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2634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70819.3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市衷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 B01J20/02 , B01J20/08 , B01J20/10 , B01J20/16 , B01J20/06 , B01J20/28 , B01J20/30 , B01J20/32 , B01D5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型硒基吸附剂、制备及用于烟气中高效脱汞的应用,属于烟气汞污染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先制备球形高比表面积多孔吸附剂载体,然后基于原位还原法,配置高价态硒化物溶液,将载体置于溶液中,对其表面进行改性;再利用还原剂直接对孔隙均匀分布的高价硒进行原位还原,使还原出的单质纳米硒锚定在球形载体表面,干燥处理后形成硒活性位点充分暴露且负载均匀球形载硒吸附剂,该吸附剂可应用至固定床填料式脱汞。本发明制备的吸附剂在复杂烟气下对汞有优异的选择性,脱汞效率高达90%以上,吸附量高达101.04mg/g,是传统脱汞材料活性炭吸附能力的300倍。
-
公开(公告)号:CN11796524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723227.4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国家能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天空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预器清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空预器除垢药剂及其除垢方法。该除垢药剂包括结垢脱除剂和缓蚀防垢剂,且所述结垢脱除剂与所述缓蚀防垢剂分开保存;其中,所述结垢脱除剂含有亚硝酸钠、亚硫酸钠和水;所述缓蚀防垢剂含有聚丙烯酸钠、氯化钠和水。按照本发明所述的空预器除垢药剂及其除垢方法,通过结垢脱除剂脱除硫酸氢铵和硫酸钙,确保了结垢逐层剥离,实现了深层清理;而且通过缓蚀防垢剂捕集烟气中的腐蚀结垢组分,实现空预器的防腐防垢。提升了空预器运行效率,实现了节能减排。
-
公开(公告)号:CN11660338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670190.7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碳捕集与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相变溶剂的二氧化碳捕集原位利用方法及其系统,所述方法为:将待处理的工业烟气进行预处理后,采用二氧化碳吸收剂吸收其中的二氧化碳,获得吸收浆料;对吸收浆料进行相分离处理,获得CO2富液相和CO2贫液相;将CO2富液相作为电催化还原的阴极电解液,进行电化学还原处理,随后进行分离,获得CO2富液再生相和二氧化碳还原产物;将CO2富液再生相与CO2贫液相重新二氧化碳吸收剂继续吸收预处理后的工业烟气中的二氧化碳。本发明的方法解决了燃烧后二氧化碳捕集再生和运输成本高,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捕集后原位利用二氧化碳转化为高附加值产物,实现了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一体化。
-
公开(公告)号:CN104492409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665391.9
申请日:2014-11-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iO2晶体/石墨烯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使用赫默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并将制备的氧化石墨烯与乙醇混合,以形成氧化石墨烯乙醇溶液,在剧烈搅拌下,将有机钛酸酯加入氧化石墨烯乙醇溶液中,以形成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加入水热反应釜中,对该水热反应釜进行加热,待水热反应釜自然冷却后,将其中的悬浮液离心过滤,以得到黑色固体物质,对黑色固体物质进行洗涤,直至滤液为无色后,将该黑色物质放入烘箱中烘干,以得到黑色粉末,将黑色粉末在惰性气体中煅烧,从而形成TiO2晶体/石墨烯纳米复合物。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方法中存在的TiO2/石墨烯复合物形貌难以控制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580526B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210029748.5
申请日:2012-02-1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富氧燃烧电厂烟气中CO2光催化还原方法,具体为:在富氧燃烧电厂烟气脱硫和CO2压缩之间,对烟气中CO2进行光催化还原反应,收集还原反应得到的液态产物。本发明还提供了还原装置,包括反应单元、产物收集单元和隔板;反应单元包括反应腔,所述反应腔的两端分别设有烟气入口和出口,反应腔内部等间距设有多个挡板,挡板与反应腔壁形成气体通道,挡板上固定有负载催化剂的光纤束,反应腔的顶端设有石英玻璃板盖板;产物收集单元包括位于所述反应腔下方的收集腔,隔板位于反应腔和收集腔之间,在隔板上与光纤束一一对应的位置处开孔。本发明同时实现CO2减排和资源化利用,有较强的CO2处理能力且成本低、无污染、能耗低。
