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011390B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711305922.3
申请日:2017-12-11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及双环附加频率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背靠背换流器本体,基本控制器,有功附加控制器以及无功附加控制器,基本控制器用于根据定有功功率控制环的指令、定无功功率控制环的指令以及定直流电压控制环的指令和定交流电压的指令,使背靠背换流器本体的直流侧电压保持恒定、传输的有功功率保持恒定以及向电网吸收或发出的无功功率恒定;有功附加控制器用于对频率偏差输入信号进行比例积分控制输出有功功率附加参考指令值;无功附加控制器用于对频率偏差输入信号进行微分控制输出无功功率附加参考指令值;本发明通过改变有功功率指令值和无功功率指令值实现对受扰动的交流系统的频率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8011390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305922.3
申请日:2017-12-11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及双环附加频率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背靠背换流器本体,基本控制器,有功附加控制器以及无功附加控制器,基本控制器用于根据定有功功率控制环的指令、定无功功率控制环的指令以及定直流电压控制环的指令和定交流电压的指令,使背靠背换流器本体的直流侧电压保持恒定、传输的有功功率保持恒定以及向电网吸收或发出的无功功率恒定;有功附加控制器用于对频率偏差输入信号进行比例积分控制输出有功功率附加参考指令值;无功附加控制器用于对频率偏差输入信号进行微分控制输出无功功率附加参考指令值;本发明通过改变有功功率指令值和无功功功率指令值实现对受扰动的交流系统的频率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8365615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126049.X
申请日:2018-02-08
IPC分类号: H02J3/2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广域阻尼控制器及控制方法,控制器包括:自适应时滞补偿器、移相单元以及GrHDP单元;自适应时滞补偿器用于对广域测量信号进行自适应的时滞补偿,得到信号x(t);移相单元用于对信号x(t)进行放大和移相,得到并行移相信号X(t);GrHDP单元基于自适应动态规划根据并行移相信号X(t)得到与电力系统当前运行工况相适应的控制信号u(t);控制方法包括:(1)对广域测量信号进行自适应时滞补偿;(2)通过放大和移相得到并行移相信号;(3)利用GrHDP神经网络得到与电力系统当前运行工况相适应的控制信号u(t)。本发明在不同运行工况和不同通信时滞下,均能有效抑制系统的低频振荡,改善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365615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810126049.X
申请日:2018-02-08
IPC分类号: H02J3/2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广域阻尼控制器及控制方法,控制器包括:自适应时滞补偿器、移相单元以及GrHDP单元;自适应时滞补偿器用于对广域测量信号进行自适应的时滞补偿,得到信号x(t);移相单元用于对信号x(t)进行放大和移相,得到并行移相信号X(t);GrHDP单元基于自适应动态规划根据并行移相信号X(t)得到与电力系统当前运行工况相适应的控制信号u(t);控制方法包括:(1)对广域测量信号进行自适应时滞补偿;(2)通过放大和移相得到并行移相信号;(3)利用GrHDP神经网络得到与电力系统当前运行工况相适应的控制信号u(t)。本发明在不同运行工况和不同通信时滞下,均能有效抑制系统的低频振荡,改善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678635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610006020.9
申请日:2016-01-05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发明人: 李勤新 , 孙建波 , 张振安 , 刘琳 , 臧主峰 , 赵阳 , 李大虎 , 卢子敬 , 饶宇飞 , 陈勇 , 裘微江 , 翟媛媛 , 宫春明 , 何春江 , 陈继林 , 刘娜娜 , 李芳 , 邹卫美 , 康建东 , 郭中华 , 秦长峰 , 孙永锋 , 白俊杰 , 罗春青 , 张亮 , 佟德江 , 周智强
IPC分类号: G06Q50/0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电网调度计算的数据构建方法及系统,方法通过建立计算数据工程、导入省调数据及拼接调数据实现电网调度计算的数据;系统包括工程管理模块、数据管理模块、数据校验模块及计算分析模块。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及系统实现了省调与低调数据之间统一管理、各自维护且能够按需拼接使用的电网调度计算,其构建灵活且有效,实现了数据源端维护及全局共享;有效防止数据修改的相互影响,便于各区域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校核;能够根据计算需要灵活构建计算数据,保证了电网调度的唯一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569052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890465.8
