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9563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539252.7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气象因素和污染传输的大气污染物评估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提取测试区域在预设时间序列上的大气污染浓度数据,并作为模型构建数据;S2:对模型构建数据中的气象因素影响进行滤除,构建气象因素影响模型;S3:计算模型构建数据中的外来传输贡献影响,构建外来传输贡献影响模型;S4:将模型构建数据与气象因素影响模型以及外来传输贡献影响模型进行关系耦合,构建大气污染浓度关系耦合模型;S5:根据大气污染浓度关系耦合模型,估算待测区域的大气污染物浓度影响。本发明通过结合气象因素和外来传输贡献影响,能够根据气象因素和外来传输贡献影响对区域大气污染浓度进行综合研判。
-
公开(公告)号:CN113361213B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110638869.9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IPC: G06F30/28 , G16C20/10 , G01N33/18 , G01M10/0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水力学与水化学耦合的水源识别方法,通过突水力学模型及贝叶斯识别模型耦合进行待判水样的水源识别;根据突水点确定潜在水害类型,通过潜在水害类型的所述突水力学模型计算突水临界防隔水煤岩柱厚度Lv,根据所述潜在水害类型确定实际有效防隔水煤岩柱厚度Le;通过所述突水临界防隔水煤岩柱厚度Lv和实际有效防隔水煤岩柱厚度Le的关系,对所述先验概率进行调整;将调整后的所述先验概率代入所述贝叶斯识别模型进行待判水样的水源识别。本发明提供的水源识别方法,引入水力学特征,根据现场分析确定潜在水害类型,从而调整水力学与水化学耦合的水源识别算法,以及构建动态样品库,有效提高了矿井突水水源识别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608267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636225.6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IPC: G01V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回线零磁通瞬变电磁探测装置,涉及地质与勘探地球物理领域,该双回线零磁通瞬变电磁探测装置,发射线圈,用于产生一次脉冲磁场,采用双回线结构;发射机,用于为发射线圈供电;接收线圈,用于在一次脉冲磁场间歇期间,接收地下介质中引起的二次感应涡流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发射线圈采用双回线发射线圈,接收线圈和发射线圈垂直布置并中心重合,在接收线圈中的一次场磁通量为零,消除了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之间的互感影响,接收线圈观测的是纯二次场,减小了探测盲区,提高了探测精度;线圈两侧地质体的二次场方向相反,据此可以实现发射线圈两侧地质异常体的区分。
-
公开(公告)号:CN113361213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638869.9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IPC: G06F30/28 , G16C20/10 , G01N33/18 , G01M10/0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水力学与水化学耦合的水源识别方法,通过突水力学模型及贝叶斯识别模型耦合进行待判水样的水源识别;根据突水点确定潜在水害类型,通过潜在水害类型的所述突水力学模型计算突水临界防隔水煤岩柱厚度Lv,根据所述潜在水害类型确定实际有效防隔水煤岩柱厚度Le;通过所述突水临界防隔水煤岩柱厚度Lv和实际有效防隔水煤岩柱厚度Le的关系,对所述先验概率进行调整;将调整后的所述先验概率代入所述贝叶斯识别模型进行待判水样的水源识别。本发明提供的水源识别方法,引入水力学特征,根据现场分析确定潜在水害类型,从而调整水力学与水化学耦合的水源识别算法,以及构建动态样品库,有效提高了矿井突水水源识别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345140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1811293749.4
申请日:2018-11-01
Applicant: 华北科技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煤矿突水灾害预警的辅助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重点监测区域的评价指标体系,将研究区内任一点连续性评价指标的数据通过克里格插值计算,得到研究区内空间评价点的连续性评价指标数据;通过危险性指数将非连续评价指标转化为连续性评价指标;通过评价指标的统计算法,得出至少一个评价指标;将所述至少一个评价指标输入ANN设计的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输出各个空间评价点的危险性因数,确定重点监测区域。