息;识别内检测器各时刻的运动状态及相应的持续时间;针对任意相邻两个地面标记器间的一段轨迹,将当前轨迹所包含的内检测器运动状态分别设置不同速度变量,根据地面标记器获取的准确的起点坐标、当前轨迹内各运动状态的持续时间及对应的速度,计算当前轨迹的终点坐标,并以其与准确的终点坐标间的差异最小为目标函数,采用全局优化算法得到当前轨迹下各运动状态对应的速度最优估计值,将其与解算出的导航信息进行多源数据融合,得到修正后的导航信息,其中的位置信息即为内检测器的位置。本发明能够提升内检测器的定位精度。

    一种三维地质剖面生成方法、装置和地质信息建模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934767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334069.1

    申请日:2024-0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地质剖面生成方法、装置和地质信息建模系统,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确定三维地质模型中待生成的目标剖面所包含的多个钻孔,每个钻孔均包含多个地层;针对任意两个钻孔P和Q,将钻孔P的第1个地层P1的顶部与钻孔Q的第1个地层Q1的顶部相连,并判断P1和Q1的大小;根据钻孔P的第i个地层Pi大于钻孔Q的第j个地层Qj的大小确定Pi的顶部/底部与Qj顶部/底部的连接方式,将Pi或其下一层与Qj或其下一层比较层序大小,重复该过程直至其中一个钻孔已连接至最底部的地层;将该钻孔的最底部与另一钻孔的剩余土层分界点依次相连以获取目标剖面。本发明在面对复杂的地质情境时,能够有效地生成准确剖面图。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