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耐高温的好氧反硝化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830709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083981.5

    申请日:2015-02-1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R1/025 C02F3/3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污染修复领域,公开了一株耐高温的好氧反硝化菌,其分类命名为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 sp.),该菌株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日为2015年1月9日,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5025。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耐高温好氧反硝化菌的应用,该菌株可以在50℃时生长良好,并且依然具有较强的反硝化能力,在反硝化过程中极少积累亚硝酸盐,无二次污染。本发明采用自富营养化湖泊水体中筛选所得的高效好氧反硝化菌,经扩大培养后,可直接用于湖泊水体的脱氮,避免了非土著微生物的环境不适应性,在实际工程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从长远意义上讲,将会对环境保护工作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种菹草发酵液在提高污水处理反硝化脱氮能力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118937B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410385214.5

    申请日:2014-08-0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菹草发酵液在提高污水处理反硝化脱氮能力中的应用。其中,菹草发酵液按如下方法制备得到:菹草收集后沥干,粉碎,然后将粉碎后的菹草置于发酵罐中,与经过驯化的活性污泥混合,再加水,恒温发酵,过滤去除菹草残渣,制备得到菹草发酵液。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组草发酵液在提高污水反硝化脱氮能力中的应用。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原料廉价易得、脱氮效果好等优点,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一株耐高温的好氧反硝化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830710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083984.9

    申请日:2015-02-1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R1/38 C02F3/3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微生物领域,公开了一株耐高温的好氧反硝化菌,其分类命名为斯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 sp.),该菌株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日为2015年1月9日,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5027。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耐高温好氧反硝化菌的应用,该菌株可以在50℃时生长良好,并且具有较强的反硝化能力,在反硝化过程中极少积累亚硝酸盐,无二次污染。本发明采用自富营养化湖泊水体中筛选所得的高效好氧反硝化菌,经扩大培养后,可直接用于湖泊水体的脱氮,避免了非土著微生物的环境不适应性。将此菌株应运用工业废弃的处理之上,会获得巨大的经济价值。

    一种水产品中蓝藻毒素β-甲氨基-L-丙氨酸含量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08639B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310186468.X

    申请日:2013-05-1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产品中蓝藻毒素β-甲氨基-L-丙氨酸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预处理、衍生化、液相色谱-四级杆-电喷雾质谱分析等步骤。该方法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该方法针对水环境中生物样本基体复杂、前处理技术难度大的问题,采用的预处理工艺能够提取出水产品中游离态和结合态的BMAA,采用的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串联质谱法联检测方法检测限低、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回收率较好和精确度高。

    一种菹草发酵液在提高污水处理反硝化脱氮能力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118937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410385214.5

    申请日:2014-08-0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菹草发酵液在提高污水处理反硝化脱氮能力中的应用。其中,菹草发酵液按如下方法制备得到:菹草收集后沥干,粉碎,然后将粉碎后的菹草置于发酵罐中,与经过驯化的活性污泥混合,再加水,恒温发酵,过滤去除菹草残渣,制备得到菹草发酵液。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组草发酵液在提高污水反硝化脱氮能力中的应用。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原料廉价易得、脱氮效果好等优点,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一种水产品中蓝藻毒素β-甲氨基-L-丙氨酸含量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08639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186468.X

    申请日:2013-05-1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产品中蓝藻毒素β-甲氨基-L-丙氨酸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预处理、衍生化、液相色谱-四级杆-电喷雾质谱分析等步骤。该方法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该方法针对水环境中生物样本基体复杂、前处理技术难度大的问题,采用的预处理工艺能够提取出水产品中游离态和结合态的BMAA,采用的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串联质谱法联检测方法检测限低、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回收率较好和精确度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