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温度均衡系统及主动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61034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1811103786.4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为降低电池组内温度差异引起的内耗和效能衰减,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组冷却系统及主动温度均衡控制方法,在电池组冷却过程中,通过实时判定电池组内各传感器的平均温度和最大温度差异,开启与关闭各冷却回路并调控风扇和水泵的转速,实现电池组入口冷却液流温度的步进式缓升与缓降,降低入口冷却液与高温电池组间大温差换热带来的剧烈温度波动,提高其内部单体电池间温度一致性、工作效能和热安全性。

    动力电池组R134a制冷剂直冷与热管耦合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68351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910082928.1

    申请日:2019-01-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的电池组制冷剂直冷和热管复合冷却系统,通过在电池间布置扁状热管阵列与电池直接接触进行高效换热,将热量迅速传递至底置的蒸发冷板中,由其中的制冷剂蒸发进行高强度快速冷却,与间冷形式相比,实现制冷剂在膨胀阀节流后进入冷板直接蒸发换热急速冷却电池包,与现有的直冷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出的复合热管直冷技术可以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电池包严苛工况下的换热能力,结构可靠性和轻量化也得到极大提升。同时提出针对高温环境和大负荷行驶工况,调控风机转速、压缩机转速、电磁阀开度来调节匹配相应工况下电池供冷量的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电池包严苛工况下最佳温度保障能力。

    动力电池组R134a制冷剂直冷与热管耦合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68351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1910082928.1

    申请日:2019-01-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的电池组制冷剂直冷和热管复合冷却系统,通过在电池间布置扁状热管阵列与电池直接接触进行高效换热,将热量迅速传递至底置的蒸发冷板中,由其中的制冷剂蒸发进行高强度快速冷却,与间冷形式相比,实现制冷剂在膨胀阀节流后进入冷板直接蒸发换热急速冷却电池包,与现有的直冷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出的复合热管直冷技术可以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电池包严苛工况下的换热能力,结构可靠性和轻量化也得到极大提升。同时提出针对高温环境和大负荷行驶工况,调控风机转速、压缩机转速、电磁阀开度来调节匹配相应工况下电池供冷量的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电池包严苛工况下最佳温度保障能力。

    电池组温度均衡系统及主动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61034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103786.4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为降低电池组内温度差异引起的内耗和效能衰减,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组冷却系统及主动温度均衡控制方法,在电池组冷却过程中,通过实时判定电池组内各传感器的平均温度和最大温度差异,开启与关闭各冷却回路并调控风扇和水泵的转速,实现电池组入口冷却液流温度的步进式缓升与缓降,降低入口冷却液与高温电池组间大温差换热带来的剧烈温度波动,提高其内部单体电池间温度一致性、工作效能和热安全性。

    电池组温度主动均衡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9418720U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821543983.3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为降低电池组内温度差异引起的内耗和效能衰减,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组温度主动均衡系统,由电池组(1)、第二三通阀(S2)、第一控制阀(V1)、散热器(3)、第一三通阀(S1)、循环液泵(5),顺序通过管道连接构成系统主要液流循环回路,在电池组冷却过程中,通过实时判定电池组内各传感器的平均温度和最大温度差异,开启与关闭各冷却回路并调控风扇和水泵的转速,实现电池组入口冷却液流温度的步进式缓升与缓降,降低入口冷却液与高温电池组间大温差换热带来的剧烈温度波动,提高其内部单体电池间温度一致性、工作效能和热安全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动力电池组R134a制冷剂直冷与热管耦合强化冷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0607530U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20147724.7

    申请日:2019-01-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动力电池组R134a制冷剂直冷与热管耦合强化冷却装置,属于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领域,特别涉及动力电池制冷剂直接冷却的的换热装置。本装置提出一种新型的电池制冷剂直冷和热管复合冷却系统,通过在电池间布置扁状热管阵列与电池直接接触进行高效换热,将热量迅速传递至底置的蒸发冷板中,由其中的制冷剂蒸发进行高强度快速冷却,与间冷形式相比,实现制冷剂在膨胀阀节流后进入冷板直接蒸发换热急速冷却电池包,与主流的以宝马i3为代表的直冷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复合热管直冷技术可以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电池包严苛工况下的换热能力,同时结构可靠性和轻量化也得到极大提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