-
公开(公告)号:CN102698598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158244.3
申请日:2012-05-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飞灰中的磁珠催化氧化燃煤烟气中单质汞的方法,以实现对烟气中单质汞的脱除,其包括:首先,对除尘器分离捕集的飞灰利用磁选分离机进行磁选分离,获取磁珠颗粒;然后,将磁珠颗粒喷入除尘器前的烟道中,使之与待除尘烟气混合,以与烟气中单质汞发生催化反应,使单质汞氧化为氧化态汞;最后,氧化态汞随烟气进入下游污染物控制设备进行处理,即可实现烟气中单质汞的脱除。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利用飞灰中的磁珠催化氧化燃煤烟气中单质汞的设备。本发明的方法和设备通过飞灰中的磁珠对烟气中的单质汞进行催化氧化从而脱除,不需要利用额外合成的催化剂,汞氧化和脱除率高,成本低,而且在催化氧化单质汞的同时不影响飞灰的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80743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01210.4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气碳捕集与利用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直接空气碳捕集原位利用系统及方法。本发明中,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原位电驱动还原装置阴极室与醇胺类吸收剂反应生成氨基甲酸根,达到二氧化碳被吸收并富集目的,二氧化碳被富集后,进行电催化还原,氨基甲酸根得电子被还原为一氧化碳和醇胺。通过对空气中二氧化碳进行吸收富集后电催化还原成一氧化碳,一方面解决了低浓度二氧化碳捕集成本高,捕集后利用困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检测阴极室溶液PH值来控制吸收和转化的进程实现连续反应,提高了碳捕集效率,实现了系统高效能和低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716596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0490335.5
申请日:2023-05-0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捕集耦合电催化转化制甲醇系统,属于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领域。该二氧化碳捕集耦合电催化转化制甲醇系统的碳捕集装置靠近底部的侧壁与含碳烟气管道连接,靠近顶部的侧壁设有碳捕集溶液的入口,顶部设有烟气出口,底部设有富碳溶液出口;电催化装置进口端与捕集装置的富碳溶液出口连通,电催化装置的出口端连接有精馏装置,精馏装置的第一出口连接冷凝器,冷凝器的第一出口连接甲醇储存装置,冷凝器的第二出口连接所述精馏装置,还包括流量匹配装置。本发明可协调碳捕集装置和电催化装置间可能存在的功率与流量的差异,保证二者的匹配运行,进而实现碳捕集与碳利用的有效耦合联动。
-
公开(公告)号:CN11665716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363056.2
申请日:2023-04-0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三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堆叠式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反应装置,属于碳捕集与利用领域,包括:自下往上依次为托台、反应腔和上盖;托台侧面设置有进液口,与反应腔间设有可拆卸式导流板;反应腔前、后内表面上设置有插槽,插槽中安装有可自由调整、拆卸的阴极电极板和阳极电极板,二者交错堆叠排布,反应腔侧面设置有溢流板和出液口;上盖的左、右侧面分别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电解液中的水在阳极电极板处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气和H+,电解液中的二氧化碳在阴极电极板处发生还原反应,还原反应获得的电子与H+结合以转化为碳氢产物;反应产生的液态产物经出液口流出,气态产物从出气口流出。实现二氧化碳的高效电催化还原,装置体积小、容积效率大。
-
公开(公告)号:CN115055177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633359.7
申请日:2022-06-0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催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氧空位缺陷的SnTa2O6‑x纳米片光催化剂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SnCl2粉末与KTaO3粉末为原料,将它们混合后用玛瑙研钵充分研磨,然后退火;(2)将产物洗涤,得到SnTa2O6纳米片;(3)将SnTa2O6纳米片置于玛瑙研钵中,滴入萘酚溶液,充分研磨后,将产物置于基底上,干燥后即可得到负载有SnTa2O6的基底;(4)将基底夹住后伸入预混平面火焰的后火焰区退火10~150秒,由此即可得到具有氧空位缺陷的SnTa2O6‑x纳米片光催化剂。与使用高温还原及添加强还原性试剂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火焰还原具有独特的高温、超快升温速率、可调还原环境和开放大气下操作等独特优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