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流化床脱硫塔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08803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1710700277.9

    申请日:2017-0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流化床脱硫塔,包括:低流量反应腔,其设置在脱硫塔渐扩段与脱硫塔以最低负荷运行时的反应稀相区之间,所述低流量反应腔包括:入口段,其为具有直径逐渐缩小空腔的锥体通道,所述入口段的大直径端与脱硫塔渐扩段上端连通;反应段,其下端与所述入口段的小直径端连通,所述反应段为圆柱形空腔;出口段,其为具有直径逐渐扩大空腔的锥体通道,所述出口段的小直径端与所述反应段上端连通,所述出口段的大直径端与脱硫塔内壁固定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循环流化床脱硫塔,设有低流量反应腔,能够在烟气量较低时维持脱硫塔的正常运行,克服了现有循环流化床脱硫塔在烟气量低时仍需将清洁烟气引回脱硫塔维持高负荷运行的缺陷。

    一种循环流化床脱硫塔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08803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10700277.9

    申请日:2017-08-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502 B01D53/346 B01D53/504 B01D2251/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流化床脱硫塔,包括:低流量反应腔,其设置在脱硫塔渐扩段与脱硫塔以最低负荷运行时的反应稀相区之间,所述低流量反应腔包括:入口段,其为具有直径逐渐缩小空腔的锥体通道,所述入口段的大直径端与脱硫塔渐扩段上端连通;反应段,其下端与所述入口段的小直径端连通,所述反应段为圆柱形空腔;出口段,其为具有直径逐渐扩大空腔的锥体通道,所述出口段的小直径端与所述反应段上端连通,所述出口段的大直径端与脱硫塔内壁固定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循环流化床脱硫塔,设有低流量反应腔,能够在烟气量较低时维持脱硫塔的正常运行,克服了现有循环流化床脱硫塔在烟气量低时仍需将清洁烟气引回脱硫塔维持高负荷运行的缺陷。

    一种循环流化床脱硫塔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126365U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21023093.5

    申请日:2017-08-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循环流化床脱硫塔,包括:低流量反应腔,其设置在脱硫塔渐扩段与脱硫塔以最低负荷运行时的反应稀相区之间,所述低流量反应腔包括:入口段,其为具有直径逐渐缩小空腔的锥体通道,所述入口段的大直径端与脱硫塔渐扩段上端连通;反应段,其下端与所述入口段的小直径端连通,所述反应段为圆柱形空腔;出口段,其为具有直径逐渐扩大空腔的锥体通道,所述出口段的小直径端与所述反应段上端连通,所述出口段的大直径端与脱硫塔内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循环流化床脱硫塔,设有低流量反应腔,能够在烟气量较低时维持脱硫塔的正常运行,克服了现有脱硫塔在烟气量低时仍需将清洁烟气引回脱硫塔维持高负荷运行的缺陷。(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三维编织接结经纱螺旋交织结构预制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06623B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0352941.6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编织接结经纱螺旋交织结构预制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以三维编织正交结构为基础,通过调节接结经纱初始位置,接结经纱在交织方向产生螺旋结构和相应纹路。通过调节相同立面接结经纱的数量,相同立面内接结经纱可形成辫子结构,增加接结经纱与经纬纱的交织点。本发明利用接结经纱螺旋交织的特点,简化了编织程序,仅通过调节接结经纱的交织角度和数量就可实现接结经纱螺旋交织结构三维编织预制体的制备,增加了经纬纱线和接结经纱之间的交织点,实现纱线的多交织点交织,保证了编织结构的整体性,提高层间强度、抗冲击性能和损伤容限,综合性能优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