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66754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825361.8
申请日:2018-07-2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配电网实时仿真系统和方法,包括:实时仿真器、仿真接口设备、I/O合并单元、子站控制保护设备、多协调控制保护设备,以及监控系统装置;其中,所述实时仿真器包括:实时数字仿真器RTDS,吉比特收发器板卡GT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通过上述各装置的连接、配合工作模拟出直流配电网的实际运行工况及换流器和直流变压器的精确控制及运行特性,为直流配电网研究提供一种仿真平台及仿真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066754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810825361.8
申请日:2018-07-2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配电网实时仿真系统和方法,包括:实时仿真器、仿真接口设备、I/O合并单元、子站控制保护设备、多协调控制保护设备,以及监控系统装置;其中,所述实时仿真器包括:实时数字仿真器RTDS,吉比特收发器板卡GT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通过上述各装置的连接、配合工作模拟出直流配电网的实际运行工况及换流器和直流变压器的精确控制及运行特性,为直流配电网研究提供一种仿真平台及仿真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562827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204539.7
申请日:2018-03-1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电流接地选线方法,包括:接收模拟电网输出的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其中,所述模拟电网为预先搭建的用于模拟实际电网运行工况的仿真电网;对所述模拟信号进行放大,并将处理后的模拟信号发送给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对所述数字信号进行耦合隔离,并将处理后的数字信号发送给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所述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判断所述模拟电网的故障线路,并发送控制指令至所述模拟电网,以使所述模拟电网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断路器切断所述故障线路。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小电流接地选线系统。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实现模拟小电流接地选线时发生故障的实际运行工况,准确地反映出小电流接地选线的运行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865843B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510131939.6
申请日:2015-03-2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系统混合仿真故障统一处理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A、混合仿真中,机电暂态侧采用机电暂态超实时仿真程序TH‑STBLT建立电力系统交流网络;B、在故障端口处,将电力系统交流网络划分为正常子网络和多端口故障子网络;C、在正常子网络中,电网部分采用基波三序网络描述,发电机、动态负荷、电力电子装置等一次设备动态元件接入正序网;D、在多端口故障子网络中,根据故障信息建立电力系统网络元件的故障模型,推导出多端口复故障的综合导纳统一模块Yf;E、将Yf叠加进正常子网络正序网导纳模块Y中,计算正序网故障端口的正序电压和正序电流;F、通过正序故障端口电流计算负序和零序网络的故障端口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04616572B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510007532.2
申请日:2015-01-08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欧斯皑自动化软件系统(北京)有限公司
Abstract: 基于RTDS实时数字仿真的交直流电网运行特性展示系统及其展示方法,展示系统设置有建立交直流电网模型的仿真工作站、实时数字仿真器、规约转换卡、交换机及电网特性展示装置;实时数字仿真器通过规约转换卡、经过交换机向电网特性展示装置输出模拟量和数字量,电网特性展示装置经交换机、通过规约转换卡向实时数字仿真器返回操作控制命令。还有暂态数据处理单元,暂态数据处理单元设置有暂态数据提取单元和转换单元,电网特性展示装置设置有暂态数据库、变量数据库、查找匹配单元和回放展示单元。本发明能够实现稳态数据和暂态数据等电网运行特性的直观展示,性能可靠,简单实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785198B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610270754.8
申请日:2016-04-26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电设备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涉及发电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发电设备的检测结果不准确,无法准确地反映出发电设备的工作特性的技术问题。该发电设备检测系统包括:仿真操作装置、数字仿真器、接口装置、能量转换装置、传感器、逆变器和发电设备模拟装置。本发明用于对发电设备进行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7134768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10510426.5
申请日:2017-06-2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1/00 , H02J13/0003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直流配电网的仿真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用于模拟直流配电网的实际运行工况,准确的反映出直流配电网的运行特性。该系统包括:仿真模拟设备、接口设备、测量单元、子站控制保护装置、多协调控制装置以及监控设备,仿真模拟设备与接口设备连接,接口设备与测量单元连接,测量单元分别与子站控制保护装置、多协调控制装置和监控设备连接,子站控制保护装置与多协调控制装置连接,多协调控制装置与监控设备连接。本发明应用于直流配电网的仿真模拟中。
-
公开(公告)号:CN104865847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257807.8
申请日:2015-05-18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科梁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率在环型数字与物理混合实时仿真的试验系统,其数字仿真工作站通过以太网与RTDS数字仿真器连接,RTDS数字仿真器通过光纤与模拟量输出接口卡连接,模拟量输出接口卡通过硬接线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通过硬接线与四象限线性功率放大器连接,四象限线性功率放大器通过电缆线与功率型物理模型连接,从而将RTDS数字仿真器的电压模拟量输出至功率型物理模型,功率型物理模型与电流测量传感器连接,电流测量传感器通过硬接线与模拟量输入接口卡连接,模拟量输入接口卡通过光纤与RTDS数字仿真器连接,从而将功率型物理模型的电流量返回至RTDS数字仿真器。
-
公开(公告)号:CN104865843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131939.6
申请日:2015-03-2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系统混合仿真故障统一处理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A、混合仿真中,机电暂态侧采用机电暂态超实时仿真程序TH-STBLT建立电力系统交流网络;B、在故障端口处,将电力系统交流网络划分为正常子网络和多端口故障子网络;C、在正常子网络中,电网部分采用基波三序网络描述,发电机、动态负荷、电力电子装置等一次设备动态元件接入正序网;D、在多端口故障子网络中,根据故障信息建立电力系统网络元件的故障模型,推导出多端口复故障的综合导纳统一模块Yf;E、将Yf叠加进正常子网络正序网导纳模块Y中,计算正序网故障端口的正序电压和正序电流;F、通过正序故障端口电流计算负序和零序网络的故障端口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04865842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131938.1
申请日:2015-03-2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稳定控制装置接口的混合仿真系统,该混合仿真系统包括:RTDS仿真机、高速并行计算机、电磁I/O模块、机电I/O模块、交直流稳定控制装置;RTDS仿真机通过光纤与高速并行计算机连接;RTDS仿真机与交直流稳定控制装置之间通过电磁I/O模块连接,电磁I/O模块的一端通过光纤与RTDS仿真机连接,另一端通过线缆与交直流稳定控制装置连接;高速并行计算机与交直流稳定控制装置之间通过机电I/O模块连接,机电I/O模块的一端通过光纤与高速并行计算机连接,另一端通过线缆与交直流稳定控制装置连接。本发明的混合仿真系统,能够实现对交直流大规模互联电网稳定性问题的准确分析,提高对大电网仿真的精度。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混合仿真系统的混合仿真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