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壁工件加工声波振动抑制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10489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085018.0

    申请日:2022-0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壁工件加工声波振动抑制装置及方法,将薄壁工件通过螺钉固定在测力仪上,并在工件的背面一定距离处安装声波发射装置。通过测量仪测量铝合金材料切削加工过程中的切削力,采用傅里叶级数展开将切削力分解为多个正弦波,根据切削力分解得到的各个分量设计声波发射装置的波形。根据模态分析结果,选择刚性较弱的区域作为声波抑制振动的目标区域。切削力分解得到的正弦波和声波发射器所产生的正弦波分别作用在工件的正面和反面,工件所产生的位移响应相互抵消,工件振动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采用位移传感器分别测量施加声波前和施加声波信号后的工件加工位移响应,分析声波抑制振动效果。

    磁瓦卡簧的自动装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226888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677218.5

    申请日:2015-10-19

    Inventor: 章婷 冯勇 蒋麒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瓦卡簧的自动装配装置,包括用于装配磁瓦和V型卡簧的安装台、送料机构、输送臂、控制单元,以及设有治具一、治具二和治具三的治具库。装配时,首先控制单元依次控制输送臂自动装接治具一和治具二,将来自送料机构的V型卡簧和磁瓦插装到安装台定位夹具上;最后控制单元控制输送臂自动换接治具三,将磁瓦、V型卡簧组件装到机壳内孔。本发明装置柔性好、自动化程度高,能有效实现电机磁瓦卡簧的协同装配作业。

    一种拉拔铜材表面氧化铜酸洗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099804B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710342252.6

    申请日:2017-0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拔铜材表面氧化铜酸洗方法及装置,包括以下步骤:S01:将拉拔铜材放入到加有柠檬酸溶液的超声波清洗槽中清洗;S02:将S01中超声波清洗槽中的固液混合物转移到第一固液分离器中进行固液分离,并将固体回收;S03:将S02中得到的液体转移到搅拌反应池中,然后加入柠檬酸固体、草酸固体和絮凝剂的混合物;S04:将S03得到的混合物再通入到第二固液分离器中进行固液分离,并将固体回收;S05:将S04得到的液体部分通入到S01中的超声波清洗槽中,实现循环操作。本发明的一种拉拔铜材表面氧化铜酸洗方法及装置,操作流程简易、设备结构简单、清洗原料经济易得、无废液排放且可循环使用等,环保优势明显。

    柱式电容外观自动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04731B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510414150.1

    申请日:2015-07-14

    Inventor: 章婷 冯勇 蒋麒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柱式电容外观自动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台(1),所述检测台(1)的下面设置有组合柜体(3),所述组合柜体(3)包括系统控制柜(32)、第一不合格电容回收箱(31)和第二不合格电容回收箱(33),所述第一不合格电容回收箱(31)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柱式电容(8)顶面缺陷的第一检测装置(4),所述第二不合格电容回收箱(33)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柱式电容(8)侧面和底面缺陷的第二检测装置(5),所述台面板(11)上还设置有第一搬运装置(6)和第二搬运装置(7)。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柱式电容外观自动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高检测质量、高检测效率、低成本、易于检测操作。

    一种电磁阻尼器及振动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28296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0919649.9

    申请日:2020-0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阻尼器,包括盖板、与盖板连接的外壳、位于外壳内的磁铁组件和摩擦力生成组件;所述磁铁组件为电磁铁、分别与电磁铁的N极和S极同极的磁铁,所述磁铁分别设置于盖板或外壳的内壁上;所述电磁铁贯穿内框,并与内框固定连接,所述内框与外壳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摩擦片,所述摩擦片通过预紧螺钉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摩擦片与内框接触。本发明可提高系统的阻尼和固有频率,从而降低系统加工振动的幅度。

    磁瓦卡簧的自动装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226888B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510677218.5

