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27153B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1710432058.7
申请日:2017-06-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荧光量子产率聚合物碳点、制备方法及其在靶向肿瘤细胞检测方面的应用,属于聚合物碳点技术领域。在本发明中,以生物靶向分子叶酸为原料,采用简单水热方法一步合成具有较高荧光量子产率的聚合物碳点,其对肿瘤细胞具有靶向检测和选择性成像功能。其具有合成方法简单、粒子粒径小、尺寸均匀、量子产率高、生物毒性低、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该荧光聚合物碳点的量子产率高,可用于生物成像,并且对肿瘤细胞具有靶向功能,可作为癌症诊断和治疗的荧光显像材料来使用,在肿瘤检测、药物缓释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520786B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610962073.8
申请日:2016-11-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12N15/31 , C07K14/37 , C12Q1/6895 , G01N33/68 , C12R1/645
Abstract: 一种与致病力相关的灰霉病菌基因BcPCK1及其应用属微生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来自灰霉病菌的调控孢子萌发、孢子产量及致病性的基因BcPCK1,其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由2644个核苷酸组成;提供的BcPCK1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由560个氨基酸组成;BcPCK1基因可在植物抗灰霉病基因工程领域中应用;来自灰霉病菌的调控孢子萌发、孢子产量及致病性基因BcPCK1所编码的蛋白质可作为靶标在设计和筛选抗灰霉病菌药剂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901797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260021.0
申请日:2017-04-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61B17/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17/1608 , A61B17/165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更换钳头的双关节咬骨钳,包括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的连接处通过穿插的转轴转动连接,第二钳柄的外侧壁均匀开设有向内凹陷的防滑槽,第二钳柄的侧壁顶端固定安装有指环。通过连接头的端部活动安装有钳头,可以在手术过程中对钳头进行拆卸和更换钳头种类,使操作起来更加方便;通过限位组件活动卡接于连接头的内壁上和紧固帽的配合使用,可以进一步紧固钳头与连接头之间的连接,防止在操作时发生脱落;通过钳嘴分为直嘴钳头、鹰嘴钳头和弯嘴钳头,可以分别将同一组的钳头安装在连接头上使用,以便于清理不同情况的骨骼。
-
公开(公告)号:CN106084110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22471.0
申请日:2016-06-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8F212/08 , C08F212/14 , C08F220/06 , C08F8/32 , C08F8/00 , C09K11/06 , A61K49/00 , G01N21/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12/08 , A61K49/0054 , A61K49/0063 , C08F8/00 , C08F8/32 , C08F2810/50 , C09K11/06 , C09K2211/1007 , C09K2211/1011 , G01N21/6402 , C08F226/02 , C08F220/06
Abstract: 一种具有pH响应性和聚集诱导荧光增强性质的荧光纳米微球及其在靶向肿瘤细胞成像中的应用,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首先通过无皂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pH响应性纳米微球,微球表面由分别带有正电和负电性两种单体聚合而成,其中带正电性聚合单体为强电解质,结合带负电性AIE型荧光分子后,实现了荧光分子的聚集诱导荧光增强效应(AIE);而带负电性聚合单体为弱电解质,在不同pH环境下会发生质子化或去质子化反应,赋予了纳米微球pH响应性。将叶酸分子(FA)通过化学反应修饰到纳米材料表面,实现了靶向癌细胞功能。因此我们合成的FA‑pH响应性荧光探针在体内靶向肿瘤成像和疾病检测等领域具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009003B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610538145.6
申请日:2016-07-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8J3/075 , C08L71/02 , C08L5/08 , C08L5/02 , C08B37/08 , C08B37/02 , C08G65/332 , A61L27/26 , A61L27/52
Abstract: 一种基于聚多糖的可注射自修复水凝胶、制备方法及其在生物组织工程方面的应用,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对天然高分子壳聚糖进行修饰,克服了其只能在酸性溶液中溶解的缺点,提高其在水中溶解性质;然后将其与修饰后的透明质酸钠衍生物溶液混合反应,延迟反应时间或升高温度,则产生从溶胶到凝胶相转变的现象,赋予该水凝胶可注射和自修复特点。细胞共培养实验表明该智能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等优点。该种可注射、自修复的聚多糖水凝胶作为一种新型医用高分子载体材料,无论在与细胞、蛋白质、DNA、抗体等活性物质进行共培养,还是药物等体外物质的传递和释放等方面都具有潜在的生物和医学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226121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067009.2
申请日:2018-01-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21/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43 , G01N2021/6417
Abstract: 一种金纳米簇基双荧光发射试纸、制备方法及其在Cu2+等有毒离子检测中的应用,属于荧光检测技术领域。包括金纳米簇的合成、超薄g‑C3N4纳米片的制备和双荧光发射g‑C3N4/Au NCs/CS试纸的制备等三个步骤。本发明所得到的双荧光发射试纸g‑C3N4/Au NCs/CS,在372nm紫外光激发下,呈现可见光区450nm蓝光和596nm红光的双荧光发射效果。利用双荧光对于不同铜离子浓度具有不同响应的结果,呈现不同的复合荧光颜色变化,这种双荧光发射试纸可以用于裸眼比色检测水中痕量的铜离子,并且检测限可以低至10ppb,这为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中离子检测提供了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0117369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1910405038.X
申请日:2019-05-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抗菌粘附的导电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将合成的聚多巴胺修饰的银纳米粒子,复合在导电聚合物单体以及聚乙烯醇的溶液中,利用引发剂引发聚合,原位制备导电功能水凝胶。该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高的生物粘附性,优良的导电性质,以及对于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的优良抗菌性能,力学性质可以调节。可以作为一种新型医用高分子伤口敷料,在促进肌体伤口愈合等方面具有潜在的生物和医学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274543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548138.5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61L26/00 , C08F289/00 , C08F283/04 , C08F251/00 , C08F283/00 , C08F220/56 , C08F222/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黏附抗菌温度耐受功能水凝胶制备方法及应用。采用抗菌高分子与明胶以及丙烯酰胺进行反应制备多功能水凝胶,具有优良的黏附性和力学性能,7天以上持久的抗菌性,在比较宽的温度范围(‑20℃–60℃)内保持各种优良性能,特别是具有宽温度范围下的抗菌性能,能够长期保湿。用于不同环境下急/慢性创面的敷料以及组织再生辅助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0117369A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910405038.X
申请日:2019-05-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抗菌粘附的导电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将合成的聚多巴胺修饰的银纳米粒子,复合在导电聚合物单体以及聚乙烯醇的溶液中,利用引发剂引发聚合,原位制备导电功能水凝胶。该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高的生物粘附性,优良的导电性质,以及对于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的优良抗菌性能,力学性质可以调节。可以作为一种新型医用高分子伤口敷料,在促进肌体伤口愈合等方面具有潜在的生物和医学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632747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632260.5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21/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荧光功能金纳米簇的探针检测尿酸及其浓度的方法。采用尿酸和尿酸氧化酶进行反应原位制备荧光功能的金纳米簇,利用是否产生荧光的结果检测待测物中是否含有尿酸,利用金纳米簇的荧光强度的数值可以定量检测尿酸的浓度,实现荧光金纳米簇在荧光法检测尿酸的应用。该方法避免了生物体中其它氨基酸的干扰,可以选择性和无创地检测尿液、汗液、血液中尿酸的浓度;并利用荧光turn‑on的方法检测尿酸的浓度,避免了实验中的假信号可能带来的干扰;该方法制备的具有优良荧光性质的金纳米簇,在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