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4403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310537620.8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柔性直流传输系统的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柔性直流传输系统包括外部送端系统和柔直输电系统,柔直输电系统包括送端。用于送端的功率控制方法包括:在柔性直流传输系统需要调节功率的情况下,控制送端进入紧急控制模式,调节送端的输出电压频率,以调节柔性直流传输系统的有功功率输送,实现柔性直流传输系统的功率调节。在外部送端系统的设定测量值符合设定阈值或者柔直输电系统检测到的设定测量值符合设定阈值的情况下;或者在外部送端系统接收到通信指令的情况下,控制外部送端系统进入定频率运行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1880144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10382068.X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光伏全直流送出系统及直流送出线路故障快速恢复方法,其中系统包括光伏阵列,中压直流变压器,汇流母线,高压直流变压器、直流送出线路、直流开关及直流换流站。直流送出线路故障快速恢复方法,在整个光伏全直流送出系统的直流送出线路故障发生、检测、清除、恢复过程中,通过直流变压器、光伏变换器、直流换流站以及直流开关进行合理灵活的配合,实现直流线路故障时,光伏全直流送出系统的快速恢复,且在过程中保证光伏阵列不脱网运行,从而保证光伏直流送出系统的稳定运行,助力大规模新能源的平价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737544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210766750.4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控制系统、方法、设备和介质,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控制系统包括:阀控系统,阀控系统包括桥臂控制单元和阀基组件;子模块级,子模块级包括若干串联的子模块。本申请的阀基组件采用奇偶成对配置的冗余互联通信架构,对应连接的子模块相邻之间也采用冗余互联方式,使得桥臂控制单元与阀基组件以及所连接子模块之间等整个链路均实现冗余通信,任一阀基组件故障或检修均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本申请的控制系统和方法具有可靠性高、冗余性强和便于级联扩展等优点,可适应于各类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阀控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737505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210765443.4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直流电压控制方法、设备及介质,属于电力系统柔性输电技术领域,该控制方法通过定功率控制换流器实现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电压控制,当直流电压出现波动时,判断偏差值大小,当偏差小于阈值范围的最小值,定功率控制换流器将功率精准在功率控制目标指令值;当偏差在阈值范围内波动,仅启动Ⅰ段直流电压比例调节控制;当偏差超过阈值范围,附加启动Ⅱ段直流电压比例调节控制;通过分级投入多段直流电压比例调节控制,应对因系统动态变化或者扰动所导致的直流母线电压异常波动,既实现了快速消除直流电压扰动震荡问题,又抑制直流过压、欠压问题,支撑直流电压,增强了系统稳定性,抵御所级联的LCC阀换相失败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75056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210757103.7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系统直流输电技术领域,该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包括升压站;第一换流站,第一换流站包括第一换流阀子模块;输入侧联接变压器组,输入侧联接变压器组包括并联连接的至少两个输入侧联接变压器,输入侧联接变压器组连接在升压站和第一换流阀子模块之间;第二换流站,第二换流站与第一换流站连接。当出现单个支路的输入侧联接变压器故障后,对应支路停运,可将功率转带至其他支路,仍可继续运行送出功率,从而降低了输电系统的故障停运率。该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方法提供了采用任一个输入侧联接变压器的支路运行启动的启动控制方式,为输电系统的运行提供了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735336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207351.5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在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交流侧连接发生变化时,换流器在解锁运行时从联网运行模式转孤岛运行模式期间,通过孤岛运行模式下的参考电压的DQ轴分量跟踪联网运行模式下实测电压的DQ轴分量,达到了联网运行模式转孤岛运行模式期间幅值及相位同步控制的效果,换流器从联网运行模式平滑切换至孤岛运行模式,避免了系统过流,提高了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运行方式转换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34402B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210555480.2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直流输电系统用的耗储一体换流器及其控制方法,所述耗储一体换流器包括至少一个耗能子模块和至少一个储能子模块,所述耗能子模块和所述储能子模块串联连接后,连接于直流线路,其中:所述储能子模块用于存储所述直流输电系统的盈余功率;所述耗能子模块用于消耗所述盈余功率;所述储能子模块和所述耗能子模块配合,用于支撑电网调频调功需求。既能解决受端电网故障时直流过电压问题,同时降低新能源波动对电网的影响,提升新能源对电网调频调功的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231907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186843.5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关断换流阀及用于可关断换流阀的过电压抑制方法,涉及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可关断换流阀包括:N2个可关断阀段,每个可关断阀段均包括N1个可关断功率半导体器件;门极驱动单元,与可关断功率半导体器件连接,用于在可关断功率半导体器件的阴阳极两端电压大于预设的保护性触发动作门槛的情况下,触发导通可关断功率半导体器件,以实现可关断功率半导体器件级过电压抑制;第一避雷器与串联连接的N1个可关断功率半导体器件并联连接,以实现可关断阀段级过电压抑制;第二避雷器与串联连接的N2个可关断阀段并联连接,以实现可关断单阀级过电压抑制,并给出三重保护之间的约束关系,解决可关断换流阀关断期间的过电压抑制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232095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177122.7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高电位取能电路及半导体器件控制单元。高电位取能电路包括功率单元,全桥整流电路,电压限幅单元,第一二极管,第一储能电容,直直隔离单元,第二储能电容,其中:功率单元包括第二阻尼电容、取能电容,第二阻尼电容与取能电容串联形成串联支路;全桥整流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第一输入端与串联支路的一端,第二输入端与串联支路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全桥整流电路的正极性输出端连接,阴极与第一储能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一储能电容的另一端与全桥整流电路的负极性输出端连接;第二储能电容与直直隔离单元的输出端并联,作为高电位取能电路的正输出端和负输出端,负输出端与串联支路的另一端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954326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0910247.0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换流器独立构网控制方法,属于换流器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基于所述构网控制有功环节确定所述换流器的输出频率;基于所述构网控制无功环节确定所述换流器的内电势;通过所述虚拟阻抗环节基于并网点电压、所述换流器的输出频率、所述换流器的内电势确定电流指令值;所述电流控制器基于所述换流器的输出频率和所述电流指令值确定三相参考波,所述三相参考波用于在多个所述换流器并列运行时,不依赖通讯情况下实现各所述换流器间的协调运行。本申请利用虚拟阻抗将构网控制环节输出的内电势和频率转化为电流控制器的参考值,用于在多换流器并列运行时,在不依赖通讯的方式下实现换流器间的协调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