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人动态场景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风险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2407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468007.6

    申请日:2024-10-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人动态场景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风险评估方法。依次包括:风险评估对象及研究区域的模型搭建,根据传染源特征设定分析参数,设定人群运动参数,针对传染物的扩散展开数值模拟,人员暴露水平计算,以及传染病感染风险综合评估;风险评估对象及研究区域的模型搭建,用于建立呼吸道传染病发生的所在多人动态场景的计算区域,并对上述区域进行计算网格划分,以搭建计算模型;根据传染源特征设定分析参数,考虑传染物质从患者呼吸系统的不同区域的释放特性,根据不同场景设置不同的传染源种类和呼出特性,进而模拟呼出传染物质的过程及其空气动力学特征,构建具有普适性的结果作为输入模块。

    反应失控抑制剂抑制效果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17081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1910302238.2

    申请日:2019-04-16

    Abstract: 本发明反应失控抑制剂抑制效果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属于测试技术领域,涉及的是一种用于测试反应失控抑制剂抑制效果的系统和测试的方法。包括反应器子系统、参数测量子系统、抑制剂混合子系统、抑制剂释放子系统和数据采集及控制子系统;抑制剂混合子系统和抑制剂释放子系统通过高压金属软管相连接;数据采集及控制子系统分别与抑制剂释放子系统、抑制剂混合子系统、反应器子系统以及参数测量子系统相连。对反应失控抑制剂抑制效果进行评价,实现对多影响因素不同测试水平下抑制效果的量化分析,同时,在较短的时间内,提供较多的测试结果;对反应失控抑制剂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抑制效果进行综合全面的考察,从而给出最优的反应失控抑制策略。

    一种高团聚和阻燃性的镁粉降尘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43232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510026713.3

    申请日:2025-01-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降尘剂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团聚和阻燃性的镁粉降尘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以下组分:1‑乙基‑3‑甲基咪唑硫酸乙酯盐、1‑丁基‑3‑甲基咪唑三氟甲烷磺酸盐、N‑丁基咪唑四氟硼酸盐、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1‑乙基‑3‑甲基咪唑三氟甲烷磺酸盐、1‑丁基‑3‑甲基咪唑溴盐、植物糖苷、硫酸钠、氯化镁、余量为水;所述水占上述所有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60~80%。本发明采用上述一种高团聚和阻燃性的镁粉降尘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一成分金属镁粉尘降尘剂不能够满足目前金属镁生产防尘需求的问题,同时具有有效抑爆能力,保障金属镁加工过程中的工作人员及工厂的安全。

    一种绝热加速量热仪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6002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309366.0

    申请日:2024-03-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绝热加速量热仪的控制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加热控制模块、仪器控制模块和信息处理模块;所述加热控制模块和仪器控制模块电性连接至所述信息处理模块;所述信息处理模块内设置算法控制子模块和数据库子模块;所述数据库子模块用于存储所述加热控制模块和仪器控制模块采集的检测数据,所述算法控制子模块内配置有预训练的样品温度预测模型,由样品温度预测模型根据加热控制模块的检测数据获得样品预测温度,所述算法控制子模块根据样品预测温度以及仪器控制模块采集的检测数据生成控制指令,并发送至加热控制模块和仪器控制模块;提高仪器使用效率,保证加热炉体加热效果的均匀性获得更准确的实验结果。

    一种考虑有毒气体泄漏的应急避难所优化配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95557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321446.8

    申请日:2024-0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考虑有毒气体泄漏的应急避难所优化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1)获取基本参数;所述基本参数包括疏散总人数,疏散距离,人员的疏散速度;2)根据人员的疏散速度、疏散距离估计疏散时间,根据疏散时间和人员的分布情况计算等效时间;3)计算第i个疏散区域前往第j个应急避难所在等效时间下的效用值;4)计算疏散过程中有毒气体的风险函数,得到最终后悔值;本发明相较于传统方法,能够提供更多维度的应急避难所选址建议,能够为公众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应急避难所选择指南,帮助公众在面临突发事件时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一种基于元胞传输模型的应急疏散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14452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68306.1

