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18614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874822.6
申请日:2024-07-02
申请人: 吉林大学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1N21/3504 , G01N21/27 , G01N21/01 , G06V10/74 , G06V10/77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光谱技术的隧道多组分高危有害气体检测系统及方法,涉及隧道高危有害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波长范围为[#imgabs0#]的隧道内气体样品的红外光谱图像,并实时采集待检测隧道内的环境影响参数,环境影响参数包括隧道内温度数据和气压数据。本发明提取光谱图像中的气体样品的吸收峰波长的检测值、光吸收频率的检测值和光吸收强度的检测值,将采集的温度数据、气压数据和气体属性参数进行分析处理,校正样品的气体属性参数,提高了气体浓度的检测精度;利用光谱图像的比对和吸收峰的拟合准确判断出气体样品的具体成分,并判断出隧道内高危有害气体的危害风险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50136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874827.9
申请日:2024-07-02
申请人: 吉林大学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1N33/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钻孔溶解有害气体原位检测系统及方法,涉及钻孔溶解的甲烷浓度检测技术领域,包括:集合构建模块,用于选取隧道中长度为L米的路段,将其设定为甲烷浓度检测区,并将检测区内的钻孔按照顺序编号,形成集合A,标注检测的所述集合A中每一个钻孔对应的甲烷浓度测试值,并构成测试值集合B;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集合A中每一个钻孔水中的甲烷浓度的环境影响参数和检测设备影响参数,所述环境影响参数包括温度系数和水压系数。本发明利用上述多个模块的配合,采集多个影响甲烷浓度的相关参数,可以准确地测算钻孔水中溶解的甲烷浓度,从而保证了地层稳定性和地表中的甲烷浓度的准确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850109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874825.X
申请日:2024-07-02
申请人: 吉林大学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超远距离激光甲烷气体非接触式检测系统及方法,涉及隧道甲烷气体浓度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激光发射器的数据精度影响参数和接收器数据精度影响参数,所述激光发射器的数据精度影响参数包括激光发射功率稳定系数、激光波长稳定系数和光学路径长度稳定系数,所述接收器数据精度影响参数包括接收器的灵敏度稳定系数和接收器输出的光强度稳定系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激光发射功率稳定系数。本发明通过采集影响激光发射器和接收器稳定性的主要参数,并对其稳定性进行检测和评估,由此避免了甲烷浓度的检测过程中存在参数的漂移或变化情况,提高了甲烷浓度的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408160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584995.4
申请日:2024-05-13
申请人: 吉林大学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
摘要: 本发明适用于油气管道监测领域,提供了一种海上油气管道泄露云台动态监测装置,包括:一组半圆套管,还包括:一组封闭板、驱动云台和驱动位移组件。当发现目标气体时,识别系统会向驱动云台发送信号,驱动云台会开始供电,首先使采集装置靠近油气管道的连接处,以保证采集的准确性,随后向驱动位移组件供电,则驱动位移组件会带动驱动云台围绕油气管道进行圆周运动,且在圆周运动的同时,会通过采集装置和识别系统实时识别当前位置的目标气体浓度,并在旋转两周或三周后,判断出浓度最高的位置,以此来获取到泄露的具体位置,便于维修工作的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010667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426410.6
申请日:2024-04-10
申请人: 吉林大学
IPC分类号: G01N21/3504 , G06F18/22 , G06F18/214 , G06F17/16 , G01D21/0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系统辨识的红外相机检测气体浓度方法,涉及气体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采集在不同温度、不同湿度环境下,红外相机检测不同气体浓度设定值时输入的红外辐射强度、输出的气体浓度检测值;构建气体浓度检测模型并获取模型参数矩阵,模型参数矩阵由多个模型参数组成;根据检测待测气体时的温度、湿度,从模型参数矩阵中选择多个模型参数,并分别计算各个模型参数的权重,生成综合模型参数;将红外相机检测待测气体时输入的红外辐射强度输入至气体浓度检测模型中,将综合模型参数作为模型参数,生成待测气体的浓度,本发明充分考虑到温度因素和湿度因素对检测待测气体浓度时的影响,提高气体浓度检测的精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4748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410118765.9
