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翠竹果实组培消毒及愈伤诱导增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18906B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710359419.X

    申请日:2017-05-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翠竹果实组培消毒及愈伤诱导增殖方法,包括采集、预处理、消毒、愈伤诱导以及愈伤增殖步骤。本发明的翠竹果实组培消毒及愈伤诱导增殖的方法,是一种优良的竹类植物果实组培技术,有效解决竹类植物果实在组培过程中常出现的污染率高,愈伤诱导增殖困难和低成活率等典型问题,显著提高翠竹果实成活率,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增殖倍数,使用本发明翠竹果实组培成活率达88%,愈伤诱导率达50%,愈伤增殖倍数达8倍,为建立和完善混生竹组培体系奠定基础,为翠竹大面积推广栽培提供可靠保障。

    一种翠竹果实组培消毒及愈伤诱导增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18906A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710359419.X

    申请日:2017-05-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H4/00 A01H4/0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翠竹果实组培消毒及愈伤诱导增殖方法,包括采集、预处理、消毒、愈伤诱导以及愈伤增殖步骤。本发明的翠竹果实组培消毒及愈伤诱导增殖的方法,是一种优良的竹类植物果实组培技术,有效解决竹类植物果实在组培过程中常出现的污染率高,愈伤诱导增殖困难和低成活率等典型问题,显著提高翠竹果实成活率,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增殖倍数,使用本发明翠竹果实组培成活率达88%,愈伤诱导率达50%,愈伤增殖倍数达8倍,为建立和完善混生竹组培体系奠定基础,为翠竹大面积推广栽培提供可靠保障。

    以翠竹鞭芽为外植体同时高效生根获得瓶苗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16609B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0147578.X

    申请日:2021-0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以翠竹鞭芽为外植体同时高效生根获得瓶苗的方法,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该方法采用三年生翠竹实生苗生长健壮植株的竹鞭侧芽为外植体;然后将无菌外植体接种在诱导培养基上诱导丛芽;然后经增殖培养得到丛芽;最后采用高效生根培养基能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翠竹生根苗。本发明优化了翠竹组织培养生根丛苗快速繁殖技术,以鞭芽为外植体的翠竹丛芽生根时间相对较短而且根数量较多,缩短了翠竹的组培快繁时间,使翠竹的组培效率大大提高。

    一种通过体胚培养获得大量小蓬竹再生植株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84621B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510772840.4

    申请日:2015-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体胚培养获得大量小蓬竹再生植株的方法,包括采用小蓬竹无菌苗茎段为外植体,在诱导培养基上形成愈伤组织,进而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发生,将胚性愈伤组织接种到改良的分化培养基上,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分化出芽,再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上分化出根,形成完整植株,最后移栽到花盆,完成小蓬竹再生全过程。本发明方法,获得小蓬竹的频率高,时间短,非常适宜于小蓬竹遗传改良。完成小蓬竹植株再生的时间最快仅需12周左右。为小蓬竹的快速繁殖和定向生物技术育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翠竹鞭芽为外植体同时高效生根获得瓶苗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16609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147578.X

    申请日:2021-0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以翠竹鞭芽为外植体同时高效生根获得瓶苗的方法,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该方法采用三年生翠竹实生苗生长健壮植株的竹鞭侧芽为外植体;然后将无菌外植体接种在诱导培养基上诱导丛芽;然后经增殖培养得到丛芽;最后采用高效生根培养基能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翠竹生根苗。本发明优化了翠竹组织培养生根丛苗快速繁殖技术,以鞭芽为外植体的翠竹丛芽生根时间相对较短而且根数量较多,缩短了翠竹的组培快繁时间,使翠竹的组培效率大大提高。

    一种通过体胚培养获得大量小蓬竹再生植株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84621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772840.4

    申请日:2015-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体胚培养获得大量小蓬竹再生植株的方法,包括采用小蓬竹无菌苗茎段为外植体,在诱导培养基上形成愈伤组织,进而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发生,将胚性愈伤组织接种到改良的分化培养基上,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分化出芽,再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上分化出根,形成完整植株,最后移栽到花盆,完成小蓬竹再生全过程。本发明方法,获得小蓬竹的频率高,时间短,非常适宜于小蓬竹遗传改良。完成小蓬竹植株再生的时间最快仅需12周左右。为小蓬竹的快速繁殖和定向生物技术育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