本发明提供的煤矿突水灾害预警的辅助方法能够对煤矿突水预警监测区域进行等级评价,圈定重点监测位置,优化预警系统的现场布置,提高预警系统的预警能力和预警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633755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595572.3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华北科技学院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V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组合式高密度电法仪,包括控制器、电缆、笔记本电脑、电源和电极,所述控制器由电源供电,并通过数据线与笔记本电脑连接;所述电缆分为两种,一种为普通多芯电缆,一种为带电极接口的多芯电缆;所述带电极接口的多芯电缆,是在普通多芯电缆的基础上,将电缆中的每一芯电线挑出来,用于与电极连接;电缆与控制器之间,以及电缆与电缆之间通过航空插头连接。解决了常规高密度电法仪电极个数超过电缆芯数时无法测量的问题,实现了超长测线探测;与常规集中式高密度电法仪相比大幅减少了电缆使用量,降低了仪器成本,减轻了仪器重量,提高了施工和运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549100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006760.2
申请日:2016-01-07
Applicant: 华北科技学院
IPC: G01V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U形螺线源的矿井瞬变电磁探测装置与方法,所述发射线圈设有非导电U形支架和供电电线,所述供电电线以密绕螺线的方式缠绕在U形支架上,供电电线的起点在U形支架的一端,终点在U形支架的另一端,两端各预留出2-3m连接线与发射机连接,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保持间隔1-5m;发射机和主机距离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1m之外,基于二分搜索算法进行全区视电阻率计算,本发明采用U形螺线源,减小发射线圈附近干扰源对一次场的干扰,提高了数据质量、探测精度和分辨率;减小了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之间的互感,即减小了关断时间和探测盲区;减小了发射线圈的尺寸,更加适应井下狭小的巷道空间;计算结果精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677132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27720.7
申请日:2021-07-12
Applicant: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层气钻探的随钻仪器,包括地面上的提升系统、钻塔、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和控制系统,以及地面以下的钻杆、随钻仪器设备、柔性连接器和钻头;所述提升系统、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和控制系统安装在钻塔上;所述动力系统与钻杆一端连接,钻杆另一端通过柔性连接器连接钻头,所述钻杆底部设置有随钻仪器设备。本发明具有使钻井在有利的地层钻进,钻进效率提高,减少钻井的风险,提高工程质量并降低勘探开发成本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936481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206162.5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Inventor: 李飞
IPC: G06F30/23 , G06T17/20 , G01V3/0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球物理数值计算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全空间初始场源的半空间瞬变电磁三维正演方法。所述基于全空间初始场源的半空间瞬变电磁三维正演方法由初始场源、控制方程及三维离散格式、迭代初始时刻和时间步长、模型网格剖分方式、地空边界的边界条件、其他边界的边界条件共六个部分构成。地空边界条件采用设置空气层的方法,实现了带地形模型和航空探测模型的正演计算。初始场源采用全空间初始场源,允许的相邻网格步长比例从传统方法的1.2提高到2,允许的最大与最小网格步长比例从传统方法的20提高到不受限制,大大减小了计算量,提高了计算效率,可以实现小尺度、大尺度和多尺度模型正演。
-
公开(公告)号:CN114089426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0575919.3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IPC: G01V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U形螺线源瞬变电磁全空间定向探测方法,将多匝方形回线源发射线圈以靠近观测点位置一侧的边框为轴旋转N度,进行数据采集,得到二次场值dB10;每旋转N度采集一次数据,直到旋转至180度完成最后一次数据采集,依次得到二次场值dB20、dB30、…、dB180;将采集的二次场值进行叠加,得到改进的U形螺线源瞬变电磁探测结果dB,dB=dB0+dBN+…+dB180。通过传统多匝方形回线发射线圈的组合实现了U形螺线源瞬变电磁法探测,大大降低了发射线圈的制作成本。每次多匝方形回线发射线圈数据采集均单独进行,避免了不同旋转角度发射线圈,即各匝U形螺线之间的互感,减小了探测盲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