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38650B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910836526.6
申请日:2019-09-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铈负载铋纳米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催化剂技术以及能源可持续发展领域。本发明先通过一步还原法,在室温下制得载体氧化铈;接着,将载体氧化铈与Bi(NO3)3·5H2O进行混合,经过离心、干燥以及煅烧等步骤,便可制得氧化铈负载铋纳米催化剂。该氧化铈负载铋纳米催化剂充分利用氧化铈内部的大量缺陷,与铋纳米颗粒进行结合,可以增加活性位点数量,从而可以显著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尤其是,在电化学还原CO2产甲酸中,该氧化铈负载铋纳米催化剂具有极好的催化活性以及优异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945961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516391.3
申请日:2012-12-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1M4/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用正极FeF3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的FeF3为三维有序大孔结构,其表面被导电高分子均匀包覆。本发明采用聚苯乙烯作为硬模板合成三维有序大孔结构,然后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实现导电高分子的包覆。与传统的碳包覆相比,这种新颖的包覆方法既不需高温条件,也不产生二氧化碳,具有低成本、环保等优点。FeF3三维有序大孔结构与导电高分子包覆的双重结合使得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较高的放电容量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81632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47076.0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1M8/22 , H01M8/0271 , H01M8/0297 , H01M8/1004 , H01M4/90 , H01M8/0202 , H01M8/04537 , G01R31/38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流场液体燃料电池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液体燃料电池在阳极导电板上无流场设计,该无流场设计简化了液体燃料电池的结构,摒弃了复杂的前期工作和高制造成本。同时,本发明的液体燃料电池的催化剂层包括泡沫金属,泡沫金属提供热传递、电子传导和机械支撑的基础上,还能够作为催化剂,同时扮演“流场”的角色。本申请的液体燃料电池中将催化剂层穿过所述阳极绝缘隔板嵌入所述阳极导电板的凹槽中,避免了组装过程中阳极绝缘隔板等对催化剂层中泡沫金属的形貌和骨架的压缩破坏,避免了膜电极穿孔的风险,提高了液体燃料电池的性能。另外,本发明的液体燃料电池结构简单,制造成本更低。
-
公开(公告)号:CN115896842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211409586.8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25B11/089 , C25B11/054 , C25B1/27 , C25D3/5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制备以及环境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自支撑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电沉积将Co‑W沉积在导电块体材料M上,获得自支撑电极材料Co‑W/M,将自支撑电极Co‑W/M作为工作电极,以Pt网/镀铂钛网作为对电极,Ag/AgCl/饱和KCl作为参比电极,使用等离子体处理的NOx‑溶液作为电解液,在H型电解池中电催化还原为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充分利用了等离子‑电催化联合反应,以天然空气为氮源,通过合金化调控金属催化剂实现了氨的高效绿色合成,并有望替代哈勃法在工业生产中大规模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47946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500855.X
申请日:2023-05-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25B11/091 , C25B11/052 , C25B1/02 , C01B21/082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制备技术及新能源发展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单原子和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热还原法获得金属单原子和纳米颗粒复合催化剂,将该催化剂涂覆于导电基底并作为工作电极,以石墨板为对电极,以Ag/AgNO3电极为参比电极,溶解有铵盐的液氨溶液为电解液,在高压电解池内电催化液氨分解产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有效解决了常温液氨电解体系中传统铂阳极氧化溶解的问题,同时发展了一种新型的电催化液氨分解产氢用催化剂,该材料在强酸性液氨溶液中表现出超长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481527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110664733.5
申请日:2021-06-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25B11/031 , C25B11/061 , C25B11/075 , C25B1/23 , C01B3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双原子催化剂及其可控合成方法和应用,首先制备多孔碳纳米片,通过简易的合成条件实现了对原子级结构的精准调控,更加明确的活性中心和活性位点有利于对催化机理的更深入理解,同时将其应用于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表现出了极佳的催化活性,且催化稳定性好,制备成本低廉,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性,可以在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领域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701554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910093269.1
申请日:2019-01-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01J23/89 , B01J37/10 , B01J37/16 , C25B1/27 , C25B11/054 , C25B11/067 , C25B11/0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制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Fe2(MoO4)3负载Au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采用水热法一步生成载体Fe2(MoO4)3,通过室温还原即可制备Fe2(MoO4)3负载Au纳米催化剂,具有合成时间短,操作简便等优点;将合成的Fe2(MoO4)3负载Au纳米催化剂用于常温常压下电催化氮气还原产氨,在硫酸钠电解液中,该催化剂具有极高的催化活性以及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其中在‑0.4V vs.RHE处获得氨气最高产量:27.55(μg h‑1mg‑1cat.),在‑0.35V vs.RHE处获得产氨最高法拉第效率(FE):32.12%。
-
公开(公告)号:CN110560124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836490.1
申请日:2019-09-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甲酸水解制氢用高效纳米催化剂,该催化剂为通过在经过-NH2-N双官能团修饰的石墨烯载体NH2-N-rGO上掺杂金钯铱纳米粒子得到AuPdIr/NH2-N-rGO高效催化剂。通过一步快速还原法在室温下制得,合成时间短,操作简便,在没有任何添加剂存在的条件下仍然具有极高的催化活性,100%的甲酸转化率,100%的氢气选择性及较好的循环稳定性,且在0.75min内可以实现甲酸的完全分解。AuPdIr/NH2-N-rGO的初始TOF值为10224.9h-1,远高于目前已经报道的AuPd/NH2-N-rGO的TOF值为4639.2h-1。
-
公开(公告)号:CN110538650A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910836526.6
申请日:2019-09-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铈负载铋纳米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催化剂技术以及能源可持续发展领域。本发明先通过一步还原法,在室温下制得载体氧化铈;接着,将载体氧化铈与Bi(NO3)3·5H2O进行混合,经过离心、干燥以及煅烧等步骤,便可制得氧化铈负载铋纳米催化剂。该氧化铈负载铋纳米催化剂充分利用氧化铈内部的大量缺陷,与铋纳米颗粒进行结合,可以增加活性位点数量,从而可以显著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尤其是,在电化学还原CO2产甲酸中,该氧化铈负载铋纳米催化剂具有极好的催化活性以及优异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945952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516595.7
申请日:2012-12-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1M4/4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用负极材料碳包覆钛酸锂的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能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二氧化钛先包覆碳,再进行锂化煅烧的工艺过程,二氧化钛表面包覆的碳层既有效抑制了烧结过程中颗粒的增大,又提高了钛酸锂材料的导电性;锂化时锂盐中掺入少量的草酸锂降低了溶液的碱度,有利于TiO2/C的熔融。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固相法制备的钛酸锂材料粒径较大及电子导电率差导致的电池倍率性能差等缺点,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电池倍率性能,且工艺操作简单,适宜大规模生产的碳包覆钛酸锂材料的制备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