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乙烯选择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97537A

    公开(公告)日:2003-02-19

    申请号:CN02125719.1

    申请日:2002-08-1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Y02P3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化工催化反应技术的一种提高乙烯选择性的方法。本发明是由甲醇、二甲醚在催化剂磷酸硅铝作用下热裂解制烯烃的工艺,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以原油为原料制烯烃的高成本的不足,可以用来提高乙烯在产物中的选择性,并可调节产物中乙烯和丙烯的比例。乙烯的选择性可由35%提高到65%以上,乙烯、丙烯的比例可以从0.8到3.1之间调节。利用我国丰富的天然气、煤炭资源等为原料,使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是我国乙烯、丙烯生产供应需求的最好方法之一。

    一种微放电缺陷光致自修复的电气绝缘层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10703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510032941.8

    申请日:2015-01-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放电缺陷光致自修复的电气绝缘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电气设备技术领域。该电气绝缘层材料是一种复合材料,以热固性环氧树脂与含光敏树脂修复剂的微胶囊为基础,通过修复剂在紫外光下的固化修复微放电缺陷,保证材料的绝缘强度无明显下降。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电气绝缘层材料,还具有制备简单、修复效率高、可长期保持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输配电电缆或附件及电子器件电气绝缘层,能够有效的延长电绝缘材料的使用寿命和使用稳定性。

    覆载型硅磷铝分子筛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32761C

    公开(公告)日:2007-08-22

    申请号:CN200510083114.8

    申请日:2005-07-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分子筛的制备领域的可以直接在流化床中使用的SAPO-34覆载型硅磷铝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实现覆载型硅磷铝分子筛的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为:以硅溶胶为硅源,磷酸为磷源,拟薄水铝石为铝源,采用含氮化合物的三乙胺为模板,采用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或氧化镁等直径为20-200微米的小球为载体,然后按一定重量比混合,加适量H2O均匀混合、搅拌、晶化、干燥制得分子筛原粉;再将分子筛原粉经硅溶胶或铝溶胶浸渍、焙烧,合成的分子筛为覆载型硅磷铝分子筛,可以直接在流化床中使用。此方法制备的SAPO-34覆载型硅磷铝分子筛省去了喷雾造粒等生产环节,缩短了工艺过程,节约了生产成本,可用于甲醇或二甲醚裂化制取低碳烯烃的反应中。

    一种利用硅磷酸铝分子筛催化裂解生产丙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17244C

    公开(公告)日:2007-05-23

    申请号:CN200510116701.2

    申请日:2005-10-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一种利用硅磷酸铝分子筛催化裂解生产丙烯的方法,涉及一种催化裂解生产丙烯的方法。本发明利用固定床或流化床等反应器,在温度350~550℃,压力0.1~0.3MPa,空速0.1~300h-1的条件下,以干气、C4组分等为原料在含硅磷酸铝分子筛SAPO-34的催化剂上裂解,出口的烃类混合物分离出目的产物丙烯后,其余组分返回反应器循环进料。本方法反应温度低,接近常压操作,工艺简单,而且丙烯的选择性高;采用本方法生产丙烯,既可以增加丙烯的产量,又解决了干气和C1的出路问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一种中高温自修复绝缘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54234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064516.8

    申请日:2020-01-2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电气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高温自修复绝缘材料的制备方法。目前的非本征自修复体系多为双组分的微胶囊体系,该体系结构复杂,在发生微放电缺陷时很难保证修复剂在失效前能够与催化剂相接触并完成自修复,而常用的单组份体系修复液含有不饱和双键,在中高温下容易提前失效。首先合成了具有阴离子催化能力的咪唑加成的环氧树脂基体,通过在该基体中引入包覆有稳定修复液的微胶囊,赋予绝缘材料修复微放电缺陷的能力。当微放电缺陷导致的电树枝发展到微胶囊时,会击破微胶囊并使修复液填充电树枝通道,然后在中高温的条件下,在通道壁内的氧阴离子基团的催化下固化,从而修复电树枝缺陷,同时完全恢复电气性能。

    一种中高温自修复绝缘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54234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2010064516.8

    申请日:2020-01-2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电气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高温自修复绝缘材料的制备方法。目前的非本征自修复体系多为双组分的微胶囊体系,该体系结构复杂,在发生微放电缺陷时很难保证修复剂在失效前能够与催化剂相接触并完成自修复,而常用的单组份体系修复液含有不饱和双键,在中高温下容易提前失效。首先合成了具有阴离子催化能力的咪唑加成的环氧树脂基体,通过在该基体中引入包覆有稳定修复液的微胶囊,赋予绝缘材料修复微放电缺陷的能力。当微放电缺陷导致的电树枝发展到微胶囊时,会击破微胶囊并使修复液填充电树枝通道,然后在中高温的条件下,在通道壁内的氧阴离子基团的催化下固化,从而修复电树枝缺陷,同时完全恢复电气性能。

    一种磁致发热自修复热塑型纳米复合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05218999B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510609524.5

    申请日:2015-09-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磁致发热自修复热塑型纳米复合材料。具体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自修复功能的热塑性聚合物制品,该聚合物制品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由热塑性聚合物形成;以及γ-Fe2O3纳米颗粒,所述γ-Fe2O3纳米颗粒分散在所述本体中。由此,通过γ-Fe2O3纳米颗粒诱导热塑性聚合物本体完成自修复功能,并由热塑性聚合物本体为该聚合物制品提供较为优良的化学、力学性能,进而可以改进具有自修复功能的聚合物制品的性能,从而提高该聚合物制品的使用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