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沉积单相成分梯度纳米晶铁钴镍合金的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5449867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211266050.5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结构领域,提供了一种电沉积单相成分梯度纳米晶铁钴镍合金的制备工艺,包括:镀液配置、镀液除杂、通过预镀试验调控镀液中金属离子浓度和正式电镀试验。具体施镀流程为:将经过表面处理的可溶性钴板及304不锈钢阴极板放入镀液,直流电镀12h以调控镀液中金属离子浓度,完成预镀试验;正式电镀将阴极换为球墨铸铁,阳极换为可溶性镍板、铁板,电流密度1A/dm2、搅拌速度80‑120r/min、镀液温度70‑80℃、镀液ph值2.0‑2.5,直流电镀7天,使阴极表面沉积形成具有成分梯度的合金镀层。采用上述方法得到的合金呈现FCC结构,其表面光滑、结构致密、无裂纹。镀层在厚度方向上呈现出成分梯度特性,并由此产生了结构性能梯度,使合金具有较高的硬度、塑性和较好的耐磨性。

    一种在材料基体上电镀镍钴合金镀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44091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777660.3

    申请日:2019-08-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材料领域,提供了一种在材料基体上电镀镍钴合金镀层的方法,包括:将除杂后的电镀液加入电镀容器中,加入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放入经过表面处理的可溶性镍板和阴极材料,在脉冲电镀的时间为23~24小时,平均脉冲电流密度为1.8~3A/dm2,占空比为30%~50%,周期为1~2ms,搅拌速度为200~300r/min,电镀液的温度为50~65℃、pH值为2~3的条件下进行脉冲电镀,使阴极材料的表面上沉积形成含有纳米孪晶和层错的双相结构的镍钴合金镀层。采用上述方法得到的镍钴合金镀层呈现兼具FCC和HCP的双相结构,其表面光滑,结构致密,平整性好,无裂纹,且具有很好的耐磨性能和较高的强度、塑性。

    箱型截面薄壁梁弯曲特性的简化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22842A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1110136359.8

    申请日:2011-05-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箱型截面薄壁梁弯曲特性的简化分析方法,属于汽车车身设计领域,主要用于汽车的概念设计阶段的抗撞性研究,作为概念车身有限元模型中,对箱型截面薄壁梁在车身碰撞中的弯曲变形进行分析。本发明主要由四个步骤组成,即:将各条塑性铰线按其长度是否变化进行分类、计算沿各条塑性铰线耗散的能量率、计算由凸起的环形表面耗散的能量率、计算整体结构的弯曲特性。本发明能够很好地满足汽车概念设计阶段中对车身简化框架结构建模及抗撞性分析的需要,并能够辅助设计人员快速提取此类薄壁梁结构的抗弯特性,避免了传统有限元分析及试验的繁琐工作,从而实现了对初步设计方案的性能快速评估和快速修改,缩短了设计周期。

    箱型截面薄壁梁弯曲特性的简化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22842B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110136359.8

    申请日:2011-05-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箱型截面薄壁梁弯曲特性的简化分析方法,属于汽车车身设计领域,主要用于汽车的概念设计阶段的抗撞性研究,作为概念车身有限元模型中,对箱型截面薄壁梁在车身碰撞中的弯曲变形进行分析。本发明主要由四个步骤组成,即:将各条塑性铰线按其长度是否变化进行分类、计算沿各条塑性铰线耗散的能量率、计算由凸起的环形表面耗散的能量率、计算整体结构的弯曲特性。本发明能够很好地满足汽车概念设计阶段中对车身简化框架结构建模及抗撞性分析的需要,并能够辅助设计人员快速提取此类薄壁梁结构的抗弯特性,避免了传统有限元分析及试验的繁琐工作,从而实现了对初步设计方案的性能快速评估和快速修改,缩短了设计周期。

    双帽型截面薄壁梁弯曲特性的简化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84283B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110111253.2

