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大豆白粉病基因GmRmd1及编码蛋白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773443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210415100.5

    申请日:2022-04-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豆抗白粉病基因GmRmd1编码蛋白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如下任何一种物质在提高大豆抗白粉病中的应用:1)GmRmd1基因DNA分子;2)GmRmd1编码蛋白;3)含有GmRmd1基因DNA分子的重组质粒、表达盒、转基因细胞或者重组菌;所述GmRmd1基因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序列1所示。将本发明GmRmd1基因表达于易感大豆白粉病的大豆品种可以赋予转基因大豆抗白粉病的功能;突变抗大豆白粉病品种中的GmRmd1基因可以使白粉病抗性丧失。本发明公开的基因可作目的基因导入感大豆白粉品种中,赋予其白粉病抗性,对培育抗大豆白粉病大豆品种有重要的意义。

    一种重组玉米膨胀蛋白及其协同纤维素酶在降解木质纤维素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924452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323181.5

    申请日:2024-03-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玉米膨胀蛋白及其协同纤维素酶在降解木质纤维素中的应用。本发明先对玉米膨胀素基因ExpA17‑corn进行密码子优化,再合成优化后的玉米膨胀素基因ExpA17‑Yeast,然后将其与毕赤酵母分泌性表达载体连接,形成重组质粒。通过化学转化法将重组质粒转化到毕赤酵母中,经检测膨胀素基因通过同源重组整合到毕赤酵母染色体上,成功获得重组菌株。将获得的重组玉米膨胀蛋白协同纤维素酶用于玉米秸秆酶水解实验,结果表明,所述重组玉米膨胀蛋白的添加不仅可大幅度降低纤维素酶的使用量、提高酶解速率。

    一种玉米秸秆预处理及高效生产葡萄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0002781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311530529.X

    申请日:2023-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秸秆预处理及高效生产葡萄糖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玉米秸秆预处理试剂,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20~80wt%DES‑Gly、1~7wt%DBU和水;所述DES‑Gly由氯化胆碱和甘油混合而成。采用该试剂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后进行酶水解生产葡萄糖,与现有技术相比,可显著提高葡糖糖的产率,葡萄糖产率可达96.04%;而且大大降低了预处理中溶剂的用量以及预处理的反应温度和时间,反应条件更加温和,成本显著降低。因此,本发明提供了方法简单、成本低、高效的利用玉米秸秆生产葡萄糖的新技术,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沙孔隙度及渗透率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06194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455588.0

    申请日:2022-11-2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沙孔隙度及渗透率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装置包括水势平台、渗透率装置、样品罐、虹吸管;水势平台包括槽体、支架、出水管;槽体安装在支架上,槽体内铺设有粗砂和碎石构成的基层,槽体下端设置有出水口,出水管连通出水口;渗透率装置包括机架、供水槽,机架上端设置有平台,平台上开设有若干用于放置支撑样品罐的阶梯孔,机架内于阶梯孔由上至下依次安装有漏斗、量杯;水势平台渗透率装置上均能同时放置多个样品罐进行测试,通过虹吸管连通水槽及放置于阶梯孔的样品罐,并设定供水槽的液面高度与放置于阶梯孔内的样品罐的上端高度齐平,以此利用虹吸原理实现的定水头的批量测定。

    基因NGR1和/或NGR2在调控侧根反重力生长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19362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627408.1

    申请日:2024-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大豆基因NGR1和/或NGR2在调控大豆侧根反重力生长中的应用,本发明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大豆的NGR1和/或NGR2基因进行敲除,获得的突变体材料根系中其侧根能够反重力生长且主根继续向下生长,同时在模拟自然环境磷含量分布的生长环境中突变体材料的磷吸收效率强于野生型。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大豆基因NGR1和/或NGR2在调控大豆侧根的反重力生长,促进大豆根系快速吸收浅层土壤中磷的方法,这为浅根系磷高效吸收型大豆品种的选育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一种重组玉米膨胀蛋白及其协同纤维素酶在降解木质纤维素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924452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323181.5

