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38936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1910130158.3
申请日:2019-02-2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4L41/0213 , H04L41/28 ,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通信网管理系统及方法,由接口服务器、数据分析服务器、数据处理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综合数据网、配电网骨干层交换机、接入层以太网交换机、网管应用服务器、采集服务器、接入规约服务器、转出规约处理器组成;接口服务器,用于第三方系统接口;数据分析服务器,用于对数据进行分析的服务器;本发明中各服务器选择一台安装防病毒软件的服务器版本,安装防病毒软件,防止病毒入侵对系统级数据安全造成威胁;提出了一种可广泛适用于电力供配电环境下不同类型IED通信接入及转出的通用型通信管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案,本技术成果具有很强的应用灵活性,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可承担不同类型的设备角色。
-
公开(公告)号:CN110838936A
公开(公告)日:2020-02-25
申请号:CN201910130158.3
申请日:2019-02-2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通信网管理装置,由接口服务器、数据分析服务器、数据处理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综合数据网、配电网骨干层交换机、接入层以太网交换机、网管应用服务器、采集服务器、接入规约服务器、转出规约处理器组成;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配电通信网管理方法;本发明中提出了一种可广泛适用于电力供配电环境下不同类型IED通信接入及转出的通用型通信管理装置的软硬件设计方案,本技术成果具有很强的应用灵活性,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可承担不同类型的设备角色。
-
公开(公告)号:CN107708164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1046923.0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终端的网络接入方法和系统。上述配电终端的网络接入方法包括:通过无线通信终端建立与配电网主站的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分别识别所述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历史覆盖数据以及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历史覆盖数据,根据所述第一历史覆盖数据和第二历史覆盖数据在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中选取主链路和备用链路;通过所述主链路与配电网主站进行通信,并在所述主链路的信号强度变弱时在当前的主链路和备用链路中重新选取主链路。本发明提供的配电终端的网络接入方法和系统,使配电终端与配电网主站之间的通信质量得到保证,有效提升了相应的通信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453849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641946.X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
IPC: H04L1/22 , H04L12/707 , H04L1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1/22 , H04L43/0811 , H04L45/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通信网络有线链路与无线链路的互备联动方法和系统、空地互备一体化装置,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配电通信网络中的对端设备发送探测报文;若在设定时间内未接收到对端设备依据探测报文产生的响应信号,则通过无线链路发送数据至所述对端设备。本发明采用端到端的探测技术来监测有线链路的状态,在有线链路发生中断时,业务转到无线链路传输,可实现光纤有线网络和LTE无线网络通信的备份。
-
公开(公告)号:CN107708164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711046923.0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终端的网络接入方法和系统。上述配电终端的网络接入方法包括:通过无线通信终端建立与配电网主站的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分别识别所述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历史覆盖数据以及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历史覆盖数据,根据所述第一历史覆盖数据和第二历史覆盖数据在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中选取主链路和备用链路;通过所述主链路与配电网主站进行通信,并在所述主链路的信号强度变弱时在当前的主链路和备用链路中重新选取主链路。本发明提供的配电终端的网络接入方法和系统,使配电终端与配电网主站之间的通信质量得到保证,有效提升了相应的通信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57964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111436694.X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物联网中继无人机通信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基于中继无人机面向大规模电力物联网用户安全通信的优化问题建模,分析该问题的优化目标、优化变量以及约束条件建立数学模型;步骤S2,根据建立的模型,固定发射功率和无人机轨迹,更新关联变量,并将其作为步骤S3的固定值;步骤S3,根据建立的模型,固定关联变量,更新发射功率和无人机轨迹;步骤S4,对发射功率和无人机轨迹及关联变量迭代优化,根据迭代优化结果输出无人机的最优轨迹、地面基站和无人机的最优发射功率以及无人机与地面用户的最优关联变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257964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436694.X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物联网中继无人机通信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基于中继无人机面向大规模电力物联网用户安全通信的优化问题建模,分析该问题的优化目标、优化变量以及约束条件建立数学模型;步骤S2,根据建立的模型,固定发射功率和无人机轨迹,更新关联变量,并将其作为步骤S3的固定值;步骤S3,根据建立的模型,固定关联变量,更新发射功率和无人机轨迹;步骤S4,对发射功率和无人机轨迹及关联变量迭代优化,根据迭代优化结果输出无人机的最优轨迹、地面基站和无人机的最优发射功率以及无人机与地面用户的最优关联变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752935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1911048023.9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POE的自适应供电系统、方法及其装置,包括:检测供电设备是否与受电设备连接;当供电设备与受电设备连接时,获取受电设备的受电信息和类型,判断受电设备是否为标准的受电设备;若是,供电设备的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开关元件导通,对应受电设备的功率,供电设备的电源单元给受电设备供电;若否,供电设备的控制单元控制第二开关元件导通,供电设备的电源单元给受电设备供电。从而实现通过控制单元控制不同的开关元件的导通与截止给受电设备提供相对应设备类型的电源,解决了现有POE供电不能给非标准的PD设备供电的问题;还通过控制单元控制电源单元给受电设备提供相对应的电源。
-
公开(公告)号:CN110752935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1048023.9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POE的自适应供电系统、方法及其装置,包括:检测供电设备是否与受电设备连接;当供电设备与受电设备连接时,获取受电设备的受电信息和类型,判断受电设备是否为标准的受电设备;若是,供电设备的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开关元件导通,对应受电设备的功率,供电设备的电源单元给受电设备供电;若否,供电设备的控制单元控制第二开关元件导通,供电设备的电源单元给受电设备供电。从而实现通过控制单元控制不同的开关元件的导通与截止给受电设备提供相对应设备类型的电源,解决了现有POE供电不能给非标准的PD设备供电的问题;还通过控制单元控制电源单元给受电设备提供相对应的电源。
-
公开(公告)号:CN110730071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1039252.4
申请日:2019-10-2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配电通信设备安全接入认证方法、装置及设备,包括:发起者或者响应者将各自的部分秘密发送给另一方,所述发起者或者响应者各自存储部分秘密;另一方将接收的秘密与存储的秘密进行重构得到预共享密匙;发起者或者响应者通过所述预共享密匙完成认证过程。本申请将认证双方的预共享密钥进行拆分,在需要进行认证的时候双方通过数学方法恢复真正的预共享密钥,即使一方拆分后的预共享密匙泄露,配电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攻击者仍然不能通过分析协商安全策略和密钥的交换过程中的消息内容计算出新的认证数据并替代原有消息的正确数据,不会影响到对协商安全策略和密钥交换过程中的内容认证,避免了预共享密匙的泄露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