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86269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1811341305.3
申请日:2018-11-12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参数自寻优的直流微电网虚拟惯性控制方法及系统,首先根据微网系统发生功率波动时的响应特性及微网系统虚拟惯性及虚拟阻尼系数具有灵活可变的特点,分析获取扰动发生时所需的控制参数的变化情况,据此提出了虚拟惯性系数及虚拟阻尼系数自寻优的控制策略;建立小信号模型对DC/DC变换器在所提直流微电网虚拟惯性、阻尼系数自寻优控制策略下的响应特性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关键控制参数对系统响应特性及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最后在PSCAD/EMTDC中建立了直流微电网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对比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904850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158768.4
申请日:2019-03-04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储能直流微电网中储能单元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系统,在控制方程中引入均衡因子,在放电阶段,SOC较高的储能单元输出较高的放电电流,SOC较低的储能单元需要释放出较低电量;在充电阶段,SOC较高的储能单元的充电电流需要维持在较低水平,SOC较低的储能单元需要获得较大的充电电流,以此达到均衡不同储能单元的SOC的目的。本发明通过在原有的下垂系数中引入基于荷电状态SOC的均衡因子,使各储能单元的充放电情况随其SOC值不断调整,达到快速平衡各储能单元的SOC的目的,可以实现各储能单元SOC的快速均衡,提高储能单元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9586269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341305.3
申请日:2018-11-12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参数自寻优的直流微电网虚拟惯性控制方法及系统,首先根据微网系统发生功率波动时的响应特性及微网系统虚拟惯性及虚拟阻尼系数具有灵活可变的特点,分析获取扰动发生时所需的控制参数的变化情况,据此提出了虚拟惯性系数及虚拟阻尼系数自寻优的控制策略;建立小信号模型对DC/DC变换器在所提直流微电网虚拟惯性、阻尼系数自寻优控制策略下的响应特性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关键控制参数对系统响应特性及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最后在PSCAD/EMTDC中建立了直流微电网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对比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066784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963652.3
申请日:2018-08-2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岔理论的微电网稳定性控制方法,包括:根据微电网电路结构以及电气关系,分别建立各分布式电源、输电线路以及负荷的状态方程;考虑分布式电源之间的频率差异以及分布式电源与大电网之间的频率差异,建立考虑分布式电源输出差异的微电网统一状态空间方程;在建立的统一状态空间方程下,确定影响微电网稳定性的主导因素;基于分岔理论追踪主导因素发生改变时,微电网稳定运行状态的平衡解流行,进而确定微电网稳定运行的边界条件。本发明准确描述系统的动态特性,弥补了当前研究只能采用小扰动分析方法的不足;通过检测系统在参数改变时是否出现分岔点确定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解决稳定性控制方法在分析高阶系统稳定性的局限。
-
公开(公告)号:CN109904850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1910158768.4
申请日:2019-03-04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储能直流微电网中储能单元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系统,在控制方程中引入均衡因子,在放电阶段,SOC较高的储能单元输出较高的放电电流,SOC较低的储能单元需要释放出较低电量;在充电阶段,SOC较高的储能单元的充电电流需要维持在较低水平,SOC较低的储能单元需要获得较大的充电电流,以此达到均衡不同储能单元的SOC的目的。本发明通过在原有的下垂系数中引入基于荷电状态SOC的均衡因子,使各储能单元的充放电情况随其SOC值不断调整,达到快速平衡各储能单元的SOC的目的,可以实现各储能单元SOC的快速均衡,提高储能单元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2909992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071710.3
申请日:2021-01-19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云管边端的分布式电源集群并网调控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广域DG调控云平台层、区域DG集群层和DG单元层;DG单元层的智能终端和边缘计算模块采集信息,经过数据预处理后并上传给区域DG集群层的控制器,区域DG集群层汇集层内所有DG信息后经过聚合等值,上传给广域DG调控云平台层的协调控制器;所述广域DG调控云平台层的协调控制器下达全局调控指令给所述区域DG集群层控制器,由所述区域DG集群层控制器进行指令分解后,下达指令给所述DG单元层的智能终端。本发明能提高规模化DG的高效消纳能力,能有效控制能解现有DG并网调控实时性差、通信负担重的问题,缓解电网调峰、调频和调压等辅助调节的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954922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216269.4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河海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输电系统附加Markov鲁棒控制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属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稳定控制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建立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的Markov切换数学模型;基于数据丢包和数据延时对步骤一建立的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的Markov切换数学模型进行调整,建立基于数据丢包和数据延时的交直流混联系统Markov切换模型;根据步骤二中得到的基于数据丢包和数据延时的交直流混联系统Markov切换模型,设计系统的Markov反推控制方法,设计基于降维观测器的补偿方法,基于这两种方法对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进行控制,以使消除数据丢包和数据延时对系统的影响。本发明提高交直流混联系统的稳定运行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909992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110071710.3
申请日:2021-01-19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云管边端的分布式电源集群并网调控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广域DG调控云平台层、区域DG集群层和DG单元层;DG单元层的智能终端和边缘计算模块采集信息,经过数据预处理后并上传给区域DG集群层的控制器,区域DG集群层汇集层内所有DG信息后经过聚合等值,上传给广域DG调控云平台层的协调控制器;所述广域DG调控云平台层的协调控制器下达全局调控指令给所述区域DG集群层控制器,由所述区域DG集群层控制器进行指令分解后,下达指令给所述DG单元层的智能终端。本发明能提高规模化DG的高效消纳能力,能有效控制能解现有DG并网调控实时性差、通信负担重的问题,缓解电网调峰、调频和调压等辅助调节的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256798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810815587.X
申请日:2018-07-2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压对称故障下DFIG系统的穿越运行方法,所述DFIG系统的电网侧设置串联网侧变换器,所述穿越运行方法包括:当电网电压发生对称故障时,通过坐标转换得到定子电压的正序分量,利用电网电压和定子电压的正序分量计算得到串联网侧变换器应输出的补偿电压;利用串联网侧变换器应输出的补偿电压补偿定子电压和并联网侧变换器交流电压,使得定子电压、转子电压、定子电流和转子电流保持故障前状态,同时使得并联网侧变换器交流电压保持不变,进而稳定直流母线电压。本发明克服了电网故障电压对双馈风力发电系统造成的不良影响,防止风电机组在电网电压故障时从电网中解列,保持并网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7579519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10877719.7
申请日:2017-09-2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多状态切换的交直流混联电网鲁棒最优控制方法,包括:定义交直流多区域并联系统的状态坐标系;基于实际控制输入信号,定义虚拟控制律,进而根据等效阻尼误差和外界干扰系数、直流系统等值误差和外界干扰系数、不确定随机干扰、惯量中心坐标下等效阻尼系数,得到整个交直流系统的惯量中心多状态Markov状态模块;利用惯量中心多状态Markov状态模块的Lyapunov函数的李导数代替不确定随机干扰,得到惯量中心多状态Markov状态模块的辅助模块;当辅助模块依概率渐近稳定,得到目标控制律,根据目标控制律得到实际控制输入信号,利用实际控制输入信号实现交直流混联电网鲁棒最优运行。本发明提高了系统鲁棒稳定性,实现系统运行性能最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