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用能园区的多能互补容量配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69430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110725103.4

    申请日:2021-06-2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综合用能园区的多能互补容量配置方法,包括:建立综合能源供应中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和电制热、电制冷设备的出力模型;分析综合用能园区的典型用能场景和负荷,包括供热季、供冷季和过渡季的电负荷、热负荷与冷负荷;以系统总运行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以供电系统电功率平衡约束、天然气冷‑热‑电机组约束、购电功率约束、风电光伏出力约束、供热系统出力约束、启停时间约束、输送通道容量约束和备用容量约束作为约束条件,建立综合用能园区多能互补容量配置优化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本发明能对综合用能园区进行多能互补容量配置优化,实现多能源的整合,提高园区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56)对比文件方绍凤 等.考虑电热多种负荷综合需求响应的园区微网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9,第32卷(第01期),50-57.李柳松 等.考虑多功能区差异性以及冷热电负荷平衡的综合能源系统规划《.能源工程》.2020,(第03期),5-11.吴福保 等.基于冷热电联供的多园区博弈优化策略《.电力系统自动化》.2018,(第13期),74-81.

    一种基于能效-经济-环境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19635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046049.7

    申请日:2021-0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能效‑经济‑环境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为能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出园区综合能源系统效益,构建一套基于能效‑经济‑环境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评估体系,对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进行多维数据采集,确立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和指标体系内与之相关的参评层级;S2.对已构建指标体系中的所有指标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S3.根据搜集得到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指标评价值,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本发明采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为打造“能源技术与服务创新”园区提供了评价工具,从能效、环境、经济三个维度构建了评估指标体系。

    综合用能园区的多能互补容量配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69430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25103.4

    申请日:2021-06-2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综合用能园区的多能互补容量配置方法,包括:建立综合能源供应中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和电制热、电制冷设备的出力模型;分析综合用能园区的典型用能场景和负荷,包括供热季、供冷季和过渡季的电负荷、热负荷与冷负荷;以系统总运行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以供电系统电功率平衡约束、天然气冷‑热‑电机组约束、购电功率约束、风电光伏出力约束、供热系统出力约束、启停时间约束、输送通道容量约束和备用容量约束作为约束条件,建立综合用能园区多能互补容量配置优化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本发明能对综合用能园区进行多能互补容量配置优化,实现多能源的整合,提高园区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一种发电厂循环水热能再利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8511560U

    公开(公告)日:2023-02-21

    申请号:CN202222710989.8

    申请日:2022-10-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发电厂循环水热能再利用装置,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接成回路的循环水池、凝汽器、输送泵、换热器和冷却塔;换热器包括壳体,壳体一端固定有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均与管路连通;壳体内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与第一进水管连通;连接管外壁上固定有换热管,换热管与连接管之间形成换热腔;壳体内设置有换热机构,换热机构与换热腔连通;壳体底端固定有第二进水管,壳体顶端固定有第二出水管,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均与换热机构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换热器内连接管及换热机构的设置,可以延长循环水在换热器中停留的时间,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有效提高对循环水热量的回收利用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