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36024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606658.2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率设备的试验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试验系统包括出线开关部分、试验电源输入变压部分、输出变频变压部分、试验控制部分和试验系统后台部分。该试验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功率设备测量回路校核试验的控制、功率设备触发回路试验的控制、功率设备直流回路电压建压试验的控制、功率设备的空载输出试验的控制、功率设备功率试验的控制以及功率设备变频功率试验的控制。本发明能够进行电压源型交-直-交中压功率设备的整体功能试验,并且在不需要与被试设备相同容量的试验电源的条件下,可对被测功率设备进行全容量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1736024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010606658.2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率设备的试验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试验系统包括出线开关部分、试验电源输入变压部分、输出变频变压部分、试验控制部分和试验系统后台部分。该试验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功率设备测量回路校核试验的控制、功率设备触发回路试验的控制、功率设备直流回路电压建压试验的控制、功率设备的空载输出试验的控制、功率设备功率试验的控制以及功率设备变频功率试验的控制。本发明能够进行电压源型交‑直‑交中压功率设备的整体功能试验,并且在不需要与被试设备相同容量的试验电源的条件下,可对被测功率设备进行全容量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1799835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439278.4
申请日:2020-05-22
Applicant: 国网浙江平阳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 平阳县昌泰电力实业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并联式储能变流器系统的控制方法,DC/AC双向变流器通过第一通讯回路向协调控制器发送第一运行信息,第一运行信息是DC/AC双向变流器的运行信息;储能装置通过第二通讯回路向协调控制器发送第二运行信息,第二运行信息是储能装置的运行信息;协调控制器接收上层监控系统发送的控制指令,并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和第二运行信息,将控制指令拆分成多个子指令,并将多个子指令通过第一通讯回路发送给对应的DC/AC双向变流器,DC/AC双向变流器接收协调控制器发送的对应的控制指令并执行控制指令。与传统的的控制方案相比,该方案减少了硬件成本,提高了整套系统的响应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799836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439280.1
申请日:2020-05-22
Applicant: 国网浙江平阳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 平阳县昌泰电力实业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模块化储能变流器并机及热插拔控制方法。模块化储能变流器与电网断开处于离网黑启动状态下,上层控制器同时下发功率模块并网继电器合命令,并通过的自动择主策略产生主模块虚拟同步机,其余为从虚拟同步机,控制主模块虚拟同步机软启动建立负载电压,继而从模块虚拟同步机脉冲解锁与主虚拟同步机并联运行,使得模块化储能变流器各模块快速接入电网和负载,解决了传统技术方案中工作模式单一,在离网运行时多模块启动较慢且并入系统造成电气冲击的问题,保持良好的电能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799836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010439280.1
申请日:2020-05-22
Applicant: 国网浙江平阳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 平阳县昌泰电力实业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模块化储能变流器并机及热插拔控制方法。模块化储能变流器与电网断开处于离网黑启动状态下,上层控制器同时下发功率模块并网继电器合命令,并通过的自动择主策略产生主模块虚拟同步机,其余为从虚拟同步机,控制主模块虚拟同步机软启动建立负载电压,继而从模块虚拟同步机脉冲解锁与主虚拟同步机并联运行,使得模块化储能变流器各模块快速接入电网和负载,解决了传统技术方案中工作模式单一,在离网运行时多模块启动较慢且并入系统造成电气冲击的问题,保持良好的电能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478371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010430851.5
申请日:2020-05-20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规模化电池储能系统的同期控制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第一信息交互网,与储能系统的储能变流子单元相连;至少两个子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信息交互网相连,每个子控制单元通过第一信息交互网协调控制至少两个所述储能变流子单元;第二信息交互网,与所述子控制单元相连;中央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二信息交互网相连,通过第一信息交互网、子控制单元和第二信息交互网获取储能变流子单元的运行状态并向其发送同期控制指令中包括的有功功率指令和无功功率指令。通过分层控制架构进行协调控制,可灵活应对规模化储能变流系统的扩容;通过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指令对储能变流子单元进行间接控制,降低规模化储能系统同期控制的复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478367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010398520.8
申请日:2020-05-12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发电厂储能黑启动系统及控制方法。黑启动系统包括储能系统、储能协调控制器、同期装置;发电厂的发电机连接到发电厂的高厂变,高厂变通过厂用母线进线开关连接到发电厂的厂用母线;储能系统用于接入厂用母线,实现黑启动;储能协调控制器分别连接储能系统和同期装置,用于调节储能系统,使得与储能系统连接的厂用母线跟踪高厂变的低压侧电压并实现同期,储能协调控制器还用于启动同期装置进行同期检测,当检测到高厂变的低压侧电压和厂用母线的电压满足同期条件后,闭合厂用母线进线开关,完成同期合闸。
-
公开(公告)号:CN117674174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211019141.9
申请日:2022-08-24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IPC: H02J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网型STATCOM的控制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生成相角控制信号;生成内电势幅值信号;根据构网型STATCOM输出电流测量值和最大允许过载倍数生成自适应虚拟阻抗;设置限流阻抗;根据自适应虚拟阻抗计算虚拟阻抗压降,结合内电势幅值信号,实时调节设备电压输出值,并结合相角控制信号,将设备电压输出值反变换为ABC三相的正弦调制信号;将ABC三相的正弦调制信号输入到PWM模块以驱动功率元件输出,实现构网型STATCOM的无功响应功能。将构网型技术与STATCOM相结合,使其具备电压源特性、能够瞬时响应系统无功缺额,不影响构网设备的短路容量、转动惯量支撑性能,从而实现无功支撑场景下的低成本构网。
-
公开(公告)号:CN11781091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699345.6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H7/12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应用于IGBT的模组触发保护系统,包括:应用控制单元,配置为产生相调制参考电压信号和载波极性信号;模组控制保护单元,配置为接收所述相调制参考电压信号和载波极性信号,并利用所述相调制参考电压信号和载波极性信号生成IGBT控制信号;以及模组器件触发单元,配置为根据所述IGBT控制信号触发所述IGBT。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通过在模组控制保护单元生成IGBT控制信号,实现了对IGBT器件的快速触发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3922734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111097957.9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重塑光伏电站外特性的光储控制器及光储控制方法,应用于光伏电站配置电池储能系统的场景;本方法通过提前获取光伏发电系统的短期功率预测数据,并结合电池储能系统的信息,计算光储系统的发电计划曲线,并上报调度,以该曲线为基础生成调度计划曲线;通过实时采集光伏发电系统有功功率、电池储能系统有功功率以及光储系统总有功功率,控制电池储能系统和光伏发电系统的有功功率,使得光储系统的总有功功率跟踪调度计划曲线;本方法可以消除光伏发电功率的随机性、波动性对电网产生的不利影响,提高新能源的消纳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