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10272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483951.0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12N1/20 , C02F3/34 , C12R1/01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高效降解DMF的副球菌及其应用,属于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生物法处理领域。本发明以长期用于处理DMF的活性污泥为菌源,以DMF为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作为筛选培养基,分离纯化得到一株能高效降解DMF,同时进行反硝化脱氮的副球菌,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0683。本发明的副球菌可以利用DMF作为电子供体进行缺氧反硝化脱氮反应,实现DMF的矿化降解,具有高效的有机物降解能力和反硝化能力,适用于废水中高浓度硝态氮及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2076723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1021551.8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B01J20/20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Fenton污泥制备重金属吸附剂的方法及应用,属于危险废物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混和水热;2)抽滤洗涤;3)烘干研磨。本发明将Fenton污泥和氨水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为磁性水热胺化碳吸附剂,并将制备得到的磁性水热碳吸附剂用于重金属废水的处理,制备过程简单便捷,用时短,易操作,由Fenton污泥制备的磁性水热碳吸附剂具有优良的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处理效果好,使用寿命长,性能稳定且易于回收。本发明的方法实现了危险废物Fenton污泥的资源化利用,节约了Fenton污泥的处置成本,避免了二次污染,具有实际的应用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410272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011483951.0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12N1/20 , C02F3/34 , C12R1/01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高效降解DMF的副球菌及其应用,属于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生物法处理领域。本发明以长期用于处理DMF的活性污泥为菌源,以DMF为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作为筛选培养基,分离纯化得到一株能高效降解DMF,同时进行反硝化脱氮的副球菌,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0683。本发明的副球菌可以利用DMF作为电子供体进行缺氧反硝化脱氮反应,实现DMF的矿化降解,具有高效的有机物降解能力和反硝化能力,适用于废水中高浓度硝态氮及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1252863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010092921.0
申请日:2020-02-14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1/461 , C02F1/72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强化去除有机污染物的Mn‑MOF衍生碳改性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将Mn‑MOF材料在400±10℃下进行热解处理制备碳衍生材料,然后与Nafion溶液混合后滴加到碳材料基材表面,干燥制得具有良好电催化降解性能的改性电极。本发明通过控制热解温度提高MOFs的氧化程度,升高Mn3+比例,增加表面氧空位,提高材料的氧化催化活性,以Nafion和Mn‑MOF衍生碳材料制得的Mn‑MOF衍生多孔碳材料改性电极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对难降解有机污染物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降解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252863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092921.0
申请日:2020-02-14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1/461 , C02F1/72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强化去除有机污染物的Mn-MOF衍生碳改性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将Mn-MOF材料在400±10℃下进行热解处理制备碳衍生材料,然后与Nafion溶液混合后滴加到碳材料基材表面,干燥制得具有良好电催化降解性能的改性电极。本发明通过控制热解温度提高MOFs的氧化程度,升高Mn3+比例,增加表面氧空位,提高材料的氧化催化活性,以Nafion和Mn-MOF衍生碳材料制得的Mn-MOF衍生多孔碳材料改性电极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对难降解有机污染物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降解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34968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900302.4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环境工程用综合性污水净化处理设备,具体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处理箱,处理箱内设有过滤筒,过滤筒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分隔板,过滤筒和两块分隔板将处理箱的内部分隔成了沉淀腔和暂存腔,过滤筒的侧壁上开设有滤水孔,滤水孔内设有过滤膜,过滤筒的外壁上转动连接有过滤布,沉淀腔内设有用于带动过滤布底部随过滤布顶部在沉淀腔内移动的辅助移动组件,处理箱上还设有用于带动过滤布顶部移动的驱动组件,过滤筒的底部还连通有位于处理箱底部的净化斗,净化斗内拆卸连接有过滤层,净化斗的底部设有控制阀。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污水净化处理设备自然沉淀效率低的问题,提高了污水净化处理的效率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49564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761065.3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在复杂跨界水体中确定或筛选重污染区域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从目标流域跨界区中,获取目标区域的区域河流信息;其中,目标流域跨界区设有多个控制断面;根据区域河流信息,采用二维稳态水质模型,模拟目标区域存在内部污染源排放时的各个控制断面的第一污染物浓度值,以及目标区域不存在内部污染源排放时的各个控制断面的第二污染物浓度值;根据各个控制断面的第一污染物浓度值和第二污染物浓度值,确定各个控制断面的内部污染权重;根据各个控制断面的内部污染权重和预设的权重阈值以及涉及的行政区的边界,从目标流域跨界区中,确定重污染流域跨界区。本申请可以准确确定内污染占比高的流域跨界区。
-
公开(公告)号:CN11749510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761032.9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6Q10/0635 , G06Q50/26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区域工业企业水污染事故风险评估方法,包括:将与饮用水跨界区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企业确定为目标企业;根据所有目标企业的企业信息,获得目标企业作为风险源对应的危险性指数、环境介质的自净性指数和风险受体的易损性指数;根据危险性指数、自净性指数和易损性指数,获得目标企业作为风险源的风险指数;根据风险指数,确定饮用水跨界区的企业水污染事故风险;其中,风险指数越高,对应的饮用水跨界区的企业水污染事故风险越大。本申请可以准确获取目标企业作为风险源的风险指数,以确定所述饮用水跨界区的企业水污染事故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6644884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469118.8
申请日:2023-04-2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化环境跟踪评价和排污许可衔接方法、装置,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针对目标区域内所有用户的排污监测数据,基于排污许可数据进行污染物核算,获得各用户污染物核算结果;基于各用户污染物核算结果、排污监测数据进行区域排污特征比对分析,建立排污特征列表,利用所述排污特征列表与所述排污许可数据进行特征分析,确定修正排污特征及修正特征变量,基于所述修正排污特征对用户污染物核算结果进行修正,利用所述修正特征变量对排污许可数据进行优化,解决环境监测评价与排污许可之间衔接紧密度不够,而影响区域环境管理水平的技术问题。达到将环境评价与排污许可紧密衔接,两种相互促进,提供了环境管理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9349681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00302.4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环境工程用综合性污水净化处理设备,具体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处理箱,处理箱内设有过滤筒,过滤筒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分隔板,过滤筒和两块分隔板将处理箱的内部分隔成了沉淀腔和暂存腔,过滤筒的侧壁上开设有滤水孔,滤水孔内设有过滤膜,过滤筒的外壁上转动连接有过滤布,沉淀腔内设有用于带动过滤布底部随过滤布顶部在沉淀腔内移动的辅助移动组件,处理箱上还设有用于带动过滤布顶部移动的驱动组件,过滤筒的底部还连通有位于处理箱底部的净化斗,净化斗内拆卸连接有过滤层,净化斗的底部设有控制阀。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污水净化处理设备自然沉淀效率低的问题,提高了污水净化处理的效率和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