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2240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019021.8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六安供电公司
IPC: F24F11/47 , F24F11/61 , F24F11/64 , F24F11/88 , F24F11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楼宇传热特性的聚合空调负荷新能源消纳方法,包括:1、基于楼宇RC传热模型,针对墙体温度进行有限差分并进行线性假设,建立考虑楼宇传热特性的单体空调负荷模型;2、考虑用户舒适度的影响,引入预测平均投票数指标,确定空调温度设置值约束范围;3、基于负荷聚合商云平台,提出一种面向新能源消纳场景,包含状态感知、实时分析、科学决策、精准执行四个环节的聚合空调负荷系统协同控制策略。本发明针对高比例新能源渗透引起的电网供需不平衡的问题,通过负荷聚合商聚合空调负荷协调控制参与系统调节以及削峰填谷方面展现的巨大潜力,以精准消纳新能源发电,保障电网的供需平衡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36781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001735.0
申请日:2022-01-04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六安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碳捕集电厂与光伏发电协同配合的低碳优化运行方法,其步骤包括:1.获取光伏发电出力场景;2.对光伏发电出力场景进行聚类;3.建立考虑碳捕集电厂与光伏发电协同配合的电力系统低碳优化运行目标函数;4.确定考虑碳捕集电厂与光伏发电协同配合的电力系统低碳优化运行约束条件;5.利用Cplex求解由所述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构成的电力系统低碳优化运行模型,得出在总功效系数最大时电力系统机组的开机、停机状态。本发明能够考虑光伏预测误差的时序相关性,促进碳捕集电厂与光伏发电的协同配合运行,提升电力系统整体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52318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81807.0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六安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H02J3/46 , H02J3/32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7/18 , G06F111/0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能互补一体化智慧能源系统的低碳综合评价方法,包括,1,从环保性、高效性、可靠性三个维度建立低碳评价指标体系,并搭建各个评价指标的数学模型;2,以数据预处理最优与一维评价下综合评价值最优为约束,考虑指标体系在二维评价下的综合评价,制定评价指标的综合评价策略。本发明给出了基于多能互补一体化智慧能源系统的低碳评价的明确、清晰的概念界定,从多个维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更加全面地反映系统的低碳发展水平,在保持一维评价值有效性最高的条件下,优化数据预处理与组合权重的系数,使二维评价下的低碳排序值更加合理,从而更加真实地反映评价对象的低碳发展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4336781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0001735.0
申请日:2022-01-04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六安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碳捕集电厂与光伏发电协同配合的低碳优化运行方法,其步骤包括:1.获取光伏发电出力场景;2.对光伏发电出力场景进行聚类;3.建立考虑碳捕集电厂与光伏发电协同配合的电力系统低碳优化运行目标函数;4.确定考虑碳捕集电厂与光伏发电协同配合的电力系统低碳优化运行约束条件;5.利用Cplex求解由所述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构成的电力系统低碳优化运行模型,得出在总功效系数最大时电力系统机组的开机、停机状态。本发明能够考虑光伏预测误差的时序相关性,促进碳捕集电厂与光伏发电的协同配合运行,提升电力系统整体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819365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81070.8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六安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SGAN‑DCN网络的短期光伏功率预测方法,包括:1、采集原始样本数据,将数据以气候类型划分,筛选出突变天气样本数据,并对样本数据进行归一化预处理;2、利用基于多生成器的最小二乘生成对抗网络MAD‑LSGANs学习原始突变天气真实光伏数据的样本分布规律,生成与原始样本数据相似且具有高度多样性的新样本;3、建立由交叉网络和深度网络组成的深度交叉网络DCN模型;4、采用鲸鱼优化算法WOA确定模型的超参数,并利用训练好的模型进行光伏功率短期预测。