    申请日:2024-03-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玉米膨胀蛋白及其协同纤维素酶在降解木质纤维素中的应用。本发明先对玉米膨胀素基因ExpA17‑corn进行密码子优化,再合成优化后的玉米膨胀素基因ExpA17‑Yeast,然后将其与毕赤酵母分泌性表达载体连接,形成重组质粒。通过化学转化法将重组质粒转化到毕赤酵母中,经检测膨胀素基因通过同源重组整合到毕赤酵母染色体上,成功获得重组菌株。将获得的重组玉米膨胀蛋白协同纤维素酶用于玉米秸秆酶水解实验,结果表明,所述重组玉米膨胀蛋白的添加不仅可大幅度降低纤维素酶的使用量、提高酶解速率。

    创制高产大豆的方法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564199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110820475.5

    申请日:2021-0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对大豆GmJAGGED1‑1基因和GmJAGGED1‑2基因同时进行编辑修饰,获得高产大豆的方法。具体利用CRISPR/Cas9系统对出发大豆中GmJAGGED1‑1和GmJAGGED1‑2基因进行同时编辑,且使所述GmJAGGED1‑1和GmJAGGED1‑2基因同时发生突变导致翻译蛋白提前终止,得到转基因大豆;实现出发大豆中GmJAGGED1‑1和GmJAGGED1‑2基因同时基因编辑。本发明利用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编辑技术对大豆GmJAGGED1‑1和GmJAGGED1‑2基因进行特定靶点的定点敲除,获得产量较对照提高8%以上的高产大豆突变体材料,为高产大豆品种选育提供新材料。

    一种用2-(N-吗啡啉)乙磺酸促进纤维素酶降解纤维素的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53638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279506.X

    申请日:2023-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2‑(N‑吗啡啉)乙磺酸促进纤维素酶降解纤维素的方法及应用。本发明用2‑(N‑吗啡啉)乙磺酸和纤维素酶共同处理纤维素或富含纤维素的秸秆,加快了反应速率,显著提高了纤维素酶水解效率。添加2g/L的MES和20FPU/g秸秆预处理残渣的纤维素酶,酶解24h,葡萄糖得率即可达70%以上。因此,添加MES,可显著提高纤维素酶水解效率,显著提高水解产物葡萄糖的得率,减少纤维素酶至少一半用量,显著缩短反应时间,降低纤维素酶使用成本。

    一种抗大豆白粉病基因GmRmd1及编码蛋白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773443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415100.5

    申请日:2022-04-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豆抗白粉病基因GmRmd1编码蛋白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如下任何一种物质在提高大豆抗白粉病中的应用:1)GmRmd1基因DNA分子;2)GmRmd1编码蛋白;3)含有GmRmd1基因DNA分子的重组质粒、表达盒、转基因细胞或者重组菌;所述GmRmd1基因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序列1所示。将本发明GmRmd1基因表达于易感大豆白粉病的大豆品种可以赋予转基因大豆抗白粉病的功能;突变抗大豆白粉病品种中的GmRmd1基因可以使白粉病抗性丧失。本发明公开的基因可作目的基因导入感大豆白粉品种中,赋予其白粉病抗性,对培育抗大豆白粉病大豆品种有重要的意义。

    创制高产大豆的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564199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820475.5

    申请日:2021-0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对大豆GmJAGGED1‑1基因和GmJAGGED1‑2基因同时进行编辑修饰,获得高产大豆的方法。具体利用CRISPR/Cas9系统对出发大豆中GmJAGGED1‑1和GmJAGGED1‑2基因进行同时编辑,且使所述GmJAGGED1‑1和GmJAGGED1‑2基因同时发生突变导致翻译蛋白提前终止,得到转基因大豆;实现出发大豆中GmJAGGED1‑1和GmJAGGED1‑2基因同时基因编辑。本发明利用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编辑技术对大豆GmJAGGED1‑1和GmJAGGED1‑2基因进行特定靶点的定点敲除,获得产量较对照提高8%以上的高产大豆突变体材料,为高产大豆品种选育提供新材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