    申请日:2011-04-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帽型截面薄壁梁弯曲特性的简化分析方法,属于汽车车身设计领域,用于汽车的概念设计阶段的抗撞性研究。通过将双帽型截面薄壁梁的弯曲变形区分为凹陷部分和凸起部分、计算凹陷部分的局部弯曲特性、计算凸起部分的局部弯曲特性,最后将凹陷部分和凸起部分进行组装,计算双帽型薄壁梁整体弯曲特性。本发明能够很好地满足汽车概念设计阶段中对车身简化框架结构建模及抗撞性分析的需要,并能够辅助设计人员快速提取此类薄壁梁结构的抗弯特性,避免了传统有限元分析及试验的繁琐工作,从而实现了对设计方案初步性能地评估和快速修改。

    单脉冲电沉积光亮双相双峰纳米晶镍钴合金的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6987863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152042.0

    申请日:2017-03-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C25C1/24 C25C7/02 C25D3/562 C25D1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单脉冲电沉积光亮双相双峰纳米晶镍钴合金的制备工艺。具体步骤是:电镀前先将电镀液经活性炭吸附除杂和电解除杂,然后在霍尔槽装置中进行预镀试验确定光亮双相双峰镍钴合金镀层的条件。在PH值稳定在2~5之间,浓度为硫酸镍50~70g/L、氯化镍40~60g/L、硫酸钴40~50g/L为主盐的镀液中进行电镀,以可溶性镍板经表面处理后作为阳极,不锈钢经表面处理后作为阴极,采用单脉冲电沉积光亮双相双峰纳米晶镍钴合金的镀层,其中电沉积时间为2h~4h,脉冲电流密度为2.5~3A/dm2,占空比为20%~40%,周期为1~2ms,搅拌速度为100~500r/min。该方法制得的镍钴合金镀层表面光亮,结构致密,结晶细致,平整性好,无裂纹,且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能和较高的强度和塑性。

    一种不同相结构的纳米晶金属钴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56852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13738.5

    申请日:2017-01-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4/35 C23C14/165

    Abstract: 一种不同相结构的纳米晶金属钴薄膜的制备方法,尤其是采用可程式直流磁控溅射法并通过控制占空比和溅射功率来制备纯FCC和HCP相及其混合相的纳米晶钴薄膜。溅射电源采用可程式直流电源,溅射靶材为纯度达到99.9wt%以上的钴靶,衬底为单晶Si片(100),在沉积之前,将Si片清洗,真空室的本底真空抽至3‑5x10‑4Pa以上,溅射室内通入高纯氩气,工作压强设置为1.5‑2Pa,衬底的温度保持为室温;占空比为50%,溅射功率150‑200W,制备纯HCP相薄膜;占空比为67%,溅射功率为150‑200W,制备FCC和HCP混合相钴薄膜;占空比为100%,溅射功率为150‑200W,制备纯FCC相薄膜。本发明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实现效果良好。

    电沉积单相成分梯度纳米晶铁钴镍合金的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5449867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266050.5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结构领域,提供了一种电沉积单相成分梯度纳米晶铁钴镍合金的制备工艺,包括:镀液配置、镀液除杂、通过预镀试验调控镀液中金属离子浓度和正式电镀试验。具体施镀流程为:将经过表面处理的可溶性钴板及304不锈钢阴极板放入镀液,直流电镀12h以调控镀液中金属离子浓度,完成预镀试验;正式电镀将阴极换为球墨铸铁,阳极换为可溶性镍板、铁板,电流密度1A/dm2、搅拌速度80‑120r/min、镀液温度70‑80℃、镀液ph值2.0‑2.5,直流电镀7天,使阴极表面沉积形成具有成分梯度的合金镀层。采用上述方法得到的合金呈现FCC结构,其表面光滑、结构致密、无裂纹。镀层在厚度方向上呈现出成分梯度特性,并由此产生了结构性能梯度,使合金具有较高的硬度、塑性和较好的耐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