    申请日:2024-0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元胞传输模型的毒气泄漏事故应急疏散模拟方法,在空间上将不同道路路段划分为一定数量等长的元胞,在所构造的离散化空间中,随着时间步长的变化,各个元胞根据上、下游元胞的信息及流量守恒、约束条件的变化来更新自身状态,从而对交通网络中交通流的时变特性做出模拟,元胞状态随着时间步长的变化,依照模型设定的交互方式进行迭代计算不断更新,从而获得元胞的动态交通情况,直到所有疏散人员全部疏散完成,最后输出相应的结果。本发明考虑有毒气体影响下道路通行能力下降的问题,对元胞传输模型进行拓展,建立一种线性规划模型,考虑毒气影响的疏散模型能够更好地模拟实际情况,提高模型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一种氮气通过金属氢化物转化为氨气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6675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622003.4

    申请日:2023-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氮气通过金属氢化物转化为氨气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镁系储氢材料MgH2、复合镁系储氢材料与活性氧化铝负载催化剂在氩气气氛下进行搅拌,使MgH2和复合镁系储氢材料吸附到活性氧化铝负载催化剂的孔隙结构中,得到吸附MgH2和复合镁系储氢材料的负载催化剂;将氮气与吸附MgH2和复合镁系储氢材料的负载催化剂在400~600℃下进行反应得到NH3气体。本发明的转化效率高,所需要的反应条件不苛刻,仅需要高温和常压下可进行反应,达到节约减排目的。

    火风压驱动地裂缝气流作用下地下煤火实验测试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87675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1810255682.9

    申请日:2018-03-27

    Abstract: 本发明包括火风压驱动地裂缝气流作用下地下煤火实验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所述装置主要包括地裂缝气流速率、温度、烟气浓度等参数测量系统,以及准地表面、空心塞子、地裂缝管‑反应炉‑地裂缝“U”型结构,形成在火风压作用下驱动气流流动通路:地表‑地裂缝‑地下煤层‑地裂缝‑地表。所述测试方法为,调控地裂缝(深度、宽度、水平距离)、煤层(变质程度和渗透性)、火蔓延方向等实验变量,对比分析测量参数,研究影响因素的作用。本发明的所述的有益效果为:可替代野外观察、打钻孔探测的传统方法,降低成本、简化操作、缩短测试周期;系统测量气流速率、温度和烟气成分等参数;排除其他因素干扰,(56)对比文件朱红青;王海燕;徐纪元;朱安愚.浅埋无烟煤发火原因分析.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第03期),第47-52页.

    一种制备二苯亚砜的方法及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0407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78500.7

    申请日:2023-1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制备二苯亚砜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将二苯硫醚与有机溶剂混合形成第一原料;2)、将过氧化氢与磷钨酸混合形成第二原料;3)、对第一原料和第二原料分别进行预热;4)、将预热后的第一原料和第二原料混合后进行加热反应形成反应产物;5)、对反应产物进行淬灭得到二苯亚砜粗产物。一种制备二苯亚砜的装置,其结构包括第一进料罐(1),第二进料罐(2),第一预热区(17),第二预热区(18),微通道反应区(19),冷却淬灭装置(15),产物收集装置(16);第一进料罐(1)的出料口与第一预热区(17)的进料口连通,第二进料罐(2)的出料口与第二预热区(18)的进料口连通。

    一种预测纳米金属氧化物生物毒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11857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1910231990.2

    申请日:2019-03-26

    Abstract: 一种预测纳米金属氧化物生物毒性的方法,具体步骤为:1.纳米金属氧化物实验样本及其生物毒性实验数据的收集;2.纳米金属氧化物实验样本集的划分;3.纳米金属氧化物改进SMILES‑Based描述符的计算;4.纳米金属氧化物改进SMILES‑Based描述符的优化筛选及建模;5.纳米金属氧化物目标生物毒性预测模型的验证、修正与确定;6.纳米金属氧化物目标生物毒性预测模型的应用。本发明方法简单,预测准确性高,为确定纳米金属氧化物生物毒性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准确可靠的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