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63524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011190957.9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清华大学
IPC: C08F255/04 , C08F230/08 , C08L51/06 , H01B3/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领域,涉及一种硅烷改性的聚丙烯接枝物作为绝缘材料的应用和绝缘材料。该硅烷改性的聚丙烯接枝物包括衍生自共聚聚丙烯的结构单元和衍生自含烯基的硅烷类单体的结构单元;以硅烷改性的聚丙烯接枝物的重量为基准,所述硅烷改性的聚丙烯接枝物中衍生自含烯基的硅烷类单体且处于接枝态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0.2~6wt%。本发明所用的硅烷改性的聚丙烯接枝物可在较高工作温度下兼顾机械性能和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571236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011195881.9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气领域,涉及一种改性聚丙烯电缆。该改性聚丙烯电缆包括:至少一个导体以及至少一个围绕所述导体的电绝缘层;其中,所述电绝缘层的材料为至少一种接枝改性聚丙烯材料;所述接枝改性聚丙烯材料包括衍生自共聚聚丙烯的结构单元和衍生自丙烯酸酯类单体以及任选的丙烯酸类单体的结构单元;以接枝改性聚丙烯材料的重量为基准,所述接枝改性聚丙烯材料中衍生自丙烯酸酯类单体以及任选的丙烯酸类单体且处于接枝态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0.3~7wt%。本发明的电缆具有更高的工作温度,并且,在保证相同电压等级和绝缘水平条件下,具有电绝缘层厚度更薄、散热更好和重量更小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563526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011191001.0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清华大学
IPC: C08F255/04 , C08F212/08 , C08F212/12 , C08L51/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领域,涉及一种芳香烯烃接枝改性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芳香烯烃接枝改性聚丙烯材料包括衍生自共聚聚丙烯的结构单元和衍生自苯乙烯类单体的结构单元;以芳香烯烃接枝改性聚丙烯材料的重量为基准,所述芳香烯烃接枝改性聚丙烯材料中衍生自苯乙烯类单体且处于接枝态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0.5~14wt%;所述共聚聚丙烯具有以下特征:共聚单体含量为0.5~40mol%;二甲苯可溶物含量为2~80wt%;可溶物中共聚单体含量为10~70wt%;可溶物与聚丙烯的特性粘数比为0.3~5。本发明的芳香烯烃接枝改性聚丙烯材料可在较高工作温度下兼顾机械性能和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563525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011190972.3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清华大学
IPC: C08F255/04 , C08F220/32 , C08F220/14 , C08F220/18 , C08F220/06 , H01B3/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领域,涉及一种接枝改性聚丙烯作为绝缘材料的应用和绝缘材料。该接枝改性聚丙烯包括衍生自共聚聚丙烯的结构单元和衍生自丙烯酸酯类单体以及任选的丙烯酸类单体的结构单元;以接枝改性聚丙烯的重量为基准,所述接枝改性聚丙烯中衍生自丙烯酸酯类单体以及任选的丙烯酸类单体且处于接枝态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0.3~7wt%。本发明的接枝改性聚丙烯可在较高工作温度下兼顾机械性能和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500591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0777980.1
申请日:2020-08-0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08J5/18 , C08L79/08 , C08K5/3437
Abstract: 一种苝四甲酰二亚胺类改性的聚酰亚胺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原料包括苝四甲酰二亚胺类小分子、聚酰亚胺、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制备步骤包括混合步骤、滴涂步骤、烘干步骤、剥离步骤,所述混合步骤、滴涂步骤、烘干步骤、剥离步骤依次进行。其有益效果是:降低聚合物材料的电导损耗,得到的具有极高储能密度的聚合物电介质材料,消弱强电场下电子对聚合物分子链的冲击,大幅提升聚合物材料的击穿场强,易于实现规模化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8962596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788782.8
