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368625B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110305598.1
申请日:2011-10-1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调峰调频发电公司 , 天津天大求实电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7/0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抑制可再生能源输出功率波动的电池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基于低通滤波原理,通过一阶巴特沃兹低通滤波器对可再生能源输出功率值进行滤波,得到可再生能源输出功率目标值,利用电池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补偿可再生能源输出功率目标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差值,从而达到抑制可再生能源输出功率波动的目的。本发明基于基本滤波原理,利用可再生能源输出功率抑制效果好和加入反馈环节,避免电池的过充过放,并进行了创新,在加入反馈环节时,通过调节滤波时间常数的大小,间接地改变储能系统的输出功率,从而在抑制可再生能源输出功率波动的同时,有效地避免了电池的过充过放,维持了电池储能系统的稳定运行,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2377248B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110304960.3
申请日:2011-10-1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调峰调频发电公司 , 天津天大求实电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1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70/3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平滑可再生能源发电输出波动的储能系统容量优化方法。在确定储能系统容量前,选择合理的可再生能源输出功率样本数据,确定合理的可再生能源输出功率样本数据之后,可依次确定储能系统功率、容量及初始SOC状态。本发明针对目前平滑可再生能源输出波动场景下的储能系统容量优化方法所考虑的因素不全面,没有达到实用化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输出功率频谱分析结果的平滑可再生能源发电输出波动的储能系统容量优化方法。该方法能够给出满足经储能系统补偿之后的目标功率输出波动率约束下的储能系统容量方案,实用、简单、快速且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2622475B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210050601.4
申请日:2012-02-29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调峰调频发电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二次规划模型的电池储能系统削峰填谷日前优化方法。本发明的模型中的目标函数为凸函数,要求解的二次规划为凸二次规划,理论上只要求得KKT点就找到了全局最优解,计算方法成熟,初始可行解方便易得。本发明求解过程中不需要将电池的剩余电量离散化。本发明是一种设计巧妙,性能优良,方便实用的基于二次规划模型的电池储能系统削峰填谷日前优化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622475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210050601.4
申请日:2012-02-29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调峰调频发电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二次规划模型的电池储能系统削峰填谷日前优化方法。本发明的模型中的目标函数为凸函数,要求解的二次规划为凸二次规划,理论上只要求得KKT点就找到了全局最优解,计算方法成熟,初始可行解方便易得。本发明求解过程中不需要将电池的剩余电量离散化。本发明是一种设计巧妙,性能优良,方便实用的基于二次规划模型的电池储能系统削峰填谷日前优化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070385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277342.8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38 , H02J3/28 , H02J3/18 ,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新能源基地的电力系统建模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新能源基地中各个新能源机组的参数信息;根据所述新能源机组的类型分为至少一个新能源场站集合;对于每一个新能源场站集合,若新能源场站集合中至少两个集电线连接的新能源机组的结构及参数相同,选取其中一根集电线连接的新能源机组建立发电单元仿真模型,其他集电线连接的新能源场站建立新能源集电线的等值模型,所述发电单元仿真模型与等值模型通过集电线与第一级别汇集母线连接,得到新能源基地的电力系统模型。针对大规模新能源基地建立一个标准电力系统模型,使模型同时具有单台新能源机组的电磁暂态特征仿真能力和新能源场站的仿真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296342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211060685.X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孤岛电网交流故障下送端系统协调控制方法,当检测到送端发生交流故障后,送端柔性直流换流站的控制系统和新能源机组的控制系统进入低电压穿越逻辑,柔性直流将闭环控制的d轴和q轴控制器的积分环节清零,根据负序交流电压情况降低送端柔性直流换流站的交流电压参考值,并对d轴和q轴电流参考值进行限幅,同时,对送端新能源机组双闭环控制的d轴电流参考值和q轴电流参考值进行限幅,在交流电压恢复时通过协调控制实际交流电压恢复的速度和新能源机组的d轴电流值,解决了新能源孤岛电网送出系统在送端交流故障情况下,送端柔性直流换流站与新能源机组的协调控制能力差和送端交流故障清除后恢复特性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70943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01406.0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H02J3/36 , H02J3/16 , H02J3/50 , G06F17/12 , G06F17/13 , G06F113/04 , G06F119/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构网型变流器的建模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包括:通过将GFM MMC‑HVDC系统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结合换流器的运行特性和调制比约束,推导出了整个系统的系统微分、代数方程和相量建模方法,在保证GFM MMC‑HVDC机电仿真速率的同时,能够有效保留GFM下垂控制器的运行控制特征,可用于交流电压稳定性分析与无功动态响应特性分析,以及GFM MMC‑HVDC的最优无功功率管理和分配研究。从而解决了传统电磁暂态仿真方法在大规模MMC‑HVDC系统中仿真时间过长、对仿真平台性能要求较高,以及机电暂态仿真无法充分反映GFM动态响应能力和控制特征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89219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24676.1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接地极埋设方法和系统,利用土壤分层结构布置深层土壤接地极,将接地极馈电棒布置在水平分层的深层土壤中,采用水平布置方式,选择深层土壤电阻率不高于500Ω·m的水平土壤层,将接地极馈电棒射线状布置在深层土壤中,类似于将常规浅埋接地极垂直平移至地下深处。深层土壤接地极有效解决了常规浅埋接地极存在表层土壤布置,占地面积大,地表电势高,以及垂直接地极和深井接地极存在穿越多层土壤导致馈电棒纵向散流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439394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11438766.3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能量自平衡柔性直流换流阀、控制方法及直流系统,换流阀包括三个相单元,相单元包括上桥臂和下桥臂;上桥臂和下桥臂均包含若干全桥能量自平衡子模块和若干半桥能量自平衡子模块;全/半桥能量自平衡子模块均为包括能量自平衡电路的优化MMC子模块;能量自平衡电路由电力电子开关和泄能电阻串联构成,用于在子模块中的电容电压发生过压预警时进行盈余能量消散。本申请能在不影响传统换流阀运行逻辑的基础上,以极小的成本代价,解决新能源孤岛超远距离直流送出场景中,直流输电系统因发生故障导致盈余功率无法及时消散的技术难题;同时能充分利用优化MMC子模块中的电容暂存能量,减少盈余功率以热量耗散产生的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8263906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506260.X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全控型开关器件的储耗一体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储耗一体化装置包括储耗一体模块、变流器和交流系统,储耗一体模块包括N个串联连接的全控子模块,全控子模块包括第一全控型开关器件、第一半导体器件、第二全控型开关器件、第二半导体器件、储能元件、旁路开关和耗能元件;控制每个全控子模块的第一全控型开关器件导通、第二全控型开关器件和旁路开关均关断,则对应全控子模块按储能模式运行;控制每个全控子模块的第二全控型开关器件导通、第一全控型开关器件和旁路开关均关断,则对应全控子模块按耗能模式运行。该装置通过全控子模块能够实现储能模式和耗能模式的运行,使得该装置具有无功支撑、电压稳定、能量平衡等功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