申请日:2024-01-29
申请人: 吉林大学
IPC分类号: G01N21/01 , G01N21/3504 , G01N25/72 , G01M3/04
摘要: 本发明属于气体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燃气体泄漏浓度成像检测装置,其技术要点是: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表面开设有开口,所述箱体表面可拆卸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表面设置有中红外相机,所述箱体内腔设置有中红外热成像仪,所述盖板表面设置有与中红外相机相互配合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有承载组件、卡接组件与升降组件,所述箱体内腔设置有定位组件,通过由承载组件、卡接组件和升降组件组成的控制机构与盖板相互配合,可以便捷的调整中红外相机的位置和高度,便于对高处的燃气泄漏进行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33660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344419.4
申请日:2023-10-17
申请人: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 , 吉林大学 , 深圳市柔嘉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适用于自动对焦技术领域,提供了基于可变焦相机的对焦清晰度自动识别调整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与可变焦相机进行通信,获取输入图像;对图像的清晰度进行检测,并根据图像的清晰度将图像区域进行划分;分别对多个模糊区域进行重新对焦,获取每一个模糊区域的清晰图像;将所获取的全部清晰区域进行合成,得到完整的清晰图像。该方法不仅对模糊区域进行重新对焦,还识别出二次模糊区域并再次进行对焦。通过多次对焦的方式,能够更准确地提取出清晰图像中存在的二次模糊区域,进一步提高了图像的清晰度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518267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88890.5
申请日:2024-07-23
申请人: 吉林大学
IPC分类号: G01M3/02 , G01N21/3504 , G06F17/10 , G06N20/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中红外可燃气体微量泄漏监测系统,采用中红外光谱技术,实现对微量泄漏的高灵敏度检测,同时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或计量学方法进行分析,建立理想泄露判断模型,获取泄露浓度判断值后与浓度报警阈值进行对比,高于浓度报警阈值后进行预设操作报警,提高了检测精度及模型适应性,能够适用于高干扰环境下的监测,提高了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本发明的中红外装置实时进行浓度检测,即时反应速度快,解决了现有可燃气体泄漏监测系统在反应速度、检测精度以及抗环境干扰等方面存在问题,难以满足高精度、快速响应的监测需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010667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426410.6
申请日:2024-04-10
申请人: 吉林大学
IPC分类号: G01N21/3504 , G06F18/22 , G06F18/214 , G06F17/16 , G01D21/0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系统辨识的红外相机检测气体浓度方法,涉及气体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采集在不同温度、不同湿度环境下,红外相机检测不同气体浓度设定值时输入的红外辐射强度、输出的气体浓度检测值;构建气体浓度检测模型并获取模型参数矩阵,模型参数矩阵由多个模型参数组成;根据检测待测气体时的温度、湿度,从模型参数矩阵中选择多个模型参数,并分别计算各个模型参数的权重,生成综合模型参数;将红外相机检测待测气体时输入的红外辐射强度输入至气体浓度检测模型中,将综合模型参数作为模型参数,生成待测气体的浓度,本发明充分考虑到温度因素和湿度因素对检测待测气体浓度时的影响,提高气体浓度检测的精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57975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413182.9
申请日:2024-04-08
申请人: 吉林大学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上油气管道泄露监测与动态画面增强的旋转巡视系统,涉及油气管道监测技术领域,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图像预处理模块、模型构建模块、图像数据处理模块、泄露报警模块、动态画面增强模块以及旋转定位模块,本发明通过图像数据处理模块对实时红外图像各区域的泄露程度进行赋值,使得泄露报警模块根据泄露报警系数的大小发出不同等级的报警信号,便于后续根据评级严重程度来合理分配检修计划,并使得动态画面增强模块对实时红外图像中发生泄露的区域进行增强以凸显泄露迹象、旋转定位模块控制图像采集模块对准发生泄露的区域以进行针对性监测,便于工作人员通过观察以确定该区域实际上是否发生泄露及其泄露程度。
-
-
-
-
-
-
-
-
-