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82823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011363192.4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H01M50/244 , H01M50/204 , H01M50/242 , H01M50/249 , H01M50/258 , H01M50/264 , H01M50/289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56 , H01M10/6567 , H01M10/6568 , B60L50/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热管理控制装置,包括第一锂电池组装壳组件和第二锂电池组装壳组件,本发明第二锂电池组装壳组件与第一锂电池组装壳组件的结构一致,第一锂电池组装壳组件和第二锂电池组装壳组件之间组成一组锂电池热管理组装壳结构,多组锂电池并排组装时,多组锂电池热管理组装壳结构并排固定连接,通过收紧拉簧,使得第一锂电池组装壳组件和第二锂电池组装壳组件之间呈间距可变的壳体收拢夹持结构,通过X型导向伸缩板,确保第一锂电池组装壳组件和第二锂电池组装壳组件之间间距调节时的稳固性和可靠性,多个电池单体集成为电池组时,将多个电池单体收拢夹持在多组锂电池热管理组装壳结构内,从而实现多个电池单体的集成。
-
公开(公告)号:CN112382823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363192.4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H01M50/244 , H01M50/204 , H01M50/242 , H01M50/249 , H01M50/258 , H01M50/264 , H01M50/289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56 , H01M10/6567 , H01M10/6568 , B60L50/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热管理控制装置,包括第一锂电池组装壳组件和第二锂电池组装壳组件,本发明第二锂电池组装壳组件与第一锂电池组装壳组件的结构一致,第一锂电池组装壳组件和第二锂电池组装壳组件之间组成一组锂电池热管理组装壳结构,多组锂电池并排组装时,多组锂电池热管理组装壳结构并排固定连接,通过收紧拉簧,使得第一锂电池组装壳组件和第二锂电池组装壳组件之间呈间距可变的壳体收拢夹持结构,通过X型导向伸缩板,确保第一锂电池组装壳组件和第二锂电池组装壳组件之间间距调节时的稳固性和可靠性,多个电池单体集成为电池组时,将多个电池单体收拢夹持在多组锂电池热管理组装壳结构内,从而实现多个电池单体的集成。
-
公开(公告)号:CN109830718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019466.9
申请日:2019-01-09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H01M8/1004 , H01M8/1016 , H01M8/1069 , H01M4/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2、通过保水物质沉积的碳载体制得复合载体,再将复合载体上担载贵金属制得电催化剂备用;S3、将步骤S1中制得的催化剂浆料使用喷涂枪喷涂在质子交换膜的A面;S5、将质子交换膜平铺在平台上,使得质子交换膜的B面朝上,将步骤S2中制得的电催化剂采用油压机热压至质子交换膜的B面;S7、质子交换膜的A面放置碳纸气体扩散层,然后热压,再在质子交换膜的B面放置聚四氟乙烯薄片,热压后获得燃料电池膜电极。本发明避免了因为保水层以及质子交换膜中保水物质的加入而引起电池内阻增大等问题,并且产气不含碱蒸汽,无需净化,本发明方法简单易控,经济合理,产物制备效率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