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45961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516391.3
申请日:2012-12-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1M4/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用正极FeF3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的FeF3为三维有序大孔结构,其表面被导电高分子均匀包覆。本发明采用聚苯乙烯作为硬模板合成三维有序大孔结构,然后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实现导电高分子的包覆。与传统的碳包覆相比,这种新颖的包覆方法既不需高温条件,也不产生二氧化碳,具有低成本、环保等优点。FeF3三维有序大孔结构与导电高分子包覆的双重结合使得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较高的放电容量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945955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516422.5
申请日:2012-12-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1M4/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用负极Co(OH)2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能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Co(NO3)2·6H2O溶于乙醇中,加入氨水,将沉淀物离心洗涤后分散在适当溶剂中,将溶液放于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自然冷却至室温,沉淀物离心洗涤,干燥后即得到Co(OH)2与Co3O4复合材料。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纳米片之间的堆叠,电极材料与电解液接触不充分等缺点,提供了一种Co(OH)2与Co3O4复合结构。Co3O4纳米颗粒嵌入在片层Co(OH)2上,有效抑制了层与层的堆叠,提高了电解液与电极材料的浸润性,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表现出较好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945952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516595.7
申请日:2012-12-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1M4/4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用负极材料碳包覆钛酸锂的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能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二氧化钛先包覆碳,再进行锂化煅烧的工艺过程,二氧化钛表面包覆的碳层既有效抑制了烧结过程中颗粒的增大,又提高了钛酸锂材料的导电性;锂化时锂盐中掺入少量的草酸锂降低了溶液的碱度,有利于TiO2/C的熔融。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固相法制备的钛酸锂材料粒径较大及电子导电率差导致的电池倍率性能差等缺点,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电池倍率性能,且工艺操作简单,适宜大规模生产的碳包覆钛酸锂材料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176404A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711449236.3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01J23/755 , B01J37/02 , B01J37/16 , C23C18/36 , C23C18/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学镀镍复合催化剂,包括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的镍纳米颗粒。本发明从传统化学镀镍工艺入手,将高成本的钯催化剂替换成廉价的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的纳米镍催化剂,大幅度的降低了成本。同时由于大片石墨烯与所形成的金属镍镀层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化学镀镍后的复合物的导电性较传统镀镍方式显著提高。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催化剂进行化学镀的镀层的导电性高达24390S m-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