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细胞与细胞排出纳米颗粒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92753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588767.7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离细胞与细胞排出纳米颗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鲁哥氏溶液来分离细胞与细胞排出的纳米颗粒,所述鲁哥氏溶液中碘的总浓度不低于100g/L。具体为配制含I2和KI的鲁哥氏溶液,避光保存;将鲁哥氏溶液加入到待分离的样品中,混合均匀;将均匀样品静置一段时间,使细胞沉淀,吸去上清溶液;用不含纳米颗粒的培养基重新悬浮沉淀细胞,离心,弃上清溶液;重复悬浮至少两次,分离出沉淀细胞。

    一种洗脱细胞表面吸附纳米颗粒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14237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587961.3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洗脱细胞表面吸附纳米颗粒的方法,采用含有EDTA、柠檬酸盐、半胱氨酸的培养基对表面吸附有纳米颗粒的细胞进行洗涤。具体为配制含EDTA、柠檬酸盐、半胱氨酸的培养基;调节配制的培养基的pH值;先将暴露了纳米颗粒的细胞离心,弃上清溶液;将培养基悬浮沉淀细胞,静置后再次离心,弃上清溶液。本发明利用常见廉价、易得、无毒的络合剂作为洗涤液,通过优化其种类、浓度、接触时间、洗涤次数等参数,增强了其对吸附纳米颗粒的洗涤效果,提高了其应用的普适性。本工艺操作简单,原料易得,成本低,污染少。配制的洗涤液使用方法广泛,适合工业化生产。

    一株邻苯二甲酸二酯类增塑剂降解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711207B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510026457.4

    申请日:2015-01-1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污染修复领域,公开了一株邻苯二甲酸二酯类增塑剂降解菌,其分类命名为Camelimonas sp.,该菌株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日期为2015年1月9日,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5029。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邻苯二甲酸二酯类增塑剂降解菌的应用,该菌株可以在高温条件下降解不同侧链长的邻苯二甲酸二酯类增塑剂。本发明采用邻苯二甲酸二酯类增塑剂长期污染的土壤中筛选所得的高效降解菌,可有效去除邻苯二甲酸二酯类增塑剂。上述降解菌株可以用于农产品、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的邻苯二甲酸二酯类增塑剂的去除,同时可以用于修复邻苯二甲酸二酯类增塑剂污染的土壤、水体等环境,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大的潜力。

    一种微生物细胞内多聚磷酸盐的定量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55857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510069608.4

    申请日:2015-02-1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细胞内多聚磷酸盐的定量检测方法,它包括样品的前处理与制备、微生物胞内多聚磷酸盐含量测定、菌体总蛋白测定和微生物胞内多聚磷酸盐poly P的定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样品前处理及反应过程简单,样品需求量极小且可同时检测多个样品。同时,本发明方法中poly P的最低检测限可达ng级,对于基础科研意义重大。

    一种电解联合生物质炭浮床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923932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550837.2

    申请日:2016-07-1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解联合生物质炭浮床,它包括至少两个浮床单元,浮床单元包括浮桥框体,浮桥框体内为种植槽,种植槽下方设有浮桥腔体;种植槽内种植有浮床植物,浮床腔体内填充有生物质炭,生物质炭内垂直设置有电极板。本发明还公开了该电解联合生物质炭浮床在水体净化领域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生物质炭表面微生物与水生植物根系的双重生物净化方式相结合,对水体中的营养盐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本发明还将吸附填料和电解作用的双重理化净化方式结合,强化了水体中的污染物去除。此外,本发明可四季运行稳定,高效快速,占地面积较传统浮床少,实现了水体污染物去除与资源化利用双重目标。

    一种宽叶香蒲根尖诱导愈伤组织并分化成苗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77954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33642.2

    申请日:2012-02-1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叶香蒲根尖诱导愈伤组织并分化成苗的方法,将宽叶香蒲的种子干燥、消毒、发芽生根;对生根后的根尖诱导愈伤组织并分化成苗,具体方法为从生根后的苗根上获取2-3mm的根尖,转接到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无光条件下培养9周;将愈伤组织转接到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上,在25℃、连续光照的条件下分化培养4周;将分化培养后得到的苗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上培养4周;将生根培养后的苗转移到含有花肥的小花盆中,将苗置于25℃的温室中生长,在第一周的时候苗的上方要覆盖一层塑料薄膜,防止水分的蒸发,3天浇水一次,培养40天后转移到更大的花盆中并保持3~5cm的水。

    利用ATP生物发光进行水环境急性毒性检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65850A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1010200077.5

    申请日:2010-06-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ATP生物发光进行水环境急性毒性检测的方法,向反应试管中依次先后加入ATP反应试剂、虫荧光素酶、ATP标准品、待检测水体,置于ATP荧光检测仪中检测发光强度,检测响应时间为30s,以此为实验组;将标准品替换为蒸馏水,以此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均重复操作检测三次;通过计算相对发光率K判断水体的毒性。本发明方法具有测试效果稳定、灵敏的特点,测试时间最多不超过3分钟,可达到发光细菌测试的效果,对有机有毒物质的响应比发光细菌还要灵敏。本发明采用的是便携式ATP手持仪,使用直流电源,因此便于携带适合现场测试。

    泛菌属菌Pantoea sp.M3及其用于降解孔雀石绿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94348C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710021045.7

    申请日:2007-03-2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泛菌属菌Pantoea sp.M3(CCTCC No.M 207022)。这种细菌具有降解孔雀石绿的能力。取对数期该菌株,按2%~4%的重量百分比浓度添加到浓度为0.5mg/L~5mg/L的灭菌孔雀石绿降解培养液中,降解培养液组成按g/L计为:葡萄糖0.5~1;NaCl 0.01~0.1;MgSO40.01~0.1;NH4NO30.02~0.1;K2HPO40.01~0.1;KH2PO40.01~0.1;酵母膏0.06~0.3;pH值6.0~8.0。20~30℃降解5~10天孔雀石绿,降解效果较好。本发明可有效去除渔业水体中残留的孔雀石绿及其主要代谢产物隐孔雀石绿,对低浓度孔雀石绿渔业水体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该菌株对0.5~2mg/L的孔雀石绿降解率在90%以上。

    泛菌属菌Pantoea sp.M3及其用于降解孔雀石绿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50436A

    公开(公告)日:2007-10-10

    申请号:CN200710021045.7

    申请日:2007-03-2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泛菌属菌Pantoea sp.M3(CCTCC No.M 207022)。这种细菌具有降解孔雀石绿的能力。取对数期该菌株,按2%~4%的重量百分比浓度添加到浓度为0.5mg/L~5mg/L的灭菌孔雀石绿降解培养液中,降解培养液组成按g/L计为:葡萄糖0.5~1;NaCl 0.01~0.1;MgSO40.01~0.1;NH4NO30.02~0.1;K2HPO40.01~0.1;KH2PO40.01~0.1;酵母膏0.06~0.3;pH值6.0~8.0。20~30℃降解5~10天孔雀石绿,降解效果较好。本发明可有效去除渔业水体中残留的孔雀石绿及其主要代谢产物隐孔雀石绿,对低浓度孔雀石绿渔业水体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该菌株对0.5~2mg/L的孔雀石绿降解率在90%以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