    申请日:2015-10-19

    Inventor: 章婷 冯勇 蒋麒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瓦卡簧的自动装配装置,包括用于装配磁瓦和V型卡簧的安装台、送料机构、输送臂、控制单元,以及设有治具一、治具二和治具三的治具库。装配时,首先控制单元依次控制输送臂自动装接治具一和治具二,将来自送料机构的V型卡簧和磁瓦插装到安装台定位夹具上;最后控制单元控制输送臂自动换接治具三,将磁瓦、V型卡簧组件装到机壳内孔。本发明装置柔性好、自动化程度高,能有效实现电机磁瓦卡簧的协同装配作业。

    多极磁瓦装配系统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215677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510677547.X

    申请日:2015-10-19

    Inventor: 章婷 冯勇 蒋麒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极磁瓦装配系统,包括智能仓储系统、磁瓦卡簧插装环形线、机壳磁瓦组件打包线、第一气动机械手、第二气动机械手、第三气动机械手。装配时首先由智能仓储系统自动输出机壳、磁瓦和V型卡簧;其次,V型卡簧和磁瓦分别经第一气动机械手和第二气动机械手摆放至磁瓦卡簧插装环形线治具的卡簧槽和磁瓦槽;接着,第三气动机械手夹持磁瓦卡簧组件,一同插入机壳内孔;最后,第三气动机械手将壳体磁瓦组件搬至打包线。本发明多极磁瓦装配系统能显著提高永磁直流电机多极磁瓦装配的质量与效率。

    利用液体介质抑制加工振动的工件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88620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210508789.6

    申请日:2022-0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液体介质抑制加工振动的工件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所述加工装置,包括刀具、工件夹具,其特征在于,还设有液体容器、液体介质以及外接的液体介质存储箱;所述工件夹具安装在液体容器的底板上,加工时通过夹持将工件的薄壁部分以竖直状态固定在所述液体容器中;所述液体容器上安装有喷射机头,并设有回流口,加工时所述喷射机头与铣削加工刀具分别位于工件薄壁部分的两侧,喷射机头的喷口朝向工件薄壁部分加工面的背面,喷射机头的进液口与液体介质存储箱的出液口连接,液体介质存储箱的进液口与所述回流口连接,形成循环回路,且连接喷射机头与液体介质存储箱出液口的管路上设有增压泵。在液体介质阻尼特性和液体冲击压力共同作用下,实施本发明的铣削加工过程其加工振动现象会有明显的抑制,本发明加工装置和加工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产品加工质量和加工精度,且易于实施,适合推广使用。

    利用液体介质抑制加工振动的工件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88620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508789.6

    申请日:2022-0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液体介质抑制加工振动的工件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所述加工装置,包括刀具、工件夹具,其特征在于,还设有液体容器、液体介质以及外接的液体介质存储箱;所述工件夹具安装在液体容器的底板上,加工时通过夹持将工件的薄壁部分以竖直状态固定在所述液体容器中;所述液体容器上安装有喷射机头,并设有回流口,加工时所述喷射机头与铣削加工刀具分别位于工件薄壁部分的两侧,喷射机头的喷口朝向工件薄壁部分加工面的背面,喷射机头的进液口与液体介质存储箱的出液口连接,液体介质存储箱的进液口与所述回流口连接,形成循环回路,且连接喷射机头与液体介质存储箱出液口的管路上设有增压泵。在液体介质阻尼特性和液体冲击压力共同作用下,实施本发明的铣削加工过程其加工振动现象会有明显的抑制,本发明加工装置和加工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产品加工质量和加工精度,且易于实施,适合推广使用。

    一种电磁阻尼器及振动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28296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010919649.9

    申请日:2020-0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阻尼器,包括盖板、与盖板连接的外壳、位于外壳内的磁铁组件和摩擦力生成组件;所述磁铁组件为电磁铁、分别与电磁铁的N极和S极同极的磁铁,所述磁铁分别设置于盖板或外壳的内壁上;所述电磁铁贯穿内框,并与内框固定连接,所述内框与外壳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摩擦片,所述摩擦片通过预紧螺钉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摩擦片与内框接触。本发明可提高系统的阻尼和固有频率,从而降低系统加工振动的幅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