申请日:2016-10-11
IPC分类号: G01R31/00
CPC分类号: G01R31/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实时健康状态的电力变压器可靠性评估的方法。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确定当前时刻、最后状态监测时刻、最后状态转移点、未来考察时间点、电力变压器状态逗留时间的初始分布等条件;步骤2、使用接受拒绝采样方法生成随机数,即每个状态的状态逗留时间;步骤3、计算本次采样样本下的可靠度与平均剩余寿命;步骤4、根据方差系数判断收敛条件是否满足;若不满足,返回第2步继续新的采样;若满足,计算可靠度函数与平均剩余寿命,评估完毕。与现有方法相比,本发明提出的模型中假设变压器处于周期监测中,但是健康状态的转移可以发生在任何时刻,这比现有的大多数模型更加符合实际。本发明可靠、易行,便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6410788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888899.4
申请日:2016-10-11
IPC分类号: H02J3/00
CPC分类号: H02J3/00 , H02J2003/00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传输介数的电网关键线路辨识方法。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获取电网拓扑和量测数据,生成标准数据格式;步骤2、采用潮流追踪的方法,分别计算所有线路的有功潮流因子和无功潮流因子;步骤3、计算各线路的传输介数;步骤4、对各个线路的传输介数进行排序,以辨识线路关键程度。与现有方法相比,本发明在电网关键线路辨识方法中引入了传输介数的概念,可以更加准确的辨识出电网中的关键线路。本发明的方法可靠、易行,便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5678635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06020.9
申请日:2016-01-05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发明人: 李勤新 , 孙建波 , 张振安 , 刘琳 , 臧主峰 , 赵阳 , 李大虎 , 卢子敬 , 饶宇飞 , 陈勇 , 裘微江 , 翟媛媛 , 宫春明 , 何春江 , 陈继林 , 刘娜娜 , 李芳 , 邹卫美 , 康建东 , 郭中华 , 秦长峰 , 孙永锋 , 白俊杰 , 罗春青 , 张亮 , 佟德江 , 周智强
IPC分类号: G06Q50/0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电网调度计算的数据构建方法及系统,方法通过建立计算数据工程、导入省调数据及拼接调数据实现电网调度计算的数据;系统包括工程管理模块、数据管理模块、数据校验模块及计算分析模块。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及系统实现了省调与低调数据之间统一管理、各自维护且能够按需拼接使用的电网调度计算,其构建灵活且有效,实现了数据源端维护及全局共享;有效防止数据修改的相互影响,便于各区域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校核;能够根据计算需要灵活构建计算数据,保证了电网调度的唯一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410788B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610888899.4
申请日:2016-10-11
IPC分类号: H02J3/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传输介数的电网关键线路辨识方法。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获取电网拓扑和量测数据,生成标准数据格式;步骤2、采用潮流追踪的方法,分别计算所有线路的有功潮流因子和无功潮流因子;步骤3、计算各线路的传输介数;步骤4、对各个线路的传输介数进行排序,以辨识线路关键程度。与现有方法相比,本发明在电网关键线路辨识方法中引入了传输介数的概念,可以更加准确的辨识出电网中的关键线路。本发明的方法可靠、易行,便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6569052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610890465.8
申请日:2016-10-11
IPC分类号: G01R31/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实时健康状态的电力变压器可靠性评估的方法。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确定当前时刻、最后状态监测时刻、最后状态转移点、未来考察时间点、电力变压器状态逗留时间的初始分布等条件;步骤2、使用接受拒绝采样方法生成随机数,即每个状态的状态逗留时间;步骤3、计算本次采样样本下的可靠度与平均剩余寿命;步骤4、根据方差系数判断收敛条件是否满足;若不满足,返回第2步继续新的采样;若满足,计算可靠度函数与平均剩余寿命,评估完毕。与现有方法相比,本发明提出的模型中假设变压器处于周期监测中,但是健康状态的转移可以发生在任何时刻,这比现有的大多数模型更加符合实际。本发明可靠、易行,便于推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