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6066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28140.3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K9/06 , A61K31/58 , A61K31/513 , A61K31/203 , A61K38/14 , A61K47/42 , A61K47/36 , A61P17/02 , A61K4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瘢痕的皮下注射交联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水凝胶由可交联生物大分子、响应性前药、荧光标记物及光引发剂组成。该水凝胶可经注射器递送至病理性瘢痕病灶内,随后由光照原位交联。所述水凝胶可在瘢痕病灶内长期滞留、缓慢降解释药,该水凝胶中负载的荧光标记物可实时检测药物分子的滞留情况,达到动态给药的目的,并且水凝胶具有良好的溶胀性能与力学性能,实现皮损内药物注射联合压力疗法治疗病理性瘢痕。
-
公开(公告)号:CN111298192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010153632.7
申请日:2020-03-0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L26/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皮肤和黏膜破损部位的防护性修复水凝胶,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聚合物基质0.5%~10%;1‑(3‑二甲基氨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0.001%~0.1%;N‑羟基琥珀酰亚胺0.001%~0.1%;5′‑羟多巴胺0.001%~0.1%;促进组织修复药物0.01%~5%;抗感染药物0.5%~5%;三蒸水80%~9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皮肤和黏膜破损部位的防护性修复水凝胶的制备方法,优化了1‑(3‑二甲基氨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N‑羟基琥珀酰亚胺和5′‑羟多巴胺的重量百分含量,能够覆盖于伤口表面时氧化交联形成一层保护膜,既避免了促进组织修复药物和抗感染药物的失效,也有利于组织修复药物和抗感染药物对伤口的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0664439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1910838196.4
申请日:2019-09-0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B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提取皮肤组织液的微针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微针包括相互贯穿的多孔网络骨架及在该骨架内外表面修饰的亲水性聚合物层。制备方法具体是先配制聚合物和致孔剂的混合溶液,然后将它们填入微针模具中,然后除去其中的致孔剂,即可得到具有相互贯穿的多孔网络骨架,最后在多孔网络骨架内外表面修饰亲水性聚合物层。本发明通过对该微针所采用的亲水性聚合物层的厚度、微针的孔隙率、孔径以及相应制备方法的整体工艺流程设计进行改进,得到可提取皮肤组织液的微针。本发明提供的微针生物相容性好,提取皮肤组织液的速度快,无需外加负压装置,不会引起明显疼痛感和皮肤感染,无需专业人员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1388355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262111.5
申请日:2020-04-0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阻隔病原体接触的皮肤防护剂,其为双官能团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二异氰酸酯的交替共聚物的乳液,且分散介质为去离子水。能够在涂抹于皮肤并干燥后,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聚合物膜,长时间保护皮肤,降低受损和感染风险。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阻隔病原体接触的皮肤防护剂的制备方法,能够制备皮肤防护剂乳液,在涂抹于皮肤并干燥后,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聚合物膜,长时间保护皮肤。并优化了去离子水的量,避免皮肤防护剂乳液在涂抹于皮肤时,干燥过快或过慢。
-
公开(公告)号:CN109078260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810706922.2
申请日:2018-07-0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M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批量制备中空微针阵列的方法,制备中空微针阵列的方法具体是利用具有孔洞的微针阵列阴模板制备聚合物微针阵列阳模板,然后在该聚合物微针阵列阳模板的表面镀上金属种子层;接着,在表面附着有金属种子层的微针阵列阳模板上电镀金属结构层,形成微针阵列针壁;然后使用有机溶剂去除聚合物微针阵列阳模板,得到金属微针阵列,打磨抛光或激光切割该微针阵列的顶部,即可得到中空的金属微针阵列。本发明通过对制备方法的整体工艺流程的设置进行改进,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解决目前中空微针阵列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结构可控性差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339182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696188.0