本发明能有效解决光伏电站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时突变天气样本数据不足的问题,并加强对高阶特征交叉信息的获取,从而有效提高光伏功率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330986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441419.6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IPC: G01R31/392 , G01R31/367 , G01R31/3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WD‑SVR模型的锂离子电池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方法,包括:1.利用离散小波分解(DWD)方法对采样的锂离子电池容量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多尺度分解;2.对分解后得到的各子序列分别计算样本熵与排列熵,利用K‑means聚类方法对各尺度数据进行聚类,并根据聚类结果将复杂度与随机性相近的子序列进行重构;3.利用多尺度支持向量回归(SVR)模型对聚类后的信号分量分别进行预测,集成预测结果,实现锂离子电池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本发明在保证了全局退化趋势预测准确性的同时,能够对波动进行及时地响应,有效提高锂离子电池剩余使用寿命的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20029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51522.7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芜湖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Inventor: 尹亚元 , 潘文虎 , 凌晓斌 , 苏志朋 , 徐斌 , 王小明 , 姚艳 , 吴红斌 , 赵文广 , 杨晓娟 , 汪超 , 徐涛 , 宋铭敏 , 陈彦斌 , 张聪颖 , 周启扬 , 俞鹏 , 夏颖 , 董月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储能参与多重频率响应市场的两阶段功率调控方法,包括:1基于改进的HMM法模拟随机场景并采用肘部法则确定最优聚类数,生成表征风电及负荷变化特征的典型场景集;2提出闲时复用响应策略协同优化多重频率支撑服务,构建电池储能时序优化模型;3考虑日内调频信号的不确定性,采用随机优化方法设计电池储能两阶段容量功率分配方法;4利用基于改进模拟退火算法和后向动态规划的混合优化算法进行求解,实现聚合多点电池储能长短期调度决策问题的功率调控。本发明能够快速、精准地对主动配电网频率偏差进行调控,对支撑风电场大规模并网、稳定联络线越限偏差具有较好地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19611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241361.0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8/2131 , G06F18/23213 , G06F18/2413 , G06N3/0442 , G06N3/0455 , G06N3/084 , G06N3/0985 , H02J3/00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E‑LSTM算法的可调资源集群的响应潜力评估方法,包括:1、采集原始功率数据和激励强度数据;2、利用离散小波变换对可调资源个体的用电功率序列进行分解;3、利用基于DTW算法的K‑medoids聚类对可调资源集群分解后的序列进行分类;4、对聚类后的可调资源集群各序列中心点数据使用AE‑LSTM算法提取特征值,求取潜力评估概率分布的参数,并计算可调资源个体的响应潜力概率分布。本发明能有效提高AE‑LSTM神经网络提取特征值效率,解决可调资源潜力评估中忽略个体差异的问题,从而能实现对可调度集群中可调对象的调度潜力进行有效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5603316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362373.4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CN)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C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氢储能的楼宇多能互补能源系统能量管理方法,包括,1,确定基于氢储能的楼宇多能互补能源系统的主要设备,搭建系统结构图;2,建立电解槽、储氢罐、储热罐、燃氢燃气轮机、ORC余热发电装置、空气源热泵、吸收式制冷机和风光的数学模型,以及内部电网、热网和冷网的功率平衡约束方程;3,以系统效率最大为目标,计及风光在不同时段的出力,考虑基于氢储能的楼宇多能互补能源系统的能量管理。本发明针对用户冷、热、电三种负荷的能量需求特点,更加合理的对楼宇多能互补能源系统的能量进行控制,在保证供能可靠性的前提下,优化能量流动和充分实现能量的合理利用,从而能够提高能量的综合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330042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011282739.8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模糊C均值聚类场景划分的配电网重构方法,其步骤包括:1.根据DG出力和负荷的预测数据,通过自适应模糊C均值聚类得到配电网运行的典型场景;2.基于典型场景建立配电网重构模型;3.通过粒子群算法对配电网重构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优化后的拓扑结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多种运行场景的同时计算方法简单的配电网重构方法,结构优化后的配电网运行网损得到了降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