申请日:2018-07-1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1G4/20 , H01G4/33 , C23C16/5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4/206 , C23C16/513 , H01G4/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沉积的高温电容器薄膜制备方法,通过大气压低温等离子沉积技术在聚合物电容器薄膜表面沉积具有高绝缘性能的薄层,在金属电极和聚合物电容器薄膜之间引入高绝缘性能薄层,利用高绝缘性能薄层具有宽能带隙的特点,将其作为电荷阻挡层,从而有效抑制高温高电场作用下由于电极处的电荷注入而形成的泄漏电流,进而提高聚合物电容器薄膜在高温高电场作用下的充放电效率,达到提高其工作温度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8962592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788742.3
申请日:2018-07-1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4/33 , C23C14/0647 , C23C14/083 , C23C14/35 , H01G4/06 , H01G4/08 , H01G4/10 , H01G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下高储能密度和高充放电效率的电容器薄膜制备方法,通过真空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在聚合物电容器薄膜表面先后沉积高介电常数层和高绝缘性能薄层。利用高介电常数层具有高介电常数的特点,以提高薄膜的等效介电常数,从而提高其能量密度。利用高绝缘性能薄层的宽能带隙,将其作为电荷阻挡层,从而有效抑制高温高电场作用下由于电极处的电荷注入而形成的泄漏电流,进而提高聚合物电容器薄膜在高温高电场作用下的充放电效率,达到同时提高聚合物电容器薄膜在高温下的储能密度和充放电效率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8878177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788775.8
申请日:2018-07-1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1G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能量密度及高充放电效率的高温电容器薄膜制备方法,首先通过大气压低温等离子沉积技术在聚合物电容器薄膜表面先后沉积高介电常数层和高绝缘性能薄层,再利用高介电常数层具有高介电常数的特点以提高薄膜的等效介电常数,从而提高其能量密度,再利用高绝缘性能薄层的宽能带隙,将其作为电荷阻挡层,从而有效抑制高温高电场作用下由于电极处的电荷注入而形成的泄漏电流,进而提高聚合物电容器薄膜在高温高电场作用下的充放电效率,达到提高其工作温度的目的,最终实现在高温高电场作用下仍然具有高能量密度及高充放电效率的高温电容器薄膜。
-
公开(公告)号:CN104292638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557756.6
申请日:2014-10-2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回收的电缆绝缘材料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输送或分配电能的电缆材料,属于电气材料技术领域。这种电缆料是一种纳米电介质,以热塑性聚合物材料与无机纳米颗粒的混合物为基础。该聚合物材料选自:(i)聚丙烯和橡胶的共混物;(ii)间规聚丙烯;所述的聚合物材料的熔点大于或等于125℃。这种纳米无机颗粒经过特殊的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后,和热塑性聚合物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在不显著降低热塑性树脂的热机械性能情况下,提高了直流电阻,并且在达到设计寿命后能够回收利用,不对环境造成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05504551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610046787.4
申请日:2016-01-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08L23/16 , C08L23/12 , C08L23/06 , C08K13/06 , C08K9/06 , C08K3/28 , C08K3/38 , C08K3/22 , H01B3/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K13/06 , C08K3/22 , C08K3/28 , C08K3/34 , C08K3/38 , C08K9/06 , C08K2003/2224 , C08K2003/2227 , C08K2003/282 , C08K2003/385 , C08K2201/011 , C08L2203/202 , C08L2207/20 , H01B3/441 , C08L23/16 , C08L23/12 , C08L2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回收的聚烯烃高导热电缆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气设备或电子设备绝缘技术领域。该材料是采用可回收的热塑性聚烯烃作为绝缘材料的基体,同时添加经表面处理的具有高热导率的纳米颗粒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而成,所述的热塑性聚烯烃与具有高热导率的纳米颗粒的质量比为95:5~80:20。该方法包括:将聚烯烃、经表面处理的具有高热导率的纳米颗粒、抗氧剂、阻燃剂和加工助剂在一定温度,转速40~60r/min下在密炼机中混炼10~15分钟制得可回收的聚烯烃高导热电缆绝缘材料。本发明通过加入具有高热导率的纳米颗粒提高基体材料的热导率。该绝缘材料不仅具有高的热导率,同时保持了优异的电气性能,并且在达到设计寿命后能够回收利用,不对环境造成破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