申请日:2019-07-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修饰透明质酸酶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及制备与应用,属于纳米生物医药领域。该纳米颗粒含有介孔二氧化硅和透明质酸酶;介孔二氧化硅表面连接阳离子聚合物,或者表面连接了带正电荷的官能团;透明质酸酶与所述阳离子聚合物或所述带正电荷的官能团吸附。优选地,介孔二氧化硅内部为中空结构。制备方法为将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与阳离子聚合物混合,进行孵育,再与透明质酸酶混合,或者将表面通过共价作用连接了带正电荷的官能团的介孔二氧化硅与透明质酸酶混合,进行孵育。本发明的纳米粒子可通过降解实体瘤微环境的透明质酸提高药物利用效率,增强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实现肿瘤化疗和免疫联合治疗,其对小鼠抑瘤率可达94%。
-
公开(公告)号:CN108904421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805910.5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K8/98 , A61K8/9789 , A61K8/9706 , A61K8/65 , A61K8/02 , A61M37/00 , A61Q19/08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抗衰除皱的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护肤品领域,该微针贴片包括主体支撑成分和功效成分,主体支撑成分由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可降解材料制成,功效成分按重量百分含量由以下组分组成:人参提取物10%~30%、积雪草提取物15%~25%、海藻提取物3%~5%、甘草提取物5%~10%、白蒺藜提取物2%~5%、绿茶提取物5%~10%、胶原蛋白10%~15%、阿胶5%~10%、辅助添加剂10%~25%。本公开的微针贴片可有效穿透皮肤角质层屏障,使功效成分直达真皮,快速调节细胞新陈代谢、补充所需营养物质和胶原蛋白,改善皮肤的纹理状态,达到抵抗衰老、祛除皱纹的功效,且原料天然、毒副作用小。
-
公开(公告)号:CN108852963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805019.1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K8/9794 , A61K8/9789 , A61K8/68 , A61K8/42 , A61K8/02 , A61M37/00 , A61Q19/00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补水保湿的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护肤品领域,该微针贴片包括主体支撑成分和功效成分,主体支撑成分由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可降解材料制成,功效成分按重量百分含量由以下组分组成:荷荷巴提取物10%~30%、薰衣草提取物3%~5%、芦荟提取物15%~25%、奇异果提取物5%~10%、白芷提取物2%~5%、绿豆提取物5%~10%、尿素10%~15%、神经酰胺5%~10%、辅助添加剂10%~25%。本公开的微针贴片可有效刺穿皮肤,在皮肤表面形成孔道,随着主体支撑成分的可降解材料迅速在皮肤内溶解,功效成分可能迅速被真皮层吸收,补充水分和营养物质,从根本上改善皮肤缺水状态,且安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653177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803700.2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K8/98 , A61K8/9794 , A61K8/9789 , A61K8/67 , A61K8/02 , A61Q19/00 , A61Q19/02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美白祛斑的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护肤品领域,该微针贴片包括主体支撑成分和功效成分,主体支撑成分由可降解材料制成,功效成分按重量百分含量由以下组分组成:熊果叶提取物10%~30%、珍珠粉15%~25%、甘草提取物3%~5%、当归提取物2%~5%、白芨提取物5%~10%、薏苡仁提取物5%~10%、柠檬提取物10%~15%、烟酰胺5%~10%、辅助添加剂10%~25%。本公开的微针贴片有效穿透皮肤角质层屏障,随着可降解材料迅速在皮肤内溶解,功效成分可能迅速被真皮层吸收,促进血液循环、营养肌肤,有效抑制皮肤黑色素生成和累积,加快黑色素的分解和代谢,起到美白皮肤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434122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503456.8
申请日:2018-05-2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电解质杂化中空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聚电解质杂化中空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内部为中空结构,外部壳层为聚电解质与二氧化硅的杂化结构;所述壳层分布有介孔。该制备方法是首先合成具有核壳结构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然后除去核壳结构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中的表面活性剂;最后用聚电解质对得到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进行刻蚀,从而得到聚电解质杂化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该制备方法简单,得到的聚电解质杂化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较好的生物相容性、较大的比表面积及孔体积,可应用于药